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罗吉学科性质:属于理论经济学。学科地位:在经济学的各门科学中居于基础性学科的地位,是经管类及政教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基础理论课程。经济学分类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经济史理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比较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世界经济数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技术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会计学城市经济学交通经济学审计学环境经济学财政经济学参考资料马克思《资本论》(1-3卷)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陕西人民出版社。宋涛主编,《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洪远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述评》,经济科学出版社徐茂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导论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经济”的含义经、济二字最早见诸我国古代典籍《周易》,把“经济”连起来使用最初见于隋代王通的《文中子·礼乐篇》中,书中有“经济之道”的用语。但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经济”一词是指“经国济民”或“经邦济世”,即治理国家、拯救贫民的意思,与现代语言中的“经济”一词的含义有所不同。我国学者在翻译西方经济著作时最初是译为“富国”、“生计”、“理财”等。我国对“经济”一词的现代用法是20世纪初引自日本。日本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大量翻译、介绍西方学术著作,曾移植我国古籍中的“经济”一词来译economy这个英语词汇。现代含义(1)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通常所说的经济增长或经济衰退,就是指生产的增长或衰退,以及相应的商业、金融、服务等活动的变化。(2)指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如通常所说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即指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所说的一个阶级的经济地位,即指它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3)指一个国家社会再生产各部门的总称,即指包括再生产各部门的总体。(4)指节约、节省,个人或家庭的收支状况等。在西方文献中,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4年)。在他的《经济论》一书中,首次用“经济”一词,意指家庭管理。在希腊文中,经济学就是由“oukoc”(家庭)和“nomoc”(规划)两个词组成的。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在《政治学》的第一篇讨论治家问题,比较详细地讨论了什么是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的家庭经济问题。色诺芬《经济论》指家庭管理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经济”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经济问题。(二)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演变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最早提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是17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蒙克莱田:《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表示他的研究突破了家庭和庭园范围,开始研究整个社会经济问题。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个学派是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者代表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重商主义的理论还不是现代经济科学的真正开始。随着资本深入到生产领域,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观点也在不断变化,产生了以魁奈为首的重农学派,把社会财富的产生问题由流通领域转入到生产领域,但把生产领域仅限于农业,并认为只有农业部门才创造财富。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诞生,完成于19世纪初。“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主要贡献:研究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但他们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永恒的制度。到了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开始尖锐化,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庸俗经济学便产生了。代表人物;经济学家们的著作: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纲要》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萨缪尔逊《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适应19世纪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和继承以及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战斗中产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以《资本论》为代表的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展现了他们的经济思想。以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为标志。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垄断资本主义(列宁)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实现形式,经济发展的道路与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所有制形式与分配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理论和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基础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人们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又要在人和人之间发生一定的关系。前者表现为生产力,后者表现为生产关系。2、生产力基本要素(1)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2)劳动资料(或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3)劳动者:具有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关系3、科学技术与生产力(1)科学技术本身非生产力独立的实体性要素。(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资料的革新,自然资源的开发,新的原材料发明和利用,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组织等等,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狭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广义社会生产关系包括:狭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2、生产关系包含的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1、要联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2、要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因此研究生产关系还必须联系上层建筑。3、要联系物质资料生产的总过程来研究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第1、广义的生产既包括产品的生产,也包括劳动力的生产;而广义的消费既指消费品的消费,也包括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消费。产品的生产—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生产消费劳动力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第2、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数量、水平与方式;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社会需要会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投资拉动生产的三驾马车消费—关键出口生产与分配分配有产品的分配与资源的分配两种。第1、在产品的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分配的对象与方式。第2、在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上,分配决定生产。同时,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而且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的效率。生产与交换第1、在生产进行前,交换决定生产。第2、在生产出产品后,生产决定交换。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发展的的程度。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唯物辩证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从而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本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基础。(二)科学抽象法就是运用人们思维的抽象力,从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抽去外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找出内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即“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进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三)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逻辑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发展进程。历史方法,则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照它的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把握其规律。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一、政治经济学的任务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经济规律的类型1)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2)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3)某个社会独有的经济规律在某个社会中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展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叫基本的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