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运业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我国水运业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分析水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水路运输作为传统且仍处于发展中的运输方式,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时期,水路运输将对区域经济、沿江沿海经济带、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促进我国多边、双边国际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正是由于水运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的广泛性,国内外研究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和指标体系来评价水运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本文试图以新的视角,运用权威的统计数据,对我国水运业在重要物资运输、区位优势和产业集聚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论证其对经济的巨大贡献和作用。一、我国重要物资运输对水运的依存度极大1.海运承担的外贸运量分析1995年-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以来海运承担的我国外贸运量一直在80%以上,近年超过了90%;海运承担的外贸货物,按对应的贸易额计算,约占五种运输方式的62%(据海关2003年统计);1995年至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量迅速扩大,GDP对外贸的依存度随之从0.4快速上升到0.7,对海运的依存度也从0.24提高到0.43。2.海运承担的石油进口运输量分析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增加了对能源的消耗,石油年消费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从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1995年进口石油3673万吨,2003年达到13190万吨。我国的能源战略也从原来的完全依靠自给转向自给与进口并举,建立安全的海上石油运输通道和石油储备基地成为重要的战略保障。目前我国的石油进出口运输主要依靠海运,根据历年的数据,我国石油进口量占总消耗量的比重1990年为6.58%,到2003年已经达到48.62%。由于石油出口地以及货种的原因,我国石油进口运输主要依靠水运,可以说,除去少量进口石油通过铁路运输外,我国石油消耗对海运进口的依存度(该依存度指的是海运石油进口量占总消耗量的百分比)2003年高达48%以上,2004年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为41.3%。尽管2005年我国石油消费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初步抑制,原油和成品油消费总量比上年减少了0.5%,但是对外依存度仍然约为40%,2005年水路接卸进口原油1.23亿吨,比上年增长9.8%,海运原油进口量占全国原油进口量的95%以上。海上石油运输对我国经济运行安全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3.海运完成的铁矿石进口量分析钢铁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我国铁矿石产量近年维持在2.5亿吨左右,且多为贫矿,由于这一产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需求,近几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逐年递增。1990年矿石进口量只有1419万吨,2000年进口6997万吨,到2004年达到20810万吨。2005年冶金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但铁矿石进口继续呈现大幅增长,进口铁矿石总量达27528万吨,比上年增加6718万吨,同比增长33%。我国已成为世界铁矿石的最大进口国。而海运几乎是矿石进口的唯一运输方式,铁矿石接卸仍然以大型港口为主,青岛、天津、宁波、日照和上海五大进口铁矿石接卸港接卸量占全国接卸总量的66%。我国铁矿石进口量逐年增长,表明我国钢铁工业乃至制造业对海运的依存度也在不断提高。二、水运省市的区位优势明显1.水运省(市、区)与内陆省(市、区)比较分析根据全国31个省(市、区)的地理位置和水运资源,将他们分为沿海、内陆沿河(即有水运)、内陆(即无水运)三类。则全国有18个水运省(市、区),其中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这11个为沿海省(市、区);黑龙江、江西、湖北、湖南、安徽、重庆、四川这7个为内陆沿河省(市、区)。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吉林、河南、云南、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这13个为内陆省(市、区)(陕西、云南、贵州的水运量较小,分析中暂视其为内陆省)。根据2004年统计数据,对以上三类省(市、区)的主要国民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沿海省(市、区)的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外贸额、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明显高于其他两类省(市、区),相对比例分别为8.8:4.36:1、2.58:0.80:1、3.84:0.22:1、7.71:1.31:1(见表5)。这些数据表明,沿海省(市、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以及对外开放程度远大于其他两类,内陆沿河省(市、区)的人均GDP、人均外商投资额也较高,而内陆省(市、区)中由于有经济发达的首都北京,以及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等等原因,另两个指标值(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外贸总额)相对于内陆沿河省(市、区)要高。2.我国50万人口以上城市分类对比根据200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将216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分为沿海港口城市(40个)、内河港口城市(50个)、内陆城市(126个)三类,并对比人均GDP、人均利用外资、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以及人均利税总额这四个指标,若将内陆城市的指标值设为1,则沿海城市、内河城市、内陆城市指标值的比分别为1.82:1.3:1、9.985:6.294:1、1.814:1.27:1、1.841:1.27:1、2.321、1.249:1,可见沿海城市的四个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城市,内河城市又高于内陆城市。这些指标值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运城市具有的区位优势。3.特殊经济区的分布分析到2003年末,我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实际投入运行的共有48个,另有5个工业园区,13个保税区,这些特殊经济区共有66个。对以上特殊经济区的地理位置分布进行分析,位于长江中下游(武汉以下不含武汉)和沿海地区的有27个经济开发区、5个工业园区和13个保税区,这45个特殊经济区都位于有水运的地区,2003年完成的GDP为4686亿元;地处中西部的特殊经济区有15个,完成GDP为468亿元,不及沿海5个工业园区的产值(841亿元),也不及13个保税区的产值(748亿元)。目前,特殊经济区不仅创造出日益增大的经济效益,并且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和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殊经济区的地理位置分布体现了水运地区的区位优势,而特殊经济区又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三、水运对强势企业的集聚效应显著1.我国强势企业分布分析根据2005年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4年全国500强企业中,分布在沿海省市有295家,内河省市有54家,即在有水运省市的共349家,占总数的69.8%。分布在沿海、内河、内陆的企业的营业收入(扣除中央企业、企业总部因素)分别占500强总额的73.5%、13.3%和13.2%;创造利润分别占500强总额的69.4%、12.38%和18.22%,即全国500强企业中分布在有水运省市的企业完成的营业收入和创造的利润分别占总额的86.8%、81.78%,这些企业平均每家所创造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也比处在内陆城市的企业高。2.我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分布分析2004年全国制造业500强中,有350家分布在沿海省市,有68家在内河省市,合计418家,占企业总数的83.6%,在内陆省市区的有82家。分布在沿海、内河、内陆省市的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占500强总数的69.8%、13.78%和16.42%;创造利润分别为71.24%、14.44%和14.32%,即全国500强制造企业中分布在水运省市的企业完成的营业收入和创造的利润分别占总额的83.58%、85.64%(扣除中央企业、企业总部因素)。3.我国服务业500强企业分布分析2004年全国服务业500强企业,沿海省市有304家,内河省市57家,水运省市共有361家,占企业总数的72.2%,内陆省市区有139家。分布在沿海、内河、内陆省市的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占500强总数的79.35%、9.89%和10.76%;创造利润分别占84.4%、6.07%和9.52%,即全国500强服务企业中分布在有水运省市的企业完成的营业收入和创造的利润分别占总额的89.24%、90.47%(扣除中央企业、企业总部因素),这些企业平均每家所创造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也比处在内陆城市的企业高。以上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水运业对经济的重大贡献作用。我们将根据水运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以及相关的统计资料,连续、系统、深入地研究水运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外贸运输对水运业的依存关系、水运地区对制造业的集聚效应、水运业对区域或流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等问题,以更加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数据论证:在我国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贸易大国、工业大国的发展道路上,水运业的作用将更加举足轻重。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