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来源:学科网]得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40分)[来源:学.科.网Z.X.X.K]一、看拼音写词语guāncèhuíwèisǎtuōbàolùwúyíshēnyín()()()()()fènzhànyōngdàihúnzhuóchénsīlèisì()()()()()二、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尽.管尽.力B.乘.车乘.法C.奔.腾投奔.D.坚强.勉强.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观膜起源B.斑点幅射C.疲倦神秘D.列缝幸然四、下列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解之迷威风凛凛跺脚B.嫦娥奔月弄巧成绌干燥C.别出心裁一哄而散颓费D.可见一斑挖空心思抵御五、毛主席曾经这样评价孙中山:“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是____。”空缺处应该填()。A.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C.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D.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六、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1、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2、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3、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4、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接受朝贺。()七、理解句子。1.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这个句子是________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烘托人物_________的品质以及这个家庭生活的___________。2.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这里作者运用______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________埋下了伏笔。八、读句子,加标点,谈发现。(1)只有走近你□才知道还有一种美丽叫作和谐□只有聆听你的心跳□才知道还有一种和谐是生命□(2)老师是园丁□浇灌着祖国的花朵□老师是明灯□照亮前行的路□老师是引路人□指引前进的方向□我发现:分句与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的要用__________。九、按要求写词语。1.写出近义词。舒适—()强制—()沉思—()2.写出反义词。伟大—()温柔—()破坏—()安静—()3写出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4写出表示神态的词语:()()()5.写出AABB式的词语:()()()十、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阿姨安慰想念父母哭闹不休的幼儿时说:“别哭!再哭我就不让爸爸妈妈来看你啦!”B.某校为高三学子举行送祝福活动,校内电子屏显示主题语为:“擦干眼泪,从头再来!”C.好友数学考了满分,张乐拍着好友的肩膀说:“恭喜!恭喜!勇夺桂冠,下不为例!”D.交警敬礼后对司机说:“同志,您好!请出示您的驾驶证、行驶证。例行检查,谢谢配合。”十一、课文欢乐谷。(判断正误)1.《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逶迤”和“腾细浪”,“磅礴”和“走泥丸”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2.《狼牙山五壮士》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了五壮士的壮举,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3.《开国大典》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让我们感受到了阅兵式的庄严、隆重。()4.《灯光》以“多好啊!”为线索,通过郝副营长给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道路而英勇牺牲的事迹,表达了作者对革命烈士的高度赞扬和纪念。()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0分)苏州园林(节选)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室、自出心载,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合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岭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量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类伤类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类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的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选文第①自然段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第③自然段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其中又以____________为主。2、选文第①自然段中括号中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败笔”是指____________;“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②自然段扩号中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③自然段加点词“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作文(20分)你在小学生活中,一定经历过许许多多记忆深刻的场面。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场面展开描写,写一篇习作。注意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具体,写生动。[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一、1、观测2、回味3、洒脱4、暴露无遗5、呻吟6、奋战7、拥戴8、浑浊9、沉思10、类似二、B三、C四、D五、B六、1.做诠释2列数字3.打比方4.例子七、1.环境勤劳贫穷2.拟人洪水的冲击中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轰塌八、(1),;,。(2),;,;,。分号九、1.舒服强迫深思2.平凡野蛮保护热闹3~5.略十、D十一、1.√2.√3.√4.×十二、1.苏州园林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和池沼池沼2.排比;一气呵成,说明设计者和匠师们为达到其一致的要求是如何设计园林的。3.园林设计上的欠缺平时见多识广,所以胸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4做比较;说明苏州园林的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区别,不讲究对称。5.不能去掉。“往往”指一般情况,特殊情况除外,用在这里并不是所有的河道都安排有桥梁,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6.讲究自然之趣,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