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小学分数乘法教案最新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我给大家分享的“小学分数乘法教案最新5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小学分数乘法教案【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课件。一、情境创设,探求新知(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师:仔细观察,从图中2/14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预设:1(个);2(个);3(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分得到(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3.比较分析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生2:3个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4.归纳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3/14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不同方法呈现和比较师:刚才的第4种方法用语言描述得出计算结果的过程,结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回顾一下,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预设:生1:按照加法计算=(个)。生2:(个)。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预设:有多少个。2.归纳算法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单?那么这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呢?引导说出: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3.先约分再计算的教学师:刚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计算的。与这里的第二种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预设: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是先约分再计算。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二、巩固练习,强化新知1.例1“做一做”第1题师:说出你的思考过程。4/142.例1“做一做”第2题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化算法,突出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三、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教学例2(课件出示情景图)1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计算?说说你的想法。预设1:求3桶共有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的和是多少。预设2:还可以说成求12l的3倍是多少。预设3:单位量×数量=总量,所以12×3=36(l)。2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思考,自主列式。)交流:是根据什么列式的?引导说出思考的过程并板书:“求12l的一半,就是求12l的是多少。”3出示第2小题学生自练。引导说出:“12×表示求12l的是多少。”在这里都是把12l看作单位“1”。4师: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解决吗?(学生练习,交流。)归纳小结:在这里,我们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的关系式可以得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四、课堂练习,深化理解1.出示例2“做一做”。一袋面粉重3千克。已经吃了它的,吃了多少千克?师: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求3千克的是多少。”2.比较两种意义出示:一袋面包重千克,3袋重多少千5/14克?师:列出算式,并与前一个式子进行比较。这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预设1:一个是分数乘整数,另一个是整数乘分数。预设2: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但有所区别。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者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师:那么,它们有什么是相同的呢?(计算方法和结果)五、联系实际,灵活运用1.算式可以列成×,表示;或者表示;也可以列成×,表示。师:选择一个算式进行计算,想一想,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比较练习1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用去了多少吨?2一堆煤有吨,5堆这样的煤有多少吨?3.拓展练习1只树袋熊一天大约吃kg桉树叶。10只树袋熊一星期吃多少千克桉树叶?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明白了什么?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6/14小学分数乘法教案【第二篇】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一、复习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12××2、列式计算。(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二、新授1、教学例1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这句分率句该如何来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7/14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2500×=1000(平方米)2、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3、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三、练习1、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找出分率句中隐藏的单位“1”――全世界的丹顶鹤数20xx只。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先找到分率句和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四、总结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找出分率句、确定单位“1”,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最后再列式解答)小学分数乘法教案【第三篇】1、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8/142、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参考书、教科书。(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1、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2、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二)课堂练习。学生做第1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对比好门和小明的高度,并注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学生做第2题,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并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每个算式的数学意义。学生做第3题,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对有困难得学生进行帮助。学生做第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能够区分最少和最多这个数字范围,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9/14(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分数乘法480180(千克)180=150(千克)小学分数乘法教案【第四篇】1.使学生理解、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2.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思想,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能力。1.使学生能够用线段图正确表达题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2.在搞清数量关系的前提下,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1.谈话、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这两道题你能否不计算就比较出哪个算式的乘积大?为什么呢?分5份后取其中的2份是多少。)当一个数乘以分数时求的是什么?(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0/142.口述下列算式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怎样列式呢?3.列式。1.出示例1。2.分析题意。(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已知条件。①谈话提问:题中有两个已知条件,其中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是已知学校买来那么它表示什么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下面的问题得出结论。③汇报讨论结果。均分成5份,吃了的占其中的4份。)④那么我们应把谁看作单位1?(100千克)⑤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求吃了多少千克,是求哪部分?3.列式解答。(1)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用已学过的整数乘除法来解答吗?10054=80(千克)1005求的是什么?再乘以4呢?(2)刚才是用了整数乘除法的解答方法,怎样直接用分数11/14计算呢?所以把谁看作单位1?(100千克)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应怎样列式?答:吃了80千克。4.课堂练习。队的有多少人?(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3)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并画出线段图,解答出来。(4)反馈。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分析思路及解答方法。是多少。)5.小结。刚才我们解答的两道题,都是已知单位1是多少,求它其中的'一部分即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分析含有分率的句子,找准单位1,再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列式解答。)6.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看看它与上面的题有什么不同?(1)出示例2。(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确定从哪儿入手分析。(小强身高12/14(3)分析、画图。①你怎样理解这个条件?(把小林身高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小强的身高是这样的7份。)②这道题中涉及到几个数量?哪几个数量?(小林的身高、小强的身高。)③为了区别,画图时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先画谁呢?(小林的身高)再画谁呢?(小强的身高)怎样表示?(4)看图列式。少。)②怎样列式解答?7.改动上题,你能独立分析吗?米?(2)画图分析解答。(3)提问反馈:①把谁看作单位1?②小林身高怎样用线段图表示?③求小林身高就是求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倍,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1、例2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画图,解答)球价格多少元?3.对比练习:13/14少元?20页第1~5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教案的设计着重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例1的讲授,通过让学生分析已知条件,以线段图为手段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在明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得出,求问题就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从而很自然的由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例2的讲授,既要让学生明确两例题的区别,又要让学生统一到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定势,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变换关键句使学生灵活分析解答,易于学生把握解题的关键。小学分数乘法教案【第五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