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_小学数学教案六年级通用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4小学数学教案_小学数学教案六年级通用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小学数学教案_小学数学教案六年级通用4篇”,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六年级【第一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现场组织活动: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1/2,结果两位学生的结果不一样多,一位学生拿出的是4枝,另一位学生拿出的是3枝。师:这里有两盒铅笔,你能从每盒铅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师:你准备怎么拿呢?生1:我准备把全部的铅笔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2/14份就是1/2。生2:我准备把全部的铅笔除以2,也就是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1/2。学生活动,一位学生拿出3枝笔,另一个学生拿出4枝笔。师: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你能提出问题吗?生:他们拿出的枝数不一样多,一个是3枝,一个是4枝,这是为什么呢?师:他们两人都是拿全部铅笔的1/2,拿出的铅笔枝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学生小组交流,再全班反馈。生:我们认识两盒铅笔的总枝数不一样多。生:有可能数错了。师:现在大家的意见都认为是总枝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了吗?学生都表示同意。师:告诉大家总枝数是多少,1/2是多少枝。生1:全部是8枝,1/2是4枝。生2:全部的铅笔是6枝,1/2是3枝。师:真的是不一样多,一盒铅笔的1/2表示的都是把一盒铅笔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总枝数不一样多),所以1/2表示的具体的数量也就不一样。3/14师:原来分数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1、看数学书说一说,小林和小明一样多吗?笑笑和小红一样多吗?说说理由。2、画一画,说说画法对吗?为什么?还有别的画法吗?1、独立完成1、2、3,然后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2、第4题让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想法,必要时可以举例说明。3、第5、6题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放学后独立完成,课后讲评。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六年级【第二篇】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2、使学生经历比较实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1、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2、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3、联系生活实际,自己比较活动。4、本单元课时安排:6课时4/14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2~3页1、知识目标:1、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2、初步体会数的广泛性。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初步形成数感,锻炼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1、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形成合作参与意识,尊重与欣赏他人的意识。2、形成对学习的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养成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师:小朋友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来到学校,看到咱们的校园非常美丽吧?今天,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也背着书包来到学校,猜猜看,动物学校有些什么动物呀?生:有小兔、小猴、小狗、小熊、大象、小松鼠、小猫……师:小朋友们想的真多,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动物学校开学的情况吧!(出示主题图)(点评:教师利用语言魅力,使学生感知校园的美丽,并通过故事情节将孩子引入动物世界的童话中去,从而激发学生愿意观察的欲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1、任意观察5/14问:看看动物学校有什么?师:数数图上的动物分别有多少。它们都在什么地方?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伙伴吗?指定部分学生汇报。(点评:让学生尽情地看,使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自主地、有兴趣地观察,自然感知各数,自我体会发展——数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渗透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形成对数的感知和表象,初步体会交流的快乐。)2、探讨数数规律师:刚才你们的汇报都非常好,但是老师一样一个小小的建议,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方法来数一数呢?1四人小组内探讨数数规律。2汇报:你们是怎样数的?小组甲: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小组乙:先数远的,再数近的。小组丙:先数上面的,再数下面的。小组丁:从左边数到右边。3互评:你们认为你们组的数法有什么优点?你们认为别的小组方法比你们组好在什么地方?你想为他们提什么建议?4教师小结:真能干,你们用不同的方法仔细观察了动物学校各个物体的数量,会正确的数出1~10各数。(点评:让学生在互相启迪过程中感知认识,完善认识,并感受到如何评价自己、评价他人和倾听他人意见。在看、数、6/14听、说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信息、收集信息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个性化。课堂成了学生探索与交流、自由表达观点、实现心灵放飞的舞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情感。)1、寻找身体上的数1同桌之间互相观察、交流。2集体反馈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2、数周围的实物3、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1手里最多能拿几支粉笔?2盘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3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4、寻找校园里的数(可带领学生去操场上找一找,说一说。)(点评: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看、猜、想、说、验,让学生主动探索,集体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渗透估计的意识,使学生在相互启发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有益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六年级【第三篇】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7/14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1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景图、制作的量课本长、宽、厚的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2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姓名长宽厚估计测量估计测量估计测量测量毫米的认识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8/14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由于课本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到厘米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比如,我量出的宽不到15厘米,还差两小格。数学书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教师用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边演示测量课本长、宽和厚的方法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并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并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在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尺并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如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0到刻度1说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来说明随后教师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1.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教师分别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说明: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9/14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5.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1.练习一第1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3.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六年级【第四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3.通过体会变与不变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感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1)2412=(2)2400012000=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第(2)题的结果。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它与第(1)题有什么关系,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10/14[评析:提出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与新知联系密切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猜想,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1.观察算式,说出各部分的名称。2412=2被除数除数商2.观察算式,分类整理。学生口算下列各题(卡片):(242)(122)=(244)(124)=(243)(123)=(2410)(1210)=(24-8)(12-8)=(246)(126)=(242)(122)=(243)(122)=(245)(125)=思考:与2412=2相比,上面哪些算题的商没有变化?再根据商的变化情况给这些题目分类。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商不变的这组题目,再次提出问题:商不变,谁在变?(被除数、除数在变)你能根据被除数、除数的变化情况,再一次把这组题目进行分类吗?为什么这样分类?组织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分成下面两类:第一类:(242)(122)=2(245)(125)=2(2410)(1210)=2第二类:(243)(123)=211/14(244)(124)=2(246)(126)=2教师陈述:被除数、除数都乘几,可以说被除数、除数都扩大了几倍;被除数、除数都除以几,可以说被除数、除数都缩小了几倍。板书:扩大缩小3.观察算式,发现规律(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以2412=2为标准,分别观察上面两组题目的被除数、除数是怎样变化的?(2)学生讨论汇报:生1:我发现被除数、除数都扩大2倍,商没有变。追问:都是什么意思?生2:都的意思是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也扩大2倍。引导:被除数、除数都扩大2倍,可以这样说: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2倍。生3:我发现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不变。生4:我发现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3倍,商不变。组织学生用完整的话说出上面的规律,并与书上的规律比较。板书: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3)组织学生举例验证,并板书课题:商不变规律。(4)讨论:为什么(24一8)(12一8),(242)(122),(243)(122)的商发生变化呢?在同时、相同的倍数下面画着重12/14号,引起学生重视。[评析:有目的地放手对一些算式进行各层次的分类,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从而概括得出商不变的规律,构思新颖、设计巧妙、步步深入、层层逼近,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讲一点而学很多的教学策略。]1.以故事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师生一起欣赏一段录像故事《猴子分桃》。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儿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