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最新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最新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语文教案-《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一篇】地震中的父与子一、导入1.师:昨天回家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生: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在希望非常渺茫的情况下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在一次大地震中,靠着相互间坚定的信念,一位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及其同伴的事。(板书)3.在这次地震中,父亲和儿子都抱着同样坚定的信念,这个坚定的信念是什么?(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二、讨论课文1.四人小组一边读一边讨论:从课文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父亲在拯救儿子的过程中一直抱着这个信念的?(板书:责任、爱)2.指导朗读。(抓重点句子,及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体会)3.父亲带着对儿子的爱和责任感,信守自己的诺言,无论儿子是生是死都要和他在一起,而儿子也对父亲充满了信心,我们一起来找找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4.指导对话分角色朗读。(板书:信心)5.在饱受煎熬了38小时又50分钟以后,一条生命的通道终于打通了,这对父子终于可以相见了,父亲的表现是怎样的?(颤抖的说:“出来吧!阿曼达。”)那么儿子呢?为什么他要这么做?(板书:责任)6.你觉得他们是一对怎样的父子?课文里用了一个词语,是什么?指导读最后一句话。(板书:了不起)三、扩展练习1.假设阿曼达的父亲也像其他人一样望着废墟哭喊一阵子离开了,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2.如果所以孩子的父母都像阿曼达的父亲一样有信心的话,情况又是怎样的?3.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信心是精神的支柱,是生命的支柱……)《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二篇】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1篇略读课文。文中讲述了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生死面前的一个感人参考资料,少熬夜!故事。课文编写的意图是使学生受到父子情的感染,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感受父亲对儿子无私而真诚的爱;感悟儿子对父亲的信任。2、从读中感悟,从读中体会地震中父与子的伟大。3、引导学生与主人公进行对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重、难点: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播放制作有关地震的录相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课前先观看一段录相片,请大家认真看并说一说看过后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正处其中又会怎样呢?(生谈感受)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大地震的情景,给人的感觉确实是惊心动魄,地震中也会发生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发生在一次大地震中的一对父子身上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这个感人的故事?生:想。(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二、想象画面,引读悟情1、自由读文,要求:(1)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句子认识本课生字和新词。(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述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2、读第十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3、生汇报,指导朗读。生:我看到父亲满身都是灰尘,可他什么都不顾了。生:我看到父亲的手指抠破了,手上全是鲜血。生:父亲的眼睛肿了,布满了血丝,他也没有停止。师:同学们说的多感人啊﹗把你们想象到的融入到朗读中,自己试着练一练。(指名读,评读,齐读)三、品读感悟,深入情境1、默读课文,要求: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地句子,在小组内交流。2、学生默读课文,小组交流学习收获。3、除了刚才学习的,文中的哪些描写还使你感动?引导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得知儿子有危险。“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的情况。)参考资料,少熬夜!(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父亲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是去,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发自心底的痛苦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读,评议,齐读。(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向起!他坚定地站起身来,向那片废墟走去。”(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来,并向废墟走去。那么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评议,齐读)(4)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学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在一起,”(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生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心中即有千言万语,而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是通过言语来表现,请你试一试怎样读才能把父子重逢后的激动与喜悦之感读出来呢?(小组分角色读,男女生读,师生读)(5)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真切的语言——生接“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是会跟我在一起的。“是呀,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话牵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了不起的父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四、总结全文,发散思维。1、总结: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学习后,你有什么感受?想对文中的父亲和儿子说些什么吗?2、学生讲3、感受多么深呀,回家后把你们的感受对父母说一说,或记在你们的日记本中。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三篇】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一)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进入第六单元的学习。这一单元,将让我们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这一单元的第1篇课文是第17课(师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三)检查生词(四)整体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儿呢?(五)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了不起父子)参考资料,少熬夜!二、披文入情,感悟语言(一)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看看,文中的父亲为什么了不起。请大家默读课文1-12自然段,看看文中哪些文字让你感到了父亲的了不起?用波浪线把它们画出来,在旁边用一两个词简单地写下你的感受。(二)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朗读以下重点句段1.第3自然段:(1)从哪里体会到了父亲的了不起?(2)从哪看出痛苦?为什么?痛苦到什么程度?用一个词来概括父亲此时的心情。(3)尽管痛苦,但他还是坚定地站了起来,透过“坚定”这个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4)朗读,读出父亲的痛苦与坚定2.第5—11自然段:(1)谁阻挡过他?是怎样阻挡的?(2)为什么父亲反复只说这一句?(3)分角色读课文。3.第12自然段:第一句:“他挖了8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1)从哪里体会到了父亲的了不起?(2)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3)为什么说没人再来阻挡他?(引导学生学习5-11自然段)4.第12自然段:第二句:“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1)从哪里体会到了父亲的了不起?(2)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3)你觉得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师板书:坚强执著)(4)联系生活,出示地震灾害图片。(5)用一句或者几句话写下你的感受。(6)小结全课(7)这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为什么说他的儿子也同样了不起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三、布置作业:(一)写生字(二)摘抄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四篇】一、课前环节1、分析教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三单元的1篇略读课文。这单元紧紧围绕“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一主题,有讲述了人们对总理的爱戴,怀念之情;有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恋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还有对那高尚、圣洁、无私的母爱的怀念之情。《地震中的父与子》记叙了1994年,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而坚持不懈地挖掘了38参考资料,少熬夜!个多小时后,成功救出14个小孩的故事。赞扬了“了不起”的父子俩,歌颂了伟大、无私的父爱,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这样才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2、分析学生本班学生共有53人,其中有男生31人,女生有22人,从总体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热情高涨,接受能力也比较好。但有30%左右的学生是外来工子女,这类学生的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而且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所学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本文对父爱的歌颂,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但要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却是一个难点。3、教学目标的确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依据新课程理念,制定以下目标。以求实现“以人为本,关注人文,终身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自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给孩子的真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在品读文本中,领悟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儿子与父亲之间的相互信任,体会人间自有真情在。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环境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难点是: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含义。5、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孩子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从中领悟文中的感情。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关键。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通过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出感情来。这样,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读”是学懂本文的关键,也是学习一切文章的主要方法。6、教具准备本课教学我主要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丰富教材内容,同时也让教材内容直观化,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更有趣。二、课堂环节1、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自学生字词,查字典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2、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步骤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导入新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语:我们刚刚读过《秋天的怀念》,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今天,我们再来学习1篇课文,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谱写了父爱的赞歌。课文的题目是《地震中的父与子》。学生倾听,齐读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2分检查预习加强课前预习检查、落实;为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1、多媒体显示生字词语,让学生认读。2、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词语,理解“废墟”的意思。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4分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以及加强口头表达能力和的阅读能力的训练。1、出示挂图,指导看图,提出问题:图上画的是谁?大地震后的景象怎参考资料,少熬夜!样?书上哪句话形容这对父子?2、过渡语:为什么说他们是了不起的父与子?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哪里?儿子的了不起又表现在哪里?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1、学生看图,说图意。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2、学生自读课文,自主探究学习。10分教学步骤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自主阅读,深入感悟。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读中感悟,勇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1、巡视指导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教师点拨。抓住父子俩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执着,不顾一切;儿子充满了对父亲的信任,对生存的希望,对他人的关爱。3、展示重点句段,指导朗读,感受父爱的伟大,受到爱的教育。1、学生自读课文,从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