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学生姓名:彭颖学号:20074325学院:经济学院专业年级:07级金融学题目: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指导教师:杨帆副教授评阅教师:2011年5月摘要在市场经济中,财政投融资具有动态的内涵界定和独特的功能定位。目前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其他方面,存在着制度缺失、职能混乱、渠道狭窄、效益低下、结构失衡等诸多体制缺陷。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的现状,分析了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改革设想。关键词:财政;投融资;体制FiscalInvestmentandLoanSystem:presentsituation,problemsandsuggestionAbstractInthemarket-orientedeconomy,fiscalinvestmentandloansystemhasitsdynamicconnotationdefinitionanditsspecialfunctionorientation.Now,thereformofthefiscalinvestmentandloansysteminChinalagsbehindotheraspectsofeconomicsystemreform.Thereexistsmanysystematicshortcomingssuchassystemdeficiencyordefect,functionalconfusion,crampedchannels,lowresults,andno-balancedform.Thispaperreviewsandanalyzespresentsituationandproblemsofourfiscalinvestmentandloansystem,andthenpresentssomesuggestionforreformingandimprovingthepolicyonit.Keywords:Fiscal;InvestmentandLoan;System目录1引言……………………………………………………………………………12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现状分析………………………………………………12.1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失衡………………………………………………22.2储蓄高增长与外资大量流入…………………………………………………22.3资金分配具有很明显的偏向性………………………………………………23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面临的问题………………………………………………33.1政府在改革中的定位不够准确………………………………………………33.2企业主体缺位现象比较严重…………………………………………………43.3金融体系尚未规范和完善……………………………………………………44.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思路…………………………………………………54.1借鉴外国经验…………………………………………………………………54.1.1财政投融资对日本宏观经济调控发挥的作用………………………………54.1.2日本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与运用…………………………………………74.2投融资体系改革总思路的选择…………………………………………………84.3新投融资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104.3.1廓清政策性投融资与各相关方面关系………………………………………104.3.2政策性投融资制度安排的设想………………………………………………115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政策建议……………………………………………125.1拓宽融资渠道,壮大投融资规模……………………………………………125.2进一步明确财政投资的原则、范围和领域…………………………………135.3加强管理,提高财政投融资效益……………………………………………135.4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14结论…………………………………………………………………………………16致谢…………………………………………………………………………………17参考文献……………………………………………………………………………181引言财政投融资是本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是一个同财政、金融有着密切联系的独特经济范畴,并以其独特作用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所谓财政投融资,按日本当代著名财政学者井手文雄的解释为:以特定的财政资金,对指定的特别会计、政府关系机关和各种特殊法人进行投资和借贷,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也就是说,它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所以它也称为政策性金融。我国财政投融资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进入8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渐完善和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确立,原有财政投融资体制的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对其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大增强。2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现状分析我国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包括各项财政周转金、预算执行中的间歇资金、专户储存的预算资金沉淀以及行政摊发的国家债券或金融债券,既缺乏市场性融资手段,又不能适应市场的进程,适时地吸收邮政储蓄、社会保险基金和借助于一些社会财力,甚至一些应纳入财政投融资范围的资金也没有到位。因此融资渠道单一,融资范围狭窄。同时,由于缺乏全国统一领导、规划,财政投融资管理比较散乱,不成体系。形成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缺乏一个统筹资金、协调行动的管理机构。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投融资体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投融资决策方面,由过去的中央集权决策体制转变为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和个人的多级分权决策体制。在投融资资金来源方面,由过去的单一财政拨款渠道转变为财政、银行、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的多元资金来源渠道。在投融资方式方面,由过去的财政直接投资形式转变为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与股票、企业内部积累等多样化的自由竞争的筹资格局。在投融资管理方面,由过去的单纯行政手段管理转变为实行以经济方法管理为主,行政办法管理为辅的管理格局。在项目决策管理方面,由过去的个别行政首长凭经验拍板转变为项目决策前实行可行性研究,在决策中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化、科学化管理。在投融资领域各方面的经济关系中,注入了市场经济的因素,实行了招(投)标项目责任制。但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如下:2.1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失衡一些产业大量重复建设,过渡饱和,经济效益下降。一些产业资金缺乏,发展缓慢,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专业化层次低,产品形不成竞争力,整体投资效益不高。各地方政府为了追逐地方利益不顾实际情况地盲目上项目,导致我国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影响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分工协作。在企业的组织结构方面,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导致政府对国有企业干预过多,企业对自身的投融资行为没有决策权,加上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使得企业并不关心自己投融资行为的成本和效益。而且,不少企业也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缺乏合理的会计和财务制度,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难以进行有效的投融资行为,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2.2储蓄高增长与外资大量流入我国的银行体系掌握了大量的储蓄存款。数据显示,商业银行手中掌握了12万亿元的存款。照理说这应该能满足我国企业的资金需求,但事实上,我国企业却始终在抱怨资金匮乏,“投资饥渴症”仍然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我国近几年引进的外资数量一直稳步上升。外资流入虽然与我国较高的利差有很大关系,但也说明我国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很旺盛,投资需求远没有得到满足,而巨额存款和存贷差的存在说明储蓄无法有效地转化为投资,我国的投融资体制存在弊端。2.3资金分配具有很明显的偏向性我国民营经济创造的产值占整个国民经济的2/3,却只消耗了1/3的资源和资金,而国有企业虽然效率低下,却能获得银行贷款的绝大部分。由此可见,我国的资金分配和资源配置极不合理,大量的资金被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所浪费,资金利用率非常低下。目前,在许多财政投融资项目上,有偿资金往往无偿使用,资金投放前缺乏全面科学的可行性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工程建设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项目结束后也不进行评估,往往是“说投就投,一投了之”,使财政投融资无法维持自身“融资——投资——还款”的良性循环。3.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面临的问题3.1政府在改革中的定位不够准确由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改革不够彻底,我国现阶段实际处于两种体制并存的局面。政府在这种状况下,还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主要表现为:(1)由于路径依赖,政府在很多投资领域还在充当唯一的投资者,导致这些领域缺乏市场经济因素,不按市场规律办事,资金利用率比较低,浪费比较严重。(2)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政府一方面是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另一方面又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势必会影响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执行效果,在竞争中难以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影响了市场机制的运行。一般来说,国家具有双重目标,即一方面通过降低交易费用使社会总产出最大化,以增加全体人员的福利,另一方面确保统治集团垄断租金最大化。因此,作为国家代理人,政府行为受国家双重目标的约束,一方面通过法律建设、制度建设、机构建设和设施建设等方式积极建立和保护有效率、低成本的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政府直接参与经济,又有可能牺牲经济效率,确保统治集团利益的最大化。(3)我国现行的多级分权决策机制虽然解决了过去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机制的诸多弊端,但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一是分权导致中央决策无法得到彻底贯彻,中央对投融资的调控能力下降,对投融资的引导不力;二是地方政府为了自身政绩的需要,盲目上项目,导致大量重复建设,产品供过于求,企业效益下滑,资源严重浪费;三是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经济发展,采用行政手段和为企业提供担保等形式要求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企业亏损后又与银行、企业相勾结逃废债务,严重扰乱了市场和金融秩序;四是投融资管理机构重叠,政出多门,政策之间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和抵触,既削弱了宏观调控能力,又扰乱了市场秩序。3.2企业主体缺位现象比较严重(1)产权不明晰、所有者缺位问题是一直困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问题。由于改革不彻底和国有资产的特殊性,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一直不明晰,所有者一直不明确,无法建立起有效的责任制和相应的监督评估机制。由于企业的经营者并不是企业的所有者,因此往往只关注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自身利益,而忽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导致大量资产闲置和浪费。同时,由于国有企业有国家担保,往往更容易从银行取得贷款,从而导致资金使用率不高,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2)民营企业虽然近几年效益良好,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很大,但其弊端却不可忽视。我国不少民营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有的还属于家族式企业,企业内部的利益、责任关系没有理顺,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不少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现代财务会计制度,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比较混乱,难以得到真实有效的反映,资信程度不高,在对外融资时难免处于不利局面。3.3金融体系尚未规范和完善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已初步建立起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股票市场为辅的金融体系。但是,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够规范和完善。(1)银行体系需要进一步改革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易受政府的干预,在贷款对象、贷款数量、贷款价格、融资方式等方面还缺乏决策权,指令性色彩还比较浓厚。二是国有商业银行拥有相当的垄断势力,其他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和阻碍,不利于各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而国有商业银行的低效率和繁琐的手续造成企业贷款成本过高。三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坏账率非常高,导致银行在贷款时非常谨慎,出现了慎贷、惜贷的现象,使得大量储蓄存款无法转化为有效投资。同时,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不够合理。中长期贷款比例在45%以上,再加上短期贷款中20%~25%的不良贷款,长期贷款比例接近60%,这样的贷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