结束放映第七章当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束放映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对外关系大发展三、中国的国际地位四、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第七章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结束放映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一)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联苏抗美)(二)60年代联合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帝反修(两个拳头打人)(三)70年代基本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联美抗苏)(一条线、一大片)返回本章结束放映(一)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一边倒,是孙中山的40年经验和共产党的28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40年和28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结束放映视频资料:三大外交决策“站在社会主义一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一)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结束放映2.积极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1.积极争取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建国初期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一)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结束放映(一)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同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民族主义国家: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民族主义国家在这个时期同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西北欧国家:瑞典、丹麦、瑞士等八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英、荷为代办级外交关系。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结束放映(一)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朝鲜战争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中苏两国积极谋求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当中国政府派出志愿军入朝作战时,苏联向中国提供了武器装备。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结束放映(一)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朝鲜停战谈判中方代表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视频资料:朝鲜停战协议签订结束放映(一)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返回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视频资料:万隆会议结束放映(一)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返回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视频资料:万隆会议结束放映(一)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5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成为盟国,全面友好合作。但是两国两党间仍存在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以及苏共的大党主义,给两国两党关系蒙上了阴影,为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埋下了分裂的种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结束放映(一)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先后有20多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争取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在国际舞台上站稳了脚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取得了一些重大的外交成就。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结束放映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一)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结束放映(二)60年代联合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帝反修1.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关系2.反对苏联霸权主义3.反对美国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196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阿联时同纳赛尔总统在一起。周恩来总理访问突尼斯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结束放映1.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二)60年代联合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帝反修1963年中国与阿富汗签署边界条约中国与缅甸、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五国签订的边界条约。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结束放映2.反对苏联霸权主义1969年3月发生的珍宝岛事件及随后接连发生的武装侵犯中国新疆和黑龙江边境事件,使得中苏边境形势十分紧张,两国关系几近破裂。(二)60年代联合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帝反修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结束放映2.反对苏联霸权主义(二)60年代联合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帝反修珍宝岛实景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结束放映3.反对美国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中国政府发表严正声明,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支持越南人民,把反对美国侵略者的斗争进行到底。(二)60年代联合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帝反修返回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结束放映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三)70年代基本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调整中美关系,实现了中美建交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改善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结束放映(三)70年代基本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斯廷霍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结束放映(三)70年代基本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结束放映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三)70年代基本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结束放映(三)70年代基本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视频资料: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联合声明》,宣布结束两国关系的不正常状态,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揭开中日关系新的一页。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结束放映(三)70年代基本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1973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法国总统蓬皮杜。1973年11月,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访华时游览北京天坛。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结束放映(三)70年代基本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视频资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1971年10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时,以压倒多数票通过由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等23个国家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结束放映(三)70年代基本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七十年代中国建交国家统计单位: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国家数返回本章一、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结束放映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调整和对外关系(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二)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返回本章结束放映(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确立了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新观念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新构想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对外关系结束放映(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视频资料: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于1982年9月提出并于1984年5月由六届人大二次会议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科学构想。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对外关系结束放映(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1984年9月,中英草签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图为草签仪式后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合影。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首脑正式签署了联合声明。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对外关系结束放映一国两制的实现(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澳门回归香港回归返回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对外关系结束放映1.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2.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取得巨大的发展3.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断加强4.多边外交日益活跃5.与一些国家建立新型伙伴关系(二)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全方位、无敌国外交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对外关系结束放映(二)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中美关系的发展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对外关系结束放映(二)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中欧关系江泽民主席会见法国总统希拉克。胡锦涛主席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对外关系结束放映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取得巨大的发展中国同朝鲜、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泰国、孟加拉、尼泊尔、巴基斯坦等邻国的传统友谊,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和这些国家友好合作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二)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会见来访的韩国总统金大中。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对外关系结束放映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断加强1992年中国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并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不结盟首脑会议;中国同七十七国集团的友好合作关系获得了建设性的发展。(二)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1999年2月,胡锦涛副主席访问南非。图为南非总统曼德拉在总统官邸会见胡锦涛副主席。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对外关系结束放映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总理会晤(二)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返回本章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对外关系中国的多边外交结束放映三、中国的国际地位返回本章结束放映三、中国的国际地位(一)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二)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三)中国的国家利益结束放映(一)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中国的经济增长三、中国的国际地位结束放映2002年各国外汇储备比较示意图中国外汇储备(一)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三、中国的国际地位结束放映社会主义大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发展中国家核大国贸易大国中国(一)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三、中国的国际地位结束放映1.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2.中国具有21世纪的地缘战略优势;3.中国属于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具有后发展优势;4.中国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增长迅速,民族团结,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一)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返回三、中国的国际地位结束放映冷战后,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和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壮大,国际安全环境相对稳定。但是在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单极化和多极化的矛盾、全球化和发展问题、民族冲突和宗教矛盾,这些都深深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安全环境。(二)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三、中国的国际地位结束放映中国的周边地区大致可从地理上分为北(俄罗斯和蒙古)、东(东北亚和东南亚)和西(中亚和南亚)三个部分。北部总体而言形势良好,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平稳局面的可能性非常大。东部则是中国的地缘政治大患,形势复杂多变,尤其台湾问题和南沙问题。中国的西部的安全环境,近期以来也出现了恶化的趋势。(二)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三、中国的国际地位结束放映(二)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返回三、中国的国际地位结束放映国家利益,即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东西。(三)中国的国家利益安全利益文化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返回本章三、中国的国际地位结束放映(一)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意义(二)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三)中国国际战略的大思路四、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返回本章结束放映1977年至1984年1985年至1989年1990年以后三个阶段时代观外交定位外交目标外交政策和策略四个部分(一)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意义四、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中国外交政策基本原则结束放映1.时代观“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一)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意义四、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中国外交政策基本原则结束放映2.外交定位明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判断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坐标和国际格局中的位置坦率地说,我们这一角力量是很单薄的。我们算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国又是小国。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一)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意义四、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中国外交政策基本原则结束放映3.外交目标跨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的经济目标跨世纪中国外交战略总目标跨世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