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2023年赤壁赋的教案(最新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网友分享的“2023年赤壁赋的教案(最新5篇)”,欢迎参考下载分享,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赤壁赋的教案【第一篇】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3熟读并背诵课文。1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2语言运用的妙处。三课时1、导入新课余秋雨先生有1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2/33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2、题解a、关于苏轼“三苏”苏询苏轼苏辙“苏黄”苏轼黄庭坚“苏辛”苏轼辛弃疾“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此外,苏轼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作者的复杂思想: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3/33b、苏轼文章的特点变幻无穷,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像力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c、关于“赋”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赋》,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如杜牧《阿房宫赋》3、赏析⑴朗诵正音,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⑵学习第一段这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幽美境界,为全文定下悠扬和谐的音调。⒈划出写景的句字,形成一个整体画面清风徐来白露遗世独立乐游(赤壁)月出水波不兴水光羽化登仙画意诗情⒉景物特点澄清、幽美4/33⑵学习第二段这段描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萧声,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⒈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悲:客的萧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⒈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2.背诵课文3.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1、导入新课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和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箫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重点便新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2、学习第三段⑴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本段写客的问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甚悲伤⑵客是如何阐发当是的情怀的?触景伤情,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5/33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3、学习第四段⑴本段主要写什么?本段感情变为喜悦,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⑵作者如何阐述?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一眨眼就要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存的,应该轻物质重精神,执着于自己不朽的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⑶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学生讨论)4、学习第五段⑴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⑵呼应开头,“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舟出东山”⑶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什么?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6/331、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2山川相繆3冯虚御风二、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①下江陵②、歌窈窕之章:③、顺流而东也: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2、形容词作名词击空明兮溯流光3、名词作状语东望武昌4、名词的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5、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6、渺沧海之一粟三、文言句式(从文中找出并翻译)1判断句故一世之雄也7/3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倒装句:1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何为其然也?而又何羡乎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3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寄蜉蝣于天地,相与枕藉乎舟中托遗响于悲风。4定语后置:凌万顷之茫然5主谓倒装句:渺渺兮予怀6省略句:举酒属客(省略主语)7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四、虚词“乎”(一)用作语气助词。1.根据所在句子的语气可分为:表疑问语气、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8/3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吗(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根据句意可翻译为“在、对、比、对于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于)(三)用在句中的表停顿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赤壁赋的教案【第二篇】1、知识与能力: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2、过程与方法: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诗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体悟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人身处逆境之中不同自我解脱模式的比较中肯定苏轼的达观精神,探讨这一精神对当代的指导意义。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一、导入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9/33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大家熟悉吧?齐读。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阴晴圆缺”时,应该怎么办呢?面对不幸,我们应该……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面对权贵的威,李白……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怎样选择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千古名《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二、情感思路1、同学们,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亲近山水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特别是当人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时候,只有山水最懂人的那颗苦闷和破碎的心。公元1079年,湖北的黄州迎来了一位满心伤痛的人,他就是苏轼。所幸,黄州赤壁的山山水水接纳了这个伤痕累累的人。面对眼前的山水和明月,苏轼心里有一丝慰藉,有一点感悟,感情有一些变化。那么,苏轼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呢?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10/33思想感情的词语:(板书)乐甚——愀然——悲——喜而笑乐————悲————乐三、赏“乐”之景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说:“于是饮酒乐甚”,请问作者因何而“乐”?(第一自然段)(1)如诗如画的美景。(2)有哪些景?清风、白露、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使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不仅是“乐”,还是“乐甚”。(3)你能为我们将这个画面描绘出来吗?◆肯定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写,有的思考。◆“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微波。这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徘徊: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种情景吧(读第一段)(板书)第一段:夜游之乐美事:美景:美感:11/33四、解“悲”之情1、作者泛舟赤壁既然如此之乐,那么,他为何在第三段开头突然就“愀然”呢?什么叫愀然?(第二段)(1)来自歌词中的“美人”,为什么“美人”就让作者感到“愀然”呢?◆“美人”比君,而“望美人兮天一方”,说明什么?……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美人”还象征什么?苏东坡生存的年代恰好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这时的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一生忠君,却被贬他乡,壮志难酬。怎能不“愀然”?他在去世前曾写过一首《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是他人生的三处贬所,也是他人生中的三杯苦酒。在他自己看来,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在政治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所以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心已万念俱灰,只能随波逐流)(2)来自客人悲怨的“萧声”,怎样描述“萧声”的?◆难道仅仅是因为萧声?苏子的内心本来就没有悲?心底的悲和客人的萧声产生了共鸣。12/33(板书)第二段:主客异现主人:乐甚、歌之、美梦客人:呜然、舞蛟、泣妇2、第三段末尾借客人之口发出了“托遗响于悲风”的感叹。这“悲”又从何而来呢?(第三段)①来自“一世之雄”的曹操和“吾与子”的处境对比:由眼前的水月联想到像曹操这样不可一世的英雄尚目随“大江东去”,销声匿迹,“而今安在”?何况“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的“吾与子”,只能是白添几许白发而己,悲!②悲叹生命的短暂:宇宙无穷而人生短暂,渺如沧海一粟;江水无穷而人生须臾。③由理想现实矛盾生悲。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3、小结:同学们,你看,作者真可谓乐极悲来,至悲至痛啊!(读:“方其破荆州……”)(板书)第三段:乐极生悲生活空虚生命短暂欢乐难久五、悟“乐”之理13/331、既然作者如此之“悲”,最后一段又为何借客人说出了自己“喜而笑”呢?(讨论)(第四段)心病还须心药医。听了苏子的一翻理,客人思想上得到了顿悟。苏子是怎样说理的?你能为我们阐述一下吗?“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说的是水,它千百年来一直不停的奔流,永不停息,流走了多少岁月,也流走了多少英才伟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说的是月,它虽有圆有缺,但却并没有增加也不见减少。从这两个角度推广到天地万物的话,可以来说明一个事理:角度一:变。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着,即使是一瞬间的功夫也不停止,就像水的奔流不息,月的阴晴圆缺一样。角度二:不变。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一样都是永恒的。什么意思?高山、明月、江水、天空星辰,它们的恒久我们是可以认同的,但人怎么是永恒的呢?人也在万物之内,人看山,看江水,看明月是永恒的,是因为它们和人的寿命相比,要长久得多;对于寿命短暂的蜉蝣、蝼蚁、落叶等来说,在它们的眼中,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和高山、江水、明月一样永恒呢;再推,那些比蜉蝣、蝼蚁、落叶等寿命更短的生物,在他们的眼中,蜉蝣、蝼蚁、落叶不也是永恒的吗?即使再推,那些比人更为恒久的高山、江水、明月相对于广袤的宇宙而言,它们还是永恒的吗?因此,苏子便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我们又何必感叹那人生的苦短呢?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真正的14/33脱胎换骨,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他——真正地成熟了。这种成熟让“客人”最终“喜而笑”。(读最后一段)此时的喜是大彻大悟的喜,是彻底悟透人生后的喜。(板书)第四段:因悲生悟变换角度摒弃贪欲及时行乐第五段:随遇而安嬉笑、不知2、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