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2023年李白蜀道难教案【汇集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我给大家分享的“2023年李白蜀道难教案【汇集4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李白蜀道难教案【第一篇】《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闽,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诗的开首4句是全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2/24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探究学习: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2.连峰去天不盈尺aa冰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探究学习: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3/24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探究学习: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4/24想像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4.在表现手法上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为什么?探究学习: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寻找美点。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得到的,所以,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说,同时要多肯定学生,让他们尝到鉴赏的甜头,坚定地走下去。当然在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时,教师可抛砖引玉。5.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探究学习: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1.太白风采与盛唐气象之间有何联系?研究方法:(1)查阅相关的书籍,收集有关资料。5/24(2)整理李白诗词中最能表现其风采的诗句和盛唐历史文化方面的史料。(3)在上面准备的基础上,分组探究,仔细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参读书目:(1)《唐诗鉴赏辞典》。(2)王运熙《李白研究》,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3)茆家培《中国李白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4)林庾《诗人李白》,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5)马鞍山市李白研究会编《中日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6)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7)汪静之《李白研究}。(8)王瑶《李白》,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9)《古代文学家传记》(上),中华书局出版。2.《蜀道难》主题思想探源。研究方法:(1)分小组探究,然后综合。(2)查阅资料,整理不同说法。(3)小组讨论,确定比较合适的观点。(4)上网查询,多方求证。参读书目:(1)《唐诗别裁》。6/24(2)《唐宋诗醇》,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3)《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1998年第24期。(4)顾炎武《日知录》。3.我心中的诗仙李白。研究方法:(1)广泛阅读李白的作品,不仅仅限于诗歌。(2)查阅李白的传记。(3)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梳理对李白的独特感悟。参读书目:(1)《古代文学家传记》(上),中华书局出版。(2)汪静之《李白研究》。(3)《河岳英灵集》。(4)《唐诗鉴赏辞典》。(5)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李白蜀道难教案【第二篇】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7/24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李白与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李白于太平盛世唱响了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形成了豪放飘逸的风格;杜甫则于乱世中倾注了更多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将自己的诗歌风格定义为“沉郁顿挫”。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少年时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才。“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从二十五岁起就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排挤,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他粪土王侯,傲视权贵,同情人民,关心政局。有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情绪。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风雄奇、飘逸、直率、自然,对当时和后代都有巨大的影响。有《李太白全集》。8/24李白蜀道难教案【第三篇】1.知识目标:熟练有感情地诵读至背诵整首诗;积累一定的诗歌鉴赏技巧。2.能力目标:能掌握一定的诵读方法;通过范读、诵读、说读,能感知李白雄浑、豪放的诗风;通过品读、精读等品评赏鉴,把握诗歌意境和掌握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3.情感目标:通过不同的&ldqu读&rdqu,知人论&ldqu诗&rdqu,准确把握诗人风格、情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旷达。重诵读,品味太白诗风;重鉴赏,探究&ldqu蜀道&rdqu文韵。诗歌内容鉴赏的深度和诗歌情感的准确把握。1.反复诵读法、说读、品读、精读法、点拨法。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3.多媒体影音&ldqu读&rdqu为主,贯穿全文;&ldqu奇&rdqu字破,探究文本;&ldqu法&rdqu提升,归结课文。读:用&ldqu听读、范读、诵读&rdqu指导学生朗读,待学生初步掌握诗歌内容后,展开&ldqu说读、精读、品读&rdqu,深入品评赏鉴典型诗句,进而感受诗歌意蕴。奇:探究诗歌如何体现&ldqu奇&rdqu字的,抓住&ldqu奇景、奇语、奇调、奇情&rdqu分四个方面探究&ldqu奇&rdqu。法:即重要知识点清单。用微型讲座给文本中的诗歌鉴赏9/24技巧进行知识归类。一课时一.重温最&ldqu美&rdqu古诗词‐‐唤醒心中诗意(温故)悠悠古风韵,浓浓一世情。听歌曲《读唐诗》或《诗仙李白》(二选一),从歌词中寻找、温故化用的诗句。回忆背诵熟知的诗句。《诗仙李白》歌词:直挂云帆,长风破浪,笑吟两岸青山,早发白帝城,暮登黄鹤楼。春风得意把酒尽欢,持一卷诗书漫步云端。仰天长叹轻吟蜀道难,行遍江南春又踏塞北雪。举杯邀明月,诗章万古传。导入:李白,是中国诗坛上最为辉煌的一座雕像。&ldqu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rdqu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在五彩缤纷的山水诗中始终闪烁着奇异的灵光。他眼里的黄河,是&ldqu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rdqu;他眼里的长江,是&ldqu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rdqu;他眼里的庐山瀑布,是&ldqu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rdqu;他眼里的天姥山,是&ldqu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rdqu。就是这样的一位诗仙,当朋友要离开时,也动情的送出一句:&ldqu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rdqu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诗仙,再一次浸润我们渴求美的心灵,一起神游乐府诗《蜀道难》。二.沐浴最&ldqu古&rdqu太白风‐‐追随诗仙神游(读新)10/2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师范读、学生诵读。1.读文勾其要,风格在我心,旋律了于胸。明确李白诗风:雄浑、豪放本诗主旋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教师朗读指导。以主旋律和第一段为例。(分组、分角色、抽人读。)3.炼读蜀道难中的&ldqu难&rdqu字。问绕文本解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明确一字三词蜀道难就难在&ldqu险&rdqu字:高险(蜀道来历)、惊险(景物凄清)、凶险(剑阁险要)。三.走进最&ldqu奇&rdqu蜀山水‐‐探究蜀道文韵(探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围绕&ldqu奇&rdqu字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文本。探诗歌主旨、景情关系、鉴赏技巧。(一)让学生说出并简要鉴赏喜欢的句子。精读意蕴深厚句。(二)可从四个方面探究:1.主旋律之&ldqu奇&rdqu(奇调)2.诗风之&ldqu奇&rdqu(奇语)3.写景之&ldqu奇&rdqu(奇景)4.情感之&ldqu奇&rdqu(奇情)11/24(三)水到渠成:1.&ldqu奇景奇语发奇调,千古奇诗耐思量。&rdqu2.诗歌鉴赏:抓&ldqu景情&rdqu关系,懂一些技巧。四.点睛最&ldqu实&rdqu微讲座‐‐聚合文本精髓(归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聚合提升,知识清单。此环节开设微型讲座,对诗歌鉴赏技巧进行知识归类。微型讲座1:警句‐‐让诗文生辉(主旨句、哲理句等)微型讲座2:修辞‐‐令描写耀眼(反问、反复、夸张等)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