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一、开发区设立过程2001年,来凤县(国家级贫困县)被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范围。来凤县委、县政府抢抓发展机遇,结合来凤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界处,素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和历来边贸经济活跃兴盛等区位优势,专题研究决定设立“三边经贸开发区”,争取国家和省对来凤的更大支持。同年,把设立“三边经贸开发区”列入来凤县“十五”规划和2000-2001年工作重点,并组建专班,由县政府领导牵头,县体改办、计委(现发改局)安排专人赴州、省汇报做争取工作。2001年12月28日,省政府体改办、省开发区管理办公室批复,同意设立“来凤三边经贸开发区”,确定为“省管开发区”(鄂体改[2001]127号),批准开发区规划面积224.2公顷(3363亩),审批面积253.3公顷(3800亩)。此后,“三边经贸开发区”的工作主要由发改局牵头管理,负责日常项目规划、申报、组织实施、招商引资及相关服务事宜。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形势的发展,“来凤三边经贸开发区”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国家及省对开发区的要求。2002年,国家开始对各类开发区按其条例及规范要求进行审核。县委、县政府针对这一情况,按照国家和省开发区条例相关规定,对开发区名称、管委会设立、机构和职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进行调整,并向省、国家申报审核。2005年12月8日,经国家发改委审定,将原名“来凤三边经贸开发区”更名为“湖北来凤经济开发区”,并发布公告,来凤成为第一批通过核准的省属开发区。2006年,来凤县按照《湖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和州机编发[2006]35号文件要求,于4月20日成立来凤经济开发区筹备领导小组,由县政府1名副县长任组长,另有3人任副组长,全面负责经济开发区前期筹备工作。5月30日,县委书记王建民主持召开县委常委第24次会议。会议听取筹备领导小组工作汇报,讨论开发区筹建事宜,决定成立来凤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简称开发区管委会),由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肖作文兼任管委会主任,1名副县长任副主任。开发区单位定为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拟定行政级别为副县级。随后,来编纪要[2006]3号文件对管委会内设机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工作经费等作出3项规定,即对工业园区项目工程具有决策权;有行政服务和招商引资任务下达权;有项目实施督办检查及奖惩权。为加强领导,2007年2月,县政府决定3名干部分别任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或副主任。11月,恩施州委决定卢红鹂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副县级,后兼任中共来凤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另任命1人为副书记,2人为工委委员。通过一年多的筹建,开发区的机构设置、行政级别、管理体制等均得到落实。二、机构与职能开发区管委会内设三个正科级职能机构和1个正科级事业单位,即招商发展分局、财政分局、国土建设分局和招商引资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核定行政事业人员编制共34名。其中管委会主任1名、副主任2名(正科级,其中1名兼纪委书记);核定招商发展分局、财政分局和国土建设分局正副局长共6名;核定招商引资服务中心主任1名、副主任2名,其他行政编制6名;服务中心事业编制16名。2015年末,实际在编在岗23名。全部工作人员实行聘任、聘用制,通过公开招考、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实行激励性薪酬分配制。工作职能。(一)开发区管委会。管委会由正、副主任、开发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另有县发改局、商务局、科技局、公安局、财政局、人社局、国土局、建设局、交运局、农业局、水利水产局、林业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环保局、招商局、房地产管理局、安监局、翔凤镇政府等20个单位组成。工作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州、县有关开发区工作方针、政策,制定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规章及发展战略,并负责组织实施;组织编制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助编制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助编制建设总体规定和详规,按审批权限报批后组织实施;组织编制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并上报纳入全州国民经济计划内,按审批权限报批后组织实施;负责审批或审核在开发区范围内的投资项目;根据《湖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赋予管委会的职权和州、县政府的授权,对辖区范围土地、建设、环保、财政、国有资产和矿产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协助或会同州、县有关主管部门对开发区内劳动、人事、安全和生产等事务实施管理,协调有关部门设在开发区的派出机构和分支机构工作;负责开发区资金、技术人才的引进,负责兴建和管理开发区内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根据州、县政府授权,对开发区实施封闭式管理,保障开发区企业依法自主经营。按规定权限管理开发区的进出口业务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二)招商发展分局。负责开发区发展计划、经贸科技和招商引资等工作,研究制定开发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实施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负责做好开发区内企业建设发展的协调服务工作;做好开发区经济运行分析;抓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开发区内科技发展规划编制,科技项目评审、申报、组织实施;协调做好开发区工商管理工作研究拟订开发区招商引资政策,负责直接利用外资、州外引资及出口创汇任务和统计上报工作;按规定权限审批进区的投资项目,项目的立项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合同章程;负责组织申报高新技术型企业,统一管理开发区新产品开发计划编制工作;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库,拓展招商引资渠道;负责开发区客商投资“一站式”办公服务大厅的日常工作;负责并履行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职能。(三)财政分局。行使县财政局的管理职能,管理开发区财政收支、财务管理和财政改革,负责制定开发区财政收支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开发区财政收入征收和预算外资金的监督管理;实行预决算制度,编制开发区财政预决算草,汇总审定各部门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标准和定额;提出增收节支和平衡财政收支的措施和建议;负责开发区财政资金的调度,跟踪管理财政预决算执行情况;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财政审计工作,负责开发区对社会集团购买力的监督,对政府采购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项目实施中资金的管理、使用和配套到位情况,对专项资金进行追踪问效;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编制社会保障预算草案,研究提出财政支持的项目,组织可行性分析论证,提出预算安排的重点和顺序,执行社会保障经费开支标准、定额;对开发区所辖单位的财务实行统一核算管理,监督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准则和法规,搞好会计业务培训工作;做好财产和统计评价工作,代管开发区的国有资产。(四)国土建设分局。负责开发区国土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工作。根据来凤县城区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根据授权行使县级国土资源管理职能,依法进行开发区土地的规划、征用、开发管理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及转让;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建立土地收储中心,负责开发区土地开发利用和小区开发建设,管理土地市场;负责开发区矿产资源管理和土地资源与矿管执法。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开发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五通一平”各项基础设施的组织管理和施工项目的审批上报工作;负责开发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建筑市场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办理项目建设和征地审核报批手续;负责开发区内房屋的拆迁、还建和城管监察执法;负责组织和编制开发区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污染治理计划和环保执法监察工作。此外,开发区的房地产管理由县房地产管理局承担,双方协调服务。三、开发区运行情况根据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开发区总体布局,开发区现设有4个园区,目前重点建设桂花树工业园和四合工业园,猴立堡物流园、现代产业园还在规划中。2007年10月17日,《来凤经济开发区工业园管理执行办法》经县政府研究同意正式发布实施,旨在深入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全面推进园区建设,对入园企业提供全程服务,促进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重点,经费投入是桂花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001-2006年,基建项目全面开工,5年完成基建投资14801万元,征地1450亩(亩均价10.21万元),其中2006年建设最快,投入资金1500万元,征收土地441亩(亩均价3.4万元)。向省开发银行申请并到位基建专项贷款3000万元。其中120万元用于硬化进场道路300米;180万元建设团结二桥路B段;250万元建设园区4号路。与此同时,一批供电、供水工程也相继开工建设。到2015年,开发区先后投入桂花树工业园和四合工业园的征地资金达18500万元,共征收土地3500亩(亩均价5.29万元)。桂花树工业园基本实现道路、水、电、天然气、通讯、有线电视、信息宽带和土地平整“七通一平”;四合工业园实现水、电、通讯、土地平整“三通”一平。(一)桂花树工业园。位于县城翔凤镇桂花树村、黄茅坪村,园区面积1.23平方公里(1845亩)。2007年6月,开发区管委会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来凤县开展“三大战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成立工业园区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园区具体工作目标和职责,要求在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入园、土地征收、规划设计、招商引资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6月11日,由县人大1名副主任带队,开发区管委会、财政局、国土局、商务局、规划局、法制办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察组,赴湖南吉首、贵州铜仁、都匀等邻近开发区考察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厂房、优惠政策以及管理办法等。8月8日,开发区管委会与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签订《来凤县城产业布局研究》《桂花树工业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生活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3个合同。随后,成立“县桂花树工业园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项目征地、拆迁、工程建设等,工作人员从管委会、县纪委、公安局、翔凤镇和城投公司等单位抽调。指挥部实行专班、专账管理,重点工程按照法定程序组织施工,实行多种责任制管理。到2015年,桂花树工业园先后征用土地2000亩,基本实现路、水、电、气、通讯、电视、宽带和土地平整“七通一平”,入园企业48户。(二)四合工业园。位于绿水镇四合村、梅子树村,2008年建园,园区面积2.1平方公里(3150亩)。至2015年,先后征用土地1500亩。基础设施全面启动,道路、水、电、通讯、土地平整等基本建……入园企业有凯迪绿色能源、腾升香料、明涛钙业、楚城钙业等5户,并建成投产,企业产值、纳税逐年增加。(三)工业园运行效果1、经济效益。2015年,纳入开发区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共72户(含城区工业企业)。其中两个园区企业53家,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43户,高新技术产业1个。全年实现税收总额4963万元,年创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为34.35亿元和1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15.2%。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2.24亿元,同比增长59.1%。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3亿元,占59.8%,同比增长58.5%。招商引资总额9.8亿元,同比增长78.2%。形成“金凤”、“腾辉”、“帅丰”为主体的新型建材产业;“科隆”、“明涛”为首选的新材料产业;“凯迪”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凤雅”、“三丰”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宝石花”、“巴凤楚韵”为代表的民族旅游产品等五大产业。同时,电力器材加工、家具建材、电子产业等先进制造企业已向园区集中并投产,产品销售幅射10多个省市。2、项目建设。按照“大政府、小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服务机制。对重点项目行政审批简化程序、缩短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完善“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和一张卡收费办法,同时做好企业征地、基础设施、生产加工和产品销售等协调服务,为投资者营造投资好环境。实行一个项目配一名责任领导,一名责任人,备一套工作方案“四个一”工作机制。以2014年为例,园内项目工程共12个,其中有8个相继开工建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6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900万元,占比59.8%,年纳税1506万元,万元投资创税额为476.58元。项目中,藤茶二期工程完成基地建设3000亩、厂房主体第三层浇灌,三胡分厂开工建设;喙碳酸钙生产车间装修基本完成,设备进入安装调试、试产阶段;蓖麻油、翔奥电力场地平整完成,水、电通至厂区,厂房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