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现金及有价证券管理教学目标及要求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能够了解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掌握现金最佳持有量的确定方法,了解有价证券投资时应考虑的因素。教学重点:现金最佳持有量的确定方法。教学难点:现金最佳持有量确定的随机模型。第一节现金管理现金的产生与流转过程不规则的现金流入发行债券、优先股、普通股其它债务融资不规则的现金流出红利、利息、偿还债务本金等现金余额有价证券固定资产存货应收账款人工与材料出售现金销售收账一、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1、交易性需要:是指需要现金作为日常业务过程中的支付手段。如购买原材料、交纳所得税等。2、预防性需要:是指以现金用于防止意外情况的需要。3、投机性需要:是指置存现金用于不寻常的购买机会,包括投资于股票及其它证券或其它商品。二、现金管理1、持有过量现金可能导致的问题: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现金的安全性受到挑战,增加现金管理的难度2、现金短缺的后果:得不到折扣好处丧失购买机会造成信用损失因此,现金应有一个合理的限额。现金管理的目的与内容现金管理的主要目的:权衡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以获取最大的长期利润。现金管理的内容:①编制现金计划,合理估计现金需求;②控制和调整日常现金收支,做到收支匹配;③确定理想现金余额。理想现金余额或最佳的现金持有量的确定,需要借助于一系列的现金管理模型。现金管理内容管理公司的现金流量现金预算建立最佳的现金余额现金短缺时采用短期融资策略现金结余时采用有价证券投资的策略现金日常控制加速收款控制支出与银行保持良好的关系现金管理系统收入支出有价证券投资通过信息报告的控制=现金流=信息流1、成本分析模型成本分析模型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有关成本,进而求得使总成本最低的现金额度,以此作为最佳的现金持有量。持有现金的成本包括:(1)持有成本,是指企业由于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从而必然要放弃将其用于其他投资机会而可能获得的收益,又称机会成本。(2)管理成本,是指企业由于持有现金而发生的有关管理费用。(3)短缺成本,是指企业由于现金持有不足,不能满足业务开支所需要而蒙受的损失或付出的代价。成本分析模型如果能够找出各种成本和总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能够找出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点。相对来说,成本分析模型比较简单,易于操作,但要求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相关成本或有关的函数关系。2、存货模型存货模型又称鲍曼模型,即借鉴存货管理中的经济批量模型进行现金管理。应用的前提条件:企业一定时期内收入与支出的现金流量均匀,稳定而且可以预测;现金多余或不足均可以通过有价证券等短期投资予以转换,即现金多余时,可投资于短期有价证券,现金不足时,可将短期有价证券随时转换为现金。存货模型由于短缺成本和管理成本难以可靠计量,在使用存货模型时,只考虑投资成本和现金与有价证券之间的转换成本。总成本=现金的持有成本+转换成本其中,C为最佳现金持有量,b为每次交换成本;T为一定时期内现金需要总量,k为有价证券收益率bCTkC2持有现金的总成本存货模型由上式可得:例题:假设某公司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9%,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50元,公司全年资金需要量为360000元,请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和全年现金变现次数。全年变现次数=360000÷20000=18(次)kbT2最佳现金持有量250360000200009%最佳现金持有量存货模型例题:某企业预计一个月经营所需现金320000元,企业现金支出过程较稳定,故准备用短期有价证券变现取得,平均每次证券固定变现费用为50元,证券的市场利率为6%。求最佳现金持有量和全年转换次数。3、随机模型随机模型又叫米勒-奥尔模型,其应用的前提条件包括:(1)每天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变化是随机的和不稳定的;(2)现金净流量即现金余额的变化接近于正态分布;(3)最佳的现金持有余额就处于正态分布中间。其中,Z为最佳现金持有量,F为有价证券每次转换成本;为日现金净流量的方差;K为持有现金的日机会成本(证券日利率),L为现金控制下限LKFZ3243随机模型H=3Z-2L(H为现金控制上限)平均现金持有量=此时,现金应控制在H~L的区间之内,Z为目标控制金额。当现金余额升至H时,则购进(H-Z)的有价证券,使之回落到Z;当现金余额降至L时,则出售(Z-L)的有价证券,使之恢复到Z;当现金余额在L~H之间波动时,则无须变现或进行短期投资。34LZ4、因素分析模式因素分析模式是根据上年现金占用额和有关因素变动情况,来确定最佳现金余额的一种方法。其公式:最佳现金持有量=(上年平均现金占用额-不合理占用额)(1销售收入变化的百分比)因素分析模式例如,某企业2004年平均占用现金为1000万元,经分析其中有50万元为不合理占用额,2005年销售收入预计较2004年增长10%,求2005年最佳现金余额?1000501101045(-)(+%)=5、现金周转模式现金周转期是企业从将现金投入生产经营后到最终转化为现金的过程。它包括: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1现金周转模型收到原材料ABC支付原材料款D制成产品销售出去收回现金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最佳现金余额=现金周转期*年现金需求总额/360现金周转期=DC=AB+BC-AD=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现金周转模式最佳现金余额=企业年现金需求总额/360*现金周转期例:某企业存货周转期为90天,应收账款周转期为40天,应付账款周转期为30天,预计全年需要现金720万元,求最佳现金余额?现金周转期=90+40-30=100(天)最佳现金余额=720/360*100=200(万元)现金日常管理现金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以及内部现金流转效率,延缓现金流出的时间,提高其利用效率。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建立科学有效的收账政策,避免欠款逾期或出现坏账;采用安全快速的结算方式,加速客户汇款的速度;收到支票后尽快处理,使之尽早存入帐户。西方企业常用的有:银行业务集中法、锁箱法、电子付款。现金日常管理控制现金流出使用现金浮游量。浮游量是指显示在公司支票簿上的存款额与出现在银行帐簿中的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控制支付时间,延缓应付账款的支付。(各项债务应该在恰好到期时支付、尽量利用汇票而不是支票付款、用支票结算而不是现金方式来发放工资)维持与银行的良好关系。(银行为企业提供票据交换、锁箱系统及资信调查等服务,透支制度。)现金日常管理力争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同步企业必须力争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在时间上相适应亦即同步,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现金持有量。为此,企业需认真编制现金预算,从而有效地组织销售及其它现金流入,合理安排现金流出,使现金流入线与现金流出线的波动基本一致。第二节有价证券管理短期有价证券短期有价证券是指在短期内到期并可随时兑现成现金的有价证券。短期有价证券的特点:短期证券有到期日短期有价证券有利率短期有价证券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短期有价证券有坏账风险短期有价证券的管理短期有价证券投资关心的,主要是投资的安全性、变现性和收益性。安全性:是指投资的本金不受损失。变现性:是指有价证券易于出售的程度,包括当决定销售时所需经历的销售时间的长短、取得价款的时间以及在急售时须降价的幅度等。收益性:是指证券投资所获得的纳税后的利息、股利和资本增值(或贬值)数额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