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观经济学》期末考查作业姓名:李军学院:理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091班学号:09070101702目录一、微观经济学小结.......................................................................................3二、案例分析——开征燃油税的福利影响.......................................4(一)背景:.......................................................................................................4(二)国内权威评价:...................................................................................5(三)个人观点:.............................................................................................6(四)相关建议:.............................................................................................6参考文献........................................................................................................................73一、微观经济学小结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我们现在所学的微观经济学又称现代微观经济学,主要以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框架,即在给定资源稀缺程度或生产力条件下,以单个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要素所有者和政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同时也将古典经济框架下的一些问题:分工与专业化及组织结构重新引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框架加以分析和讨论,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学习效应、科斯定理等,当然随着理论的深入发展和现实解释的需要也引进一些新的理论,以对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框架进行重要的补充的一门社会科学。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根本解决:一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二是基本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有:第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在资源配置时既要考虑其目标也要考虑其效率,因为资源配置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同时资源配置的效率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第二,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计划、市场、风俗习惯等。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及其研究方法: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理性人。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消费者、厂商、要素所有者和政府)都充满理性,所追求的经济目标体现着最优化原则。具体地说,消费者追求满足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政府则追求目标决策最优化。但“理性人”不一定是自私自利的,更不一定是损人利已的。(2)市场出清。在价格可能自由而迅速下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在这种状况下,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资源闲置或消费问题。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平均分析与边际分析;均衡分析。4、微观经济学的理论缺陷(1)“理性人”假定该假定太过于苛刻,现实生活中很难保证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是理性的,充其量只是“有限理性”,甚至还有大量的“非理性人”存在,也不排除有大量的“利他”行为的存在。(2)“机会成本”的概念微观经济学引入“机会成本”这一重要概念,采用“机会成本”分析,能够促使各种要素用于最优途径,然而当前的微观经济学在分析厂商的成本理论时用,却不是用“机会成本”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微观经济学在其理论与其目标上产生重大分歧。(3)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一般均衡理论虽然被美国经济学家阿罗和法国经济学家德布鲁利用集合论和拓扑学等数学方法将其存在性加以证明,但其证明是在及其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进行公理化证明的,现实社会根本不可能达到其假定条件,从而使一般均衡理论的证明丧失其经济学的本来目的: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反4而被作为对“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攻击工具,使得经济学的科学性备受质疑。帕累托最优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甚至于经济学家们对帕累托最优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分歧和质疑。5、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发展(1)福利经济理论主要有外部经济理论、次优理论、相对福利理论、公平与福利交替学说等。(2)非均衡理论经济学家们通过对现实社会经济研究,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甚至是一些发达国家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经济多呈现出非均衡的发展,从而将经济学的研究从均衡理论向非均衡理论,对指导现实社会经济的有重要作用,也对均衡理论提重要质疑和补充发展。(3)产权制度理论产权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交换的实质不是物品和货物的交换,而是一组权利的交换,交易品的价格或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交易中所转手的产权的多寡或产权的强度;商品的价格只不过是基于产权制度调节社会利益的分配,产权制度是市场价格机制的基础。这是对当前市场价格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和发展。通过对微观经济学的认真学习,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特别是对微观经济学的框架体系的认识,也认识到微观经济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存在一些理论上的问题。当然,这并不能成为抹杀当前微观经济学存在的意义和学习它的必要性,它只能成为我们进一步完善其理论的热情和动力,这是每一个学习经济学人的职责和义务,以便更好地运用它来指导现实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个人未来的发展。二、案例分析——开征燃油税的福利影响(一)背景:燃油税是指将普遍征收的养路费和其他费用合并成燃油税,开征燃油税从总体上来说是利国利民的。本文通过对燃油税的经济学分析可以看出:利用燃油税矫正外部不经济,不仅能运用税收手段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还能缓解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从而体现公平负税的原则。但同时开征燃油税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必须通过国家其他政策的配合来弥补这些缺陷,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短期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而税收是包含在消费者最终商品消费价格中的,而税收的负担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承担。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适时开征燃油税”。将开征燃油税提高到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样的战略高度,结合中国市场实际,构造微观经济学案例来考察燃油税征收对市场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燃油税是指政府对燃油、燃气在生产、销售或零售环节征收的专项性质的税收。目前世界各国的道路税费体制普遍实行“燃油税”,我国从1994年开始提出开征燃油税的动议至今已十余年。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出台,提出以燃油附加费替代养路费。1998年10月,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修正案草案,将燃油附加费改为燃油税。2000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了交通和车辆税费改革实施方案,同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发布。2009年1月1日江西省实施燃油税改革,除1989年我省已经停止征缴的水运客货运附加费外,再取消公路养路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航道5养护费和水路运输管理费。并于2009年2月21日在全国率先取消现有的政府贷款的83个二级路收费站;其中就包含鹰潭市公路管理局的天禄收费站和流口收费站。燃油税改革的意义在于:一是可从根本上治理公路“三乱”,促进社会公平,充分体现“多用路多负担,少用路少负担”的原则;二是有利于促进节能技术研发,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三是使道路建设和维护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改革是利益的调整,燃油税改革会触及包括交通在内的多个部门的利益。(二)国内权威评价:燃油税开征短期福利影响的微观经济分析:燃油税从税收种类看,它属于消费税中的一种类别,是使用费性质的消费税。微观经济基本原理来具体考察市场征收燃油税所发生的情况,先假设是在生产环节征税,这样燃油供给量将取决于供给价格,即生产者在支付税收后实际得到的价格,而需求量取决于需求价格,即消费者所支付的价格。生产者所得到的价格就是需求者支付的价格与税额之差。“燃油税改革很合理。谁买大排量汽车、谁开车里程长,谁就排放了更多的废气污染、占用了更多的土地道路资源,那么他就必须为社会其他人群付出更多。这实际上是更合理、综合考虑占用社会资产的基础上,评判不同人群应该支付的费用。”社会学教授张咏梅说。用数学表达式描述如下:D(PD)=S(PS)PS=PD-t。把第二式代入第一式,我们得到均衡条件:D(PD)=S(PD-t)。另外,我们还可以交换上述第二个等式,得到PD=PS+t,再把此式代入第一式得到:D(PS+t)=S(PS)。现在假设由生产环节征税改为销售环节征税。我们可得:PD-t=PS。这表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减去税额等于生产者所得价格。把此式代入需求与供给条件相等的式子,可得:D(PD)=S(PD-t)。可以看到这一结果和上述由生产者付税的情形下的结果相同。在考察究竟是在消费环节还是生产环节征燃油税对市场均衡价格影响时,由谁来支付税收对均衡影响是无关紧要的,只要有人付税就行了。这个结论好像和目前的争论不同,但确实没有什么奇怪。如果燃油税出台,税收已被包括在公布的价格中。不过如果把价格改为税前价格,燃油税将作为附加费用有消费者支付,燃油需求量是否会改变?结果是不管采用哪种征税方法,消费者最终支付的价格将是一样的。这样消费者会意识到,他们购买商品所花费的净费用与用哪种方法征税无关的。燃油税的定性影响是燃油销售数量短期内必然下降,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必然上升,生产者得到的价格必然下跌。然而税负究竟是任何分摊的呢?如果需求相对无弹性,供给相对有弹性,税收负担将主要归于消费者。若情形正好相反,需求相对有弹性,供给相对无弹性,税收负担主要归于生产者。我们可以用下面转嫁公式来计算生产者和消费者负担的税收。转嫁因子=ES/(ES-ED),其中ES表示需求弹性系数,ED表示供给弹性系数,上式表明以高价形式转嫁到消费者的税收份额。就中国目前的原油市场,石油紧俏,价格不断攀升,而广大消费者对燃油依赖性大,从短期来燃油税绝大多数由消费者负担。并且考虑目前油价偏高的情况,开征燃油税可能会影响到销售额,对石化企业和税收造成一定影响,归结起来费改税之后,燃油市场近期的第一反应将会是销量一定幅度的下挫。6征收燃油税利大于弊:从以上经济学分析中可以看出,征收燃油税好处在于:首先,征收燃油税是解决或优化燃油外部性问题的最佳途径。燃油税在客观上构成成品油价格的附加,开征燃油税后,可使私人承担其消费带来的外部成本,从而促使纳税人节约用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燃油的过度消费,缓解了道路拥挤问题,既节约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其次,可以节约能源,优化经济结构。燃油价格提高后,通过替代效应和税收效应,可促使消费者选择其它更清洁、更便宜的能源,又鼓励了纳税人购买排气量小、耗油量少的汽车,减小我国石油对进口的依存度。再次,体现公平税负原则。养路费是按吨位计费征收的,实际是一种定额费,难以体现“多用路、多交钱”的公平原则。同时,与经济效益脱钩,由此带来超载严重和载重作假等管理问题。开征燃油税后,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路程愈长,耗油量就愈大,缴纳附加在燃油中的燃油税就愈多,体现了“量能课税”的公平税负原则。(三)个人观点:燃油税开征的中、长期福利分析:短期看来,燃油税确实会加重消费者负担,抬高油价,福利受损。但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出台燃油税主要就是为了控制能源消费,用税收政策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国家能源安全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果不加以控制,石油等资源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