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小学数学教案_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小学数学教案_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第一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学会正确计算。2、通过学习,养成认真审题,规范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使学生掌握含括号的四则运算。幻灯片、小黑板。复习准备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一张成人票需要24元,儿童票半价。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2/352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新课教学1、(小黑板出示)先读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来。120—144÷18+35(58+37)÷(64—45)1学生口述运算顺序,教师用框线图表示顺序。2集体校对,说明注意点。2、教学例1。1把准备题①中的144改写成36×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4÷18+352问这道题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认为应当怎样计算?3全班同学统练,一生板演,集体校对,讲评。3、教学例2。1把准备题②中的45改写成9×5的形式,引出例2,(58+37)÷(64一9×5)2比较例2与准备题的异同,确定运算顺序。3独立完成并自我评价,指名让一名学生向全班作汇报。3/354、练习“试一试”。1板书:1515—15×(94+54÷9)2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并独立进行计算。3用投影校对典型错例,归纳并作出鼓励性评价。5、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巩固练习1、投影出示,让全体学生做填空题。1280—43×6+540÷36可以同时计算的是x和x。2120+(28×5—120)÷10第一步应该算x。3100—(80+480÷24)×8第二步应该算x。4317+104÷13×52一270最后一步应该算x。2、课本“练习”第1题,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请每位学生首先认真对4个小题进行审题。2学生独立完成各题。3全班集体校对,指出错误原因并订正。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特别是再看例1、例2使我们明白,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我们应先看清楚,再想明白,然后做正确。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第二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到交集的含义,能借助直观图,体验利用维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设计集合图的活动,启发学生对4/35交集部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情感目标:通过生活情景的课堂再现,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利用交集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图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部分所表示的意义。本节课刘老师主要采用游戏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师生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究,进而将问题解决,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来理解集合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根据集合图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1刘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利用猜拳和抢凳子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集合图的理解。2在游戏中引起矛盾冲突,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重复。3借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集合图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4借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的语数竞赛活动的情况,让学生充分探究集合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5小组合作,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设计集合图,进一步5/35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和认识。6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让学生考虑到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多样性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延伸。总之,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断创新,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第三篇】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1、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2、通过观察,进一步理解等分活动与除法之间的关系。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通过观察,进一步理解等分活动与除法之间的关系。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一、故事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这节数学课我们就来和动6/35物们交朋友。(板书:快乐的动物)只要大家开动脑筋,齐心协力完成任务,就能交到很多动物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课件出示主题图夏日的一天,森林里热闹极了,小动物们都高兴来到河边玩耍,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大家玩得可高兴了。那就让我们来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了?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数一数。1这些小动物分别有几只,请你数一数,填在□里。2汇报。2、做一做。1请你用学具摆一摆小猴和小鸭的只数,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说说)2出示松鼠和小鸡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3、说一说。(1)鸭子数是松鼠的□倍。□÷□=□(2)猴子数是孔雀的□倍。□÷□=□(3)你还能提出谁的只数是谁的几倍的问题吗?(小组讨论,合作探索。)三、自主练习,巩固新知,体验成功。1、独立解答练一练第1题。2、数学故事:有一天,机灵狗找到淘气要比高。淘气说:“没有尺,怎么比呀?”机灵狗灵机一动,找来了几个南瓜来比高,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比的结果吧。7/353、我们学校气象组调查了近日来的天气情况。你能根据此表填一填吗?四、小结。大家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问题。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数学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小朋友多动脑,利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行!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第四篇】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如下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本节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表现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这样的的实际问题,与上一单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即数量关系相同,区别在于已知数与未知数交换了位置,因此我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我跟班上来的,对我班学生也比较了解,我班有47名学生,人数比较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与其他学生差异较大,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待于培养。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关注更多的是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8/35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ppt课件、尺子等。一、复习导入1.第一关找出下面题中的单位“1”,并写出数量关系式。1白兔的只数占兔子总只数的1/3。2甲数正好是乙数的4/5。3男生人数的5/6恰好和女生同样多。2.第二关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根据测定,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小明体重有35kg。他的体内水分是多少千克?3.师小结:同学们对于运用分数乘法来解决问题这一块内容掌握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运用分数除法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板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二、探究新知(一)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9/35出示例题: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小明体内有28kg的水分,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你知道了什么信息?(2)成人的信息与问题有关系吗?(二)画图分析,分析数量关系提问:每当遇到这样的题,我们常规作法是什么?(找到关系句,画出单位“1”,画图理解,写出等量关系式。)(1)问题中最关键的句子是什么?(2)从“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这句话中你能知道什么?(3)哪个量是单位“1”?用线段图如何表示?(4)列出等量关系式。单位“1”的量×对应分数=对应量小明的体重×4/5=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三)读懂过程,感悟不同方法(1)在等量关系式中,哪个量是未知的,哪个量是已知的?(2)学生尝试完成。预设有3种方法。方法一: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设小明的体重是×千克,列出方程,解出×。方法二:根据:小明的体重×4/5=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则:小明的体重=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4/510/35方法三:根据份数的方法。28÷4×5=7×5=35(kg)(四)回顾反思,沟通不同方法(1)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35×4/5=28(2)这些不同的算法中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单位“1”相同,数量之间的关系相同。但一道是已知单位“1”,一道是未知单位“1”)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1、完成练习八第1题和第3题.先自主解答,再集体交流。2、完成练习八第2题.做完思考:“鲜牛奶250ml”这个条件与要求的问题有没有关系?3、完成练习八4题。本题有几个要求的问题?有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筛选的?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1、谈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2、作业:第39页练习八,第题。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第五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练习课本节课是针对学生学习了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用除法解决问题后设计的一节练习课。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除法”的意义,并且已经系统学习了“表内除法”的计算,通过学习书本中的例3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除法意义与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本节课11/35就是在这些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学习了除法,并会用乘法口诀来进行计算,但是学生将除法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的意识不强。根据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尚小的特点,如果练习课只是单纯训练和做题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但是二年级的小孩子想象力丰富,他们爱异想天开,所以这节课结合孩子的特点和兴趣,通过游戏“想象力大比拼”让学生根据除法模型来编题并训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除法应用题的信息和问题,以此让孩子根据自己想象的情境内化对除法意义的理解;通过“我买你算”“我买你猜”这两个活动让孩子在购物的情境中运用除法的意义巩固解决除法模型的现实问题;在“我当设计师”的环节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兴趣设计商店,自己提出除法问题、解决除法问题,让学生的想象、设计、数学运用能力等综合能力充分发挥,此环节再次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运用乘法口诀计算。2、引导学生运用标准的规范的数学语言提出数学问题。3、联系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运用除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巩固除法意义,并能应用除法的意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