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师范教育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目的、意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因此建构主义对于学习的方法、教师的教学思想、学生的学习观、学生学习中自己的定位、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学生的学生环境都有明确而细致的阐述,研究建构主义心理学,对于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中,大部分详细讲解了建构主义的原理、发展的要点,但是并没有很系统的说明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的,本文通过综述的形式,简要整理建构主义的形成过程、发展历程及其主要观点,从而推广建构主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二、文献综述内容(在充分搜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主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自从皮亚杰提出建构主义以来,国内外对这一理论的研究越来越热。1997年《科学与教育》杂志的第6卷第1、2期以科学教育中的哲学与建构主义为主题结集出版了专刊,从哲学角度讨论了建构主义及其对科学教育的意义与影响。大量关于建构主义与科学教育改革的专著如雨后春笋,如美国著名的建构主义学者冯?格拉塞斯菲尔德主编的《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马修斯著述的《建构主义与新西兰的科学教育》,杜宾主编、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出版的《科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实践》,斯特弗等人主编的《教育中的建构主义》,等等。这些专著和其他更多地散见于教育期刊上有关建构主义与科学教育的论文,极大地促进了建构主义作为科学教育理论的传播,使其成为面向21世纪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1996年美国出版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国科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就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其指导思想的。除美国外,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科学教学评价改革以及相应的教师教育改革在许多国家也都正在展开。例如在德国,基尔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杜特博士倡导用建构主义理论改革科学教育;在新西兰,90年代中小学科学课程即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在英国,利兹大学的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多年来一直在开展把建构主义理论用于科学教学改革中。建构主义理论也开始引起我国教育理论界的关注。国内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多数持支持态度。如:徐银燕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师生角色的转变》,范琳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陈洁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都在文章中提到了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问题,更有一些研究者将建构主义的理论放入最新的基于CAI的研究中,如:苏州大学顾佩亚教授的《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辅助项目教学实践》。在国内多数的赞同声中,有部分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例如:钟志贤的《我们离建构主义有多远》,谭顶良、王华容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困惑》等文章中提到这个西方的教学理论在我国本土化的过程中遇到我们传统模式时的不适应性和建构主义可能带来的教学误区。同时,这个理论本身还存在许多的争议与流派,所谓的“有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等观点,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质疑。中国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我们的学生习惯于老师讲解,自己笔记并记忆,并在对知识的理解基础上去应用,最终在在应用过程中将知识内化并形成一定的技巧。这个过程是比较枯燥的,学生要求变革,要求改变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这些提法都要求老师在课堂中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的方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各自对某一知识的认识,并提高学习的能力。但是这种学习的模式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需要教师首先设计好任务,搭建好学生学习的“脚手架”,并能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状况。同时对于长期习惯于“自上而下”教学模式的学生,让他们摆脱等待别人给予知识的惰性,自觉地与同学合作,探索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能力发展的同时在考试中获得成绩上的进步等等,都是这篇论文所要探讨以及普及的知识。参考文献:1.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1)2..张建伟.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育技术研究.1996第3期4.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第5期.5.高文.建构主义的学习特征.外国教育资料.1998,第1期6.毛新勇.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99,第1期7.徐银燕.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师生角色的转变.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第1期8.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比较教育研究,2001第7期10.刘书锋,刘学惠.《建构主义课堂解读》《全球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期三、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法、进度)子课题一:建构主义的形成。子课题二:建构主义的发展。子课题三: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子课题四:建构主义在我国课程改革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文献查阅法四、进程计划(各研究环节的时间安排、实施进度、完成程度)第一阶段:(2011.3~2011.4)查阅关于建构主义的文献资料,形成基本的脉络结构第二阶段:(2011.4~2011.5)对第一阶段的数据、论文、随笔等进行分析。撰写中期研究报告,阶段性成果汇报。阶段性成果形式。第三阶段:(2011.5-2011.6)整理课题研究相关资料,撰写论文。五、指导教师对文献综述的评语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