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账户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合法性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账户的概念与分类账户的功能与结构联系区别相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的分类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会计基本职能?核算监督内容会计对象具体化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分类核算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第一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一)会计科目的概念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就是会计科目第一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二)会计科目的分类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如下页图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如下页图(1)总分类科目(2)明细分类科目(3)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会计科目的分类1.按经济内容分类收入类利得类费用类损失类原材料钢材圆钢角钢直径为16毫米的圆钢直径为32毫米的圆钢二级科目三级科目一级科目四级科目木材2、按照、按照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原材料钢材圆钢角钢直径为16毫米的圆钢直径为32毫米的圆钢二级科目三级科目一级科目四级科目木材2、按照、按照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二、会计科目的设置(一)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设置原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材33页(二)常用会计科目教材p34------35页会计人员为了尽快地正确确定应该在哪些会计科目中记录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就必须熟知每一个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也就是该会计科目所要反映的对象)。为了方便初学者理解和记忆常用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我们对本课要求掌握的常用会计科目及其主要核算内容进行了汇集。常用会计科目1.库存现金:存放在企业财会部门金库中可以随时动用的那部分货币资金。2.银行存款:存放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无特定用途或使用方法的那部分货币资金。3.应收账款: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4.预付账款: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因付款形成的收取所购商品的权利)。常用会计科目——资产类(流动资产)5.应收利息:企业因对外提供资金使用权而按照合同约定应收取的已到期的利息。6.其他应收款:其他各种应收、暂付的款项(如职工借款等)7.在途物资:已取得材料所有权但尚未验收入库的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8.原材料:库存的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9.库存商品:库存的各种商品(如产成品、外购商品等)的实际成本。常用会计科目——资产类(流动资产)10.固定资产:持有的各种自用固定资产(如厂房、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的原价。11.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累计磨损掉的价值(因磨损等导致的固定资产价值下降)。12.在建工程:未完固定资产建设工程所累计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支出(正在建设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常用会计科目——资产类(非流动资产)13.工程物资: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价值,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装设备等)。14.固定资产清理: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15.无形资产:持有的无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常用会计科目——资产类(非流动资产)16.累计摊销: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无形资产随着使用而累计减少的价值)。17.待处理财产损溢: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常用会计科目——资产类(非流动资产)18.短期借款: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各种借款所形成的义务。19.应付账款: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20.预收账款: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因预收款形成的将来交付商品的义务)。常用会计科目——负债类(流动负债)21.应付职工薪酬: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工资、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22.应交税费: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23.应付股利:宣布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而形成的向所有者支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的义务。常用会计科目——负债类(流动负债)24.应付利息:企业因使用其他单位资金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到期利息。25.其他应付款: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常用会计科目——负债类(流动负债)26.长期借款: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常用会计科目——负债类(非流动负债)27.实收资本: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注册资本。28.资本公积:收到投资者出资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以及其他原因形成的净资产增加。29.盈余公积: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留存到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资金。30.本年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31.利润分配: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亏损)后的积存余额。常用会计科目——所有者权益32.生产成本: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生产中的某种产品的价值)。33.制造费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多种产品共同耗用的价值)。常用会计科目——成本类34.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所取得的收入。35.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材料、出租资产等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常用会计科目——收入类36.营业外收入: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日常活动所导致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常用会计科目——利得类37.主营业务成本:为了获取主营业务收入而应结转的成本。38.其他业务成本:为了获取其他业务收入而应结转的成本。39.营业税金及附加:日常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常用会计科目——费用类40.销售费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如保险费、包装费、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等。41.管理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以及由企业统一负担的费用。42.财务费用: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手续费等。等等常用会计科目——费用类43.营业外支出: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日常活动所导致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出。44.所得税费用: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常用会计科目——损失类作业1、什么是会计科目?如何分类?2、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有哪些3、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有哪些?4、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有哪些?请说出下列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课前复习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二、账户的概念账户是按照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它由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结构两部分组成。会计科目+账户(二)账户分类(1)账户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一般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六大类。(2)账户按其所提供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31(一)、账户的功能在于连续、系统、完整地提供企业经济活动中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具体信息。(1)账户的正规格式账户的正规格式一般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日期,即会计事项发生的日期、摘要,即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凭证号数,即表明账户记录的依据、增加额和减少额及余额等。3233账户功能和结构(2)账户的简化结构34账户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即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额,一方登记减少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为余额。账户哪一方登记数额的增加,哪一方登记数额的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账户的这种结构也可以用“T”形账户这种简化形式来表示。账户名称(会计科目)左边右边3、账户的四要素会计账户可以提供的金额指标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银行存款期初余额:100000本期增加额:5000040000本期减少额:60000本期增加发生额:90000期末余额130000本期减少发生额:60000期初余额是上期结转的金额。本期增加方的金额合计本期减少方的金额合计期末余额是期末结余的金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初余额:是指上期期末余额转入本期时,即为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也称本期增加发生额,是指一定时期(如月份、季度或年度)内账户所登记的增加金额的合计数。本期减少额:也称本期减少发生额,是指一定时期(如月份、季度或年度)内账户所登记的减少金额的合计数。期末余额:是指在没有期初余额的情况下,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相抵后的差额。四个核算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36小提示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37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联系1、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只能表明某类经济业务。2、账户既有名称又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可以记录和反映某类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3、会计科目是国家通过制定企业会计准则而统一规定;4、账户是由企业单位根据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在账簿中开设的。1.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2、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3.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4.会计科目所要反映的内容,就是账户所要登记的内容。区别作业1、什么是账户?账户与科目的区别联系是什么?2、简述账户的基本结构?3、账户要素有哪些?这些要素之间有什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