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全书的纲领主要讲述会计的概念和特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总论本章是全书的纲领。主要讲述会计的概念和特征,基本职能以及会计的内容,会计核算的方法及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了解会计内容和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新会计准则。第一节会计的涵义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是由于管理生产过程的需要而产生的。整个会计的历史可以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㈠古代会计阶段(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到封建社会末期)会计运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原始计量记录法、单式簿记和初创时期的复式记账法。㈡近代会计阶段(1494年到20世纪四十年代)两个主要的里程碑①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巴其阿勒的著作《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出版。②英国爱丁堡会计师公会的成立(1854年)㈢现代会计阶段两个质的飞跃①现代电子技术与会计相结合,会计逐步由手写簿记系统发展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②传统会计分为两个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我国会计的发展:产生于西周:会计一词的出现发展于唐宋:宋朝的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完善于明清:明末清初的龙门账,清朝时和天地合账1945-1957年:会计核算体系开始建立,并逐步走向完善1958-1961年:无账会计以表代账过分强调简化会计核算1962-1965年:会计工作恢复正常1978年:国务院重新颁发《会计人员职权条例》1980年:成立中国会计学会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2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并于1993年7月1日起实施1993年和1999年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00年12月颁布《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11月颁布《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6年2月颁布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10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新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二、会计的概念(1)会计管理工具论(2)会计信息系统论(3)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目的在于向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理解:①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一项管理工作;会计既为管理提供经济信息,又直接履行管理职能。②其基本特征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要计量单位③主要内容是处理财务信息④其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⑤会计具有一系列专门方法⑥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三、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3、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四、会计的职能: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第三节会计的内容会计的内容是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内容,也即会计的对象。一、会计的一般内容: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运动。二、会计的具体内容:不同的会计主体,其经营活动范围和类型会有所不同,就工业企业来说,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经营活动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运用、资金退出三个阶段,资金运用又包括供应活动、生产活动和销售活动三个过程。1、资产概念: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且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特点:分类:按流动性分:①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短期投资等②长期投资: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资金、债券其他投资等③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④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商誉等⑤其它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等2、负债概念: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项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特点:分类:按偿还期长短分:①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税款、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等②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3、所有者权益:概念: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与负债的区别:内容:投入资本:资本公积:包括捐赠公积、资本或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盈余公积:按规定从企业税后利润中提取未分配利润:4、收入收入(狭义)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按性质不同分为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取得的收入。按所处地位不同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包括材料销售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入、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包装物出租收入)五、费用费用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其他直接费制造费用等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六、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全部收入和利得减去全部费用和损失后的差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净利润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1992年11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并于1993年7月1日起实施。以后陆陆续续颁布一些具体会计准则。2000年12月颁布《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11月颁布《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6年2月颁布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10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新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会计准则的内容:(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做的基本限定。指会计实践中对某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或进行会计工作的先决条件,根据客观的正常的情况或趋势,所作的合乎事理的判断。1、会计主体:它为会计核算限定了空间范围2、持续经营:为会计核算界定了时间范围,为财产计价和收益的确认等会计处理方法提供了前提条件3、会计期间:我国采用的是日历年度,称为会计年度4、货币计量包含币值不变5、权责发生制(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和会计计量:1、可靠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明晰性原则4、可比性原则5、实质性原则6、重要性原则7、谨慎性原则(稳健性)8、及时性原则(三)会计计量属性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现行成本)3、可变现净值(预期脱手价值)4、现值(资本化价值)5、公允价值第四节会计方法一、会计方法会计方法是会计反映和控制经济过程所运用的业务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监督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预测和决策方法。(一)会计核算方法:⑴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⑵复式记账⑶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⑷登记账簿⑸成本核算⑹资产清查⑺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算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在会计核算中必须正确运用这些方法:这就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后,首先必须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并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填制记账凭证,审核无误后据此登记账簿,同时对于需要确定成本构成的业务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要进行成本计算,对凭证账簿记录要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最后根据核实的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二)、会计分析方法:《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等课程中讲述。(三)、会计检查方法:《审计学》课程中讲述(四)、会计预测和决算方法《管理会计学》课程中讲述会计学和会计科体系一、什么是会计学: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这是人们对经济过程进行反映和控制的科学总结,会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对象、职能、历史、会计方法和会计反映与控制经济过程的规律性。二、会计学科体系:包括基础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会计制度设计、会计理论、会计史、国际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等多门课程。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本章讲述了复式记帐的理论依据,介绍了会计科目和帐户的设置与运用,通过本章学习,应理解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了解会计科目及其分类;同时掌握帐户的结构。第一节会计要素一、1、资产概念: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且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特点:分类:按流动性分:①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短期投资等②长期投资: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资金、债券其他投资等③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④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商誉等⑤其它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等2、负债概念: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项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特点:分类:按偿还期长短分:①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税款、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等②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3、所有者权益:概念: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与负债的区别:内容:投入资本:资本公积:包括捐赠公积、资本或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盈余公积:按规定从企业税后利润中提取未分配利润:4、收入收入(狭义)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按性质不同分为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取得的收入。按所处地位不同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包括材料销售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入、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包装物出租收入)五、费用费用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其他直接费制造费用等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六、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全部收入和利得减去全部费用和损失后的差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第二节会计恒等式一、会计恒等式会计恒等式就是用数学公式表示的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的数量关系。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2)其平衡原理:会计恒等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二、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经济业务的四种类型:①资产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③↑↑④↓②↓资产减少←───→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例1: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5000元存入银行存款户。例2: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贷款8000元。例3:用银行存款购入原材料1000元。例4: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3000元偿还应付账款。结论: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化,但不管怎样变化都不会破坏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第三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和意义: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目。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三、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分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商品流通企业、饮食服务业等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二)按其所提供的会计核算资料的详细情况分类:<按隶属关系分类>一级科目:又称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二级科目:又称子目,是介于一级科目和明细科目之间的科目。明细科目:又称细目或明细分类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分类的科目。四、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一级科目名称、编号和核算内容由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编号:利用数字、圆点等工具,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组成一定形式的编码,作为会计科目的代号。第四节账户一、账户的意义: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用来分类连续、系统地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每一个会计科目都反映一定的经济内容,按照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不仅反映这一定的经济内容,而且可以连续地具体地记录经济业务,会计科目不具有格式和结构,,账户必须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账户记录则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二、账户的结构:指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账户的具体格式账户的基本结构:左方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