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苏州园林》的精编教案【优秀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苏州园林》的精编教案【优秀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苏州园林》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2、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3、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古老园林的感情。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教学方法:1、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依据课文行文思路以及内容要点,设置耐人寻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2、研讨式,对于说明方法的选择运用,由学生互动研讨解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桥之美》让我们从美学的角度感受了桥的魅力,今天,让我们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此话一点不假,凡到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被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景色所陶醉。在2001年8月3日,老师就到过苏州,游览了苏州园林中的留园和狮子林两座园林,至今难以忘怀。二、请学生欣赏苏州园林景色的图片提出问题:欣赏完图片后,如果让你用一个比喻句形容苏州园林:“我觉得,苏州园林就像……”由学生写后到展示台展示并读出来参考资料,少熬夜!三、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是江苏苏州,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四、苏州园林简介(苏州主要有哪些园林)五、播放课文朗读mp3六、整体感知读了课文后,苏州园林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请试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七、合作学习(打印印发给学生)1、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对苏州园林进行介绍?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作简要分析吗?3、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图画,除了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讲究每个角落的图画美、讲究门窗的图案美、讲究色彩的搭配,即色彩美)4、你认为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从全文看,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逻辑顺序。)八、讨论探究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上面的问题吧!九、全文总结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之美,充分显示出设计者和匠师们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苏州园林,源远流长,闻名全国,誉满世界,是我国园林艺术中一枝独秀的奇葩,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十、探究拓展十一、布置作业1、课后练习二。2、写一写自己学校的小花园,要有条理地说明事物,200字左右。余映潮《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第二篇】一、教材分析《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这篇文章语言浅显典雅,以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形式,抓住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细微,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写得严谨有序,条理分明,是1篇典范的事物说明文。本单元的重点就是对说明文的学习,因此如何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读写说明文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应当组织、引导、点拨学生理解掌握本文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读、说,培养语感、美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事物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又参考资料,少熬夜!培养了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还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二、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本单元是说明文的集中学习,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一些说明文的学习技巧,但由于从本单元才开始学习说明文,对说明文的阅读技巧还不是很熟练掌握,所以对说明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方法的理解及对课文的欣赏还需要教师的引导。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说明事物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对我国园林艺术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创设情景,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PPT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2、学习生字词,播放PPT,让学生在文中将其标注出来,并记忆。3、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MP3,听示范朗读。听完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4、课文研读,播放教学PPT,PPT内容为: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感知课文的总分结构。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教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自由谈感受PPT图片展示。自主学习教师利用课件补充介绍作者,有效指导学生的预参考资料,少熬夜!习,落实好学生对生字、词语的掌握,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学生利用课文中的注释和课前导读,结合教师补充的资料自主学习。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听完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将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MP3,听示范朗读,播放PPT。合作探究请大家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文眼,将整篇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可以互相讨论。相互讨论或自己独立完成,向教师汇报结果。播放教学PPT当堂训练教师根据本节课学系内容对学生进行巩固训练。然后当堂反馈。学生独立完成播放教学PPT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活动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让学生学到事物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还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苏州园林》教案【第三篇】学习目标:1.以“图画”为切点理读思路;2.从不同角度鉴赏文章的美点;3.尝试写作小诗歌咏苏州园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喜欢画画吗?你对图画了解有多少?2.“图画”按技法分类是:“图案画”与“美术画”,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参考:图案画,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多用在纺织品、工艺品、建筑物上。美术画:专指绘点艺术,多讲究情趣,自然之情,韵味之美。3.欣赏“苏州园林”图片。通过预习及图片欣赏,你认为苏州园林属于“图案画”,还是美术画呢?二、诵读课文,理清思路。1、诵读课文,看作者围绕“图画”描绘了哪些画面?学生活动1、七嘴八舌参考资料,少熬夜!2、思考交流。3、美术画1、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角落,门窗,色彩2.这些图画是怎么布置?参考:亭台轩榭布局自然,假山池沼配合有方,花草树木映衬多姿,花墙廊子尽次多深,角落注意图画美,门窗注意图案美,梁柱注意色彩美。3、以上内容均是围绕文章的哪一句话来写?4、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5.苏州园林非但具有这样高的艺术特征,它还是我国名地园林的标本,读第一段,体会它的作用。6.结合文章第10段,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总体特征→艺术特征→具体表现→不再多写标本图画七个角度余味7.由此观之,文章的写作顺序什么?三、深层阅读,探根究底匠师们为何如此之巧,使苏州园林给人“如在图画中”的真实感觉?参考:1、“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2、苏州园林的建设者一般都工诗善画,在苏州园林的设计上,尽量追求“写意山水画”的意境。3、“心目中有了完整的龙,才可以画出一鳞一爪,来反映龙的全部。”——《谈龙录》四、更换角度,别样构思。1.文章分别从七个不同的角度来描绘苏州各个园林的共同点,别具一格。如果你是画家,根据你对苏州园林的了解,你会从哪些角度来描绘?参考(1)按时空顺序(游记)(2)以历史变迁(3)用照片式(4)以“水”为核心(5)光影变化中的园林(6)四季更叠下的园林(7)苏园——同里——威尼斯2、比较你的写法与叶圣陶的优劣。参考: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是为苏州园林图册写的一个序,只能选择从共同点上下手。2、查阅主要文段,提取要点。3、务必使游览者新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4、揭示苏州园林的“艺术特征”。5、朗读。作用:揭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参考资料,少熬夜!6、笔录7、主→次整体→局部→细部小组合作讨论。再读课文,深究原因。1、默想,交流。2、交流、比较、品评。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师活动一、温故旧知,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也即形象美。说说苏州园林的外在形象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2.苏州园林的美是视觉的美,是审美感受的和谐和惬意。要用语言描述这种形象和非形象的审美感受,需要深厚的语言功力。二、鉴赏佳段,追踪美点。1.范读全段2.美点追踪(1)请从语言的角度,欣赏他们的美点。答案:A、长短句夹杂,富于节奏感、音律感。B、浓缩句:拨花寻叶(②、③句)C、用语精妙:“俯仰即生姿”“珠光宝气”“繁华”“欢悦”写出古藤萝的奇特造型美及开花的风韵。体现与“语言美”!(2)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饱满的褒扬之感,请举例赏析。体现了“情感美”。(3)其实,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特别着眼在“画意”,为全国创设了别致的意境,你觉得本段的意境是什么。体现了“意境美”。学生活动1.布局美、配合美2.映衬美,层次美3.图案美,图画美色彩美。1.聆听(1)读、品、悟(2)举例鉴赏(3)优美、生意盎然。(4)“低树俯仰生姿”,“常绿树与落叶树相间”身次体现了形象美中的层次美感。三、选择精段,精神消费(鉴赏)。参考:如第4段1、语言美:A、准确、“艺术”与“技术”参考资料,少熬夜!B、周密:5个“或者”的效果2.层次美:假山→池沼(多用活水→桥梁安排→石岸形状→鱼戏莲叶)行文摇曳多姿。3.情感美:褒扬之情溢于气表4.意境美:深邃幽远,又略带生机。(二)小结:别林斯基说过:“文字艺术美的最大本质是和谐”的关系。在文中,几种美交织错落,达到了和谐美的境界!三、动静交汇,关注人情。1、苏州园林使一幅巨大的静美图,然而,所有美的东西都使相对于观赏者而言的。在文中,作者一直在关注一个字——人。请浏览全文,探寻这些语句,揣摩匠师们的心意。2、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使什么?参考:画中有人,人中有画,天人合一,自然和谐。(4)诵读5段,品悟美点。自选语段,品读,鉴赏组织交流,畅所欲言,总结美点。笔录!浏览文本,查阅资料。达成共识。深思。四、人文关怀,诗诵园林。苏州园林如此之美,你一定也想赞美它几句。请拿起笔来,攫取文中佳词,自编小诗(一联即可),来赞美苏州园林吧!如:江苏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思索,酝酿、拟写、交流!如:山水林泉乐,树木花草深。鱼戏莲叶间,花闹四时春。附录:板书设计《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第四篇】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2、划分文章层次及概括层意。3、把握文章说明顺序。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州园林》,请同学们欣赏美丽的苏州园林(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2、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