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营养与饲养学措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营养与饲养学措施•养猪经济效益的概念•猪对饲料的利用率•饲料档次与质量•乳仔猪腹泻与饲料配方设计•育肥猪饲料配方的设计•提高饲料综合效果的配套措施经济效益的概念•市场10%•养殖经济效益生产性能品种30%•饲料饲养30%•生产成本管理30%经济效益的概念投入------------------产出投入:圈舍、猪苗、饲料、药品、管理、信息投入---产出正常现象高投入---高产出(有效益,市场好时使用)中投入---中产出(一般可保不亏本)低投入---低产出(通常亏本)投入---产出反常现象高投入---中、低产出(肯定亏本)中投入---低产出(肯定亏本)投入--------产出异常现象中投入---高产出(肯定获利,但需努力)低投入---中、高产出(肯定获利,但需努力)经济效益的循环链经销商养殖户饲料企业提高养猪效益的营养与饲养学措施•养猪经济效益的概念•猪对饲料的利用率•饲料档次与质量•乳仔猪腹泻与饲料配方设计•育肥猪饲料配方的设计•提高饲料综合效果的配套措施饲料的内涵猪禽商品饲料的分类预混合饲料能量饲料浓缩饲料蛋白质、矿物质饲料全价配合饲料1-5%10-30%100%50-70%5-30%浓缩饲料与预混料的比较项目预混料浓缩料针对性(满足需要的程度)强差自由度(利用当地原料的灵活性)高低用户方便程度低高全价饲料成本不定不定增重耗料低高养殖户效益高低猪的饲料转化率很低•猪的养分排泄率(占采食量的%,NRC,1998)★氮45-60%–钙磷50-80%–钾、钠、镁及微量元素70-95%•猪的养分转化率(占采食量的%)★氮25-35%–能量20-25%–矿物元素5-20%猪的饲料转化率很低•维持(生命、运动、温度…)•饲料营养水平与饲料组成•饲料加工与储存•饲喂技术•管理技术•疫病的防治出生30公斤60公斤90公斤占饲料总消耗量的33%占饲料总消耗量的66%此阶段增重占整个增重66%此阶段增重占整个增重的33%猪从出生到出栏整个生长期增重与饲料消耗的关系最佳上市体重•育肥猪的最佳出栏体重为90-110kg:–维持需要与体重呈正比:随着生长,用于增重的饲料比例下降。–体重越大,脂肪比例越高,水分越少,增重的成本越高。–体重越大,肉质越差。饲料是决定生产性能和饲养成本的主要因素由饲料转变为畜产品经过多层次转化过程,其间饲料转化率及动物生产性能受饲料、饲喂、管理及品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夸大或缩小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均不可取(图2)。提高养猪效益的营养与饲养学措施•养猪经济效益的概念•猪对饲料的利用率•饲料档次与质量•乳仔猪腹泻与饲料配方设计•育肥猪饲料配方的设计•提高饲料综合效果的配套措施饲料质量稳定与波动高与低保持质量稳定是用户的基本要求饲料质量是一综合指标,也是一客观指标,受饲料、饲养管理、动物及环境的影响。但实际生产中常受到主观干扰。噪音空气质量湿度气温日常管理饲喂方法环境饲管饲料质量动物原料配方加工贮存饲料畜种生理阶段生产性能体质饲料档次与饲料成本•饲料档次的高低不仅反映在宏量营养成分上,而且与预混剂关系极大。•预混剂应与基础日粮相配套。•预混剂成本愈高,全价饲料的成本愈低。总体而言,高档预混剂划算。饲料档次与饲料成本•饲料质量的优劣已不仅局限于营养标准所规定的养分含量,与所用的营养性及非营养性添加剂关系极大。•添加剂的用量较小,一般不超过饲料总成本的15%,但对保证动物健康、改善饲料质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动物生产性能、改善畜产品品质有重要作用。•选用添加剂不在于多,而应适时适当。添加剂(营养措施)间的关系•无互作:–①相加效应:1+1=2•有互作:–②正效应(协同):1+12–③负效应(拮抗):1+12日粮添加有机酸和高铜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处理0ppm铜+0%有机酸0ppm铜+1%有机酸250ppm铜+0%有机酸250ppm铜+1%有机酸日粮pH5.65.05.65.0日增重(kg)0.360.360.390.42采食量(kg)0.620.620.620.67饲料/增重1.731.721.611.60日粮添加有机酸和酶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处理0%乳酸制剂0.5%乳酸制剂0%乳酸制剂+700ppm酶制剂0.5%乳酸制剂+700ppm酶制剂日增重(kg)0.380.400.410.40采食量(kg)0.680.680.670.67饲料/增重1.781.721.621.67高铜:250mg/kg硫酸铜(+油脂)高锌:2000~3000mg/kg氧化锌同时添加,无可加性添加氧化锌不影响采食量、但使用时间不宜超过3周添加高剂量的高铜和高锌时需考虑铜铁锌钙之间的平衡抑菌剂提高养猪效益的营养与饲养学措施•养猪经济效益的概念•猪对饲料的利用率•饲料档次与质量问题•乳仔猪腹泻与饲料配方设计•育肥猪饲料配方的设计•提高饲料综合效果的配套措施限制仔猪断奶后生长的因素•采食量低–从液体转向固体饲料•腹泻–胃酸分泌不足、消化酶分泌量低、肠粘膜损伤、肠道大肠杆菌的增长、不易消化的物质在大肠的发酵、免疫功能低•吸收率低–小肠的绒毛粗短•免疫功能低下•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应激’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引起拉稀的因素•胃酸分泌量低、蛋白酶活性低•环境和心理应激•饲料消化率低•蛋白质过高、抗原蛋白•病原微生物控制(卫生条件)•饲养方式毒血症刺激肠壁拉稀死亡胃pH高微生物降解蛋白产物未消化蛋白蛋白消化不良1大豆蛋白胃蛋白酶激活pH:2.0、3.5最佳pH4.0激活慢pH6.0无激活蛋白质消化毒血症死亡大肠杆菌等病原细菌生长胃pH高内毒素、神经毒素刺激肠壁拉稀2最佳pH:3.5-4.0大肠杆菌受抑制乳酸杆菌生长病原微生物的控制未消化碳水化合物刺激肠壁渗透压提高拉稀过量VFA产生微生物降解蛋白产物未消化蛋白蛋白消化不良碳水化合物供给过量断奶应激饿后吃过饱采食减低3饲养管理控制营养性下痢的营养措施控制拉稀控制大肠杆菌等病原细菌生长酸化剂抗菌素药物益生素高量的ZnO采用高消化率原料提高蛋白消化率酶制剂氨基酸降低蛋白•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仔猪的生长潜力•能否提高母猪的利用效率和年生产能力•能否有效防止仔猪感染疾病•能否符合仔猪生长发育特点•能否充分利用母乳及替代母乳的作用•能否与猪场生产性质、生产规模、生产设备和饲养管理水平相符•能否进食一定量的植物性饲料适宜断奶日龄的确定决定于能否提供符合仔猪消化生理特点的日粮、管理水平及总体经济效益。确定断奶日龄应遵循的原则•及时发现并尽快使用优质的原料或添加剂是保证仔猪饲料品质和创造效益的一大法宝•选用对肠道形态、酶活和其它消化功能影响小的原料(膨化大豆、优质鱼粉等)•选用含有能促进肠道消化酶分泌、能保持肠道上皮完整性的原料•添加有利于肠道形态和功能发育的物质如谷氨酰胺、IGF类物质•免疫增进剂和抗生素的合理利用•采用酸制剂和酶制剂提高消化道中酶的总活性仔猪饲料原料的选择*断奶后2~3周内使用酸化剂有效,这与仔猪断奶后胃中酸度的变化规律相吻合。*普通酸化剂无法到达小肠发挥作用,微胶囊或脂质保护型酸化剂能逐渐溶解和释放,可以使酸化剂的作用扩展到小肠。*普通酸化剂破坏维生素活性,吸收速度快,抑制胃酸分泌和胃功能的发育。酸化剂胃蛋白酶、淀粉酶、植酸酶、葡聚糖酶等补充内源酶的不足消化纤维素、果胶酶的稳定性使用效果酶制剂饲料中使用酶制剂•降低饲料成本,不影响畜禽生产性能;•排除或抑制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低质廉价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减少消化系统紊乱;•提高增重,改善饲料报酬;•使用不同饲料原料时,仍能保持畜禽生产性能稳定;•提高玉米豆粕型日粮能量和蛋白利用率;•减少饲料中无机磷的添加;•提高氨基酸和矿物质的利用率;•减少氮、磷对环境的污染。饲料消化率决定仔猪生产性能消化率对10kg仔猪饲料采食量的影响采食量是限制仔猪生长性能的最大因素采食量主要决定于饲料消化率消化率主要决定于:仔猪肠道发育和饲料的品质日粮消化率(%)饲料采食量(kg/d)850.87800.65750.52碳水化合物原料CH2O原料是断奶仔猪饲料配制首先考虑的问题我国CH2O原料开发落后,主要使用进口乳清粉CH2O原料对21日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指标淀粉乳糖葡萄糖蔗糖乳清粉ADG(g)241294259292286ADFI(g)298329316339334F/G1.221.111.211.151.16控制乳仔猪腹泻的综合措施*应用氨基酸平衡原理设计日粮,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添加酶制剂、酸化剂、微生态制剂;*使用高消化率的饲料原料;*增加饲料种类,减少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用量,添加3%血浆蛋白粉;*添加氧化锌(2~3kg/t);*少量多餐饲喂;*充足的干净饮水;*注意保温和环境卫生;*适当使用药物。仔猪“套餐”的特点开食料特点—以乳制品、糖和高质量鱼粉为基础,配以其它易消化原料—含有提高仔猪采食量和诱使仔猪采食的物质—富含生物活性抗体和免疫活性物质,提高仔猪免疫力—可刺激消化器官发育和增强消化机能断奶料特点—以糖和易消化、生物学价值高的蛋白质原料为基础—具有预防仔猪腹泻的特效功能—能有效地做好仔猪由吃乳转变为吃料的过渡,克服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生长料特点—以玉米豆粕为基础,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平衡—具有良好的促生长功能—能有效预防仔猪腹泻表6降低饲料成本仔猪实验结果项目ABCD玉米(%)62.0060.0055.8064.10乳清粉(%)5.003.003.003.00白糖(%)03.006.003.00豆粕(%)19.4020.0020.8015.70酸化剂(%)0.200.200.200.30复合酶制剂(%)0.100.100.100.20配方组成特点其它成分(%)13.3013.7014.1013.70粗蛋白(%)19.0019.0019.0017.50赖氨酸(%)1.201.201.201.08蛋+胱氨酸(%)0.650.650.650.58配方营养指标消化能(Kcal/kg)3324332433243324日增重(g/天.头)515.87a537.78a537.54a567.86a饲料/增重2.40a2.58a2.98a2.90a生产性能腹泻率(%)9.18a4.13b4.36b5.16b饲料成本(元/吨)1803.01769.01835.41748.0说明:D组通过增加酸化剂和酶制剂用量,而减少8%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结论饲料中真正能被动物吸收利用养分含量比表观养分含量更重要。表1饲料配方设计主要技术思路及其应用效果技术思路适用动物主要配套措施主要效果1低蛋白高氨基酸、氨基酸平衡猪禽减少优质蛋白质用量,适当使用杂粕,补充氨基酸提高或稳定饲料质量,降低成本、减少腹泻和环境污染2酶制剂猪禽适当使用杂粕及非常规饲料原料、补充氨基酸提高或稳定饲料质量,降低成本、减少腹泻和环境污染3酸化剂乳仔猪减少乳清粉用量(与酶制剂配合使用,也可降低营养水平)提高消化率,减少腹泻,增加适口性4微生态制剂猪禽或反刍动物减少或不用抗生素(甚至替代抗生素)提高消化率和生产性能,减少污染5微量元素平衡各种动物区别对待、考虑基础日粮中的含量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环境6提高能量水平各种动物使用油脂和酶制剂,降低蛋白质含量降低采食量,减少能量和蛋白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提高养猪效益的营养与饲养学措施•养猪经济效益的概念•猪对饲料的利用率•饲料档次与质量•乳仔猪腹泻与饲料配方设计•育肥猪饲料配方的设计•提高饲料综合效果的配套措施日粮营养平衡的重要性酶制剂添加剂我国猪饲料品质现状*能量水平偏低,蛋白含量偏高,能蛋比失调。*原料质量变异大,饲料质量不稳定。*重视表观养分含量,忽略营养实质。*微量元素超标,且不平衡。*重药物,轻营养的免疫作用。饲料配方设计中应注意问题•1.能蛋比失调---原因–①能量饲料品质较差且相对价格较高;–②技术人员过分强调蛋白质(或氨基酸)的营养作用;–③有效能不易监测,粗蛋白含量易监测,超量使用价低、质差、蛋白含量高而氨基酸组成不平衡的劣质饲料原料(如羽毛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