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城市圈外资外贸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提升途径研究姓名:肖洁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世界经济指导教师:彭斯达20090501武汉城市圈外资外贸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提升途径研究作者:肖洁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王家年.WANGJia-nian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武汉城市圈战略研究-孝感学院学报2005,25(5)21世纪的世界经济重心将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太平洋沿岸,太平洋西岸的国家将会是受益最大的地区.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作出主动性应对,武汉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省会城市,应当而且必须借鉴世界上已经较为成功的城市圈模式,使武汉城市圈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个增长极.2.期刊论文李雪曼.LiXueman加快一体化格局建设促进武汉城市圈发展——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武汉城市圈周边8市经济实力分析-科技创业月刊2009,(1)2007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武汉1+8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武汉1+8城市圈中的8座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3.学位论文刘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政府效应分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2008改革近30年,中国经济创造着举世瞩目的成就,保持了年均9.6%的经济增长速度,GDP年增长速度是改革前28年的两倍多,人均GDP增长速度是前期的6~7倍。然而面对经济如此高速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就日益突出。区域发展不协调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特别是对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的国家更是如此。中国的区域不协调由来已久,但是近些年有不断扩大的态势。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提上议事内容。在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政府效应具有突出的作用。因此,分析研究清楚政府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是有利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的突破口,是一个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圈建设已经成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劲动力和有效方式,其发展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经济界的普遍关注。湖北省委、省政府为实现湖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而做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就是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建设武汉城市圈。2002年6月,在湖北省八次党代会上,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武汉城市圈的重要发展战略,并要求充分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通过城市经济圈建设拉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在随后历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2007年12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报请国务院同意,武汉城市圈被批准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这对于武汉市、武汉城市圈、湖北经济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发展,都是一次重大机遇。以武汉城市圈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促进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是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基础研究工作,也是本文写作目的所在。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区域经济、政府行为及两者之间的理论关系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对我国区域经济存在的差异现状进行阐述,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对政府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以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举例,对政府效应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实例研究。4.期刊论文甘德安.毛蓉.张博.GanDe'an.MaoRong.ZhangBo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现实、特征、理念与对策建议-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1)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重要举措.在探讨武汉城市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形成初期的两大特征,认为建设武汉城市圈要凸现竞合、网络、服务三大理念,做好大企业、民营经济、总部经济等4篇文章,借助政府、法律、市场和公众等六大力量,加速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建设步伐.5.学位论文周萍高技术产业发展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关系的研究2005如何利用好这个历史机遇,需要武汉城市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明确自己在全国区域经济体系中的正确定位.如何充分发挥居中的区位优势,努力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满足内需为主的生产要素和产品服务市场中心?我认为要通过走发展高技术产业这条路.发展城市圈是大战略,要有大思路、大手笔、大胸怀,目前,武汉城市圈经济实力还有限,区域竞争力不强,区域经济地位有所下降.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建设面临的问题和障碍,以及高技术产业与城市圈建设之间的系统学关系,从而形成城市圈建设有针对性的对策,希望能通过武汉城市圈,进一步加速武汉经济发展,使武汉城市圈真正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第四个增长极.6.期刊论文叶初升.夏善华.YEChu-sheng.XIAShan-hua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兼论泛武汉城市圈区域协作体系的构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3(4)近年来,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逐渐扩大,严重地制约了湖北经济整体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湖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在全省区域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中心城市、次增长级城市和小城镇联动的泛武汉城市圈区域协作体系,以支撑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7.期刊论文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课题组武汉城市圈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比较研究(下)-长江论坛2005,(6)21世纪是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纪.积极探索城市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共同推进城市间深度整合,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趋势,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升区域整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构筑我国经济腾飞所需的世界级大城市的现实选择.武汉是中部的中心城市,是内陆与全球市场的重要结合部.据初步测算,加快武汉及周围地区的一体化,建设武汉城市圈将带动大约1.7亿人的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而且还将有利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城市经济圈的结合,从而进一步促进更大范围内的一体化和全球化发展.8.学位论文程馨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2007随着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日渐明显。目前,武汉城市圈已成为湖北省产业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产业一体化,它是武汉城市圈进行深入合作的突破口,也是加快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积极加强协作、促进产业一体化,才能使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实现迫在眉睫。本文以推进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实现为宗旨,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部分——理论研究。本部分对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理论进行了归纳,从发展极、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融合、产业转移、产业集群这五方面探讨了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形成的条件、途径和作用,为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实现寻求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分析研究。本部分结合了武汉城市圈发展的现状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分析为切入点,先对武汉城市圈进行了产业结构分析,进而对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分别进行了SWOT分析、可行性分析和发展趋势分析,并以此探求了问题所在。第三部分——对策研究。本部分以寻求具有可操作性的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实现途径为目标,构想了能够推进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实现的途径,以期能推动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进程,提高区域竞争力,使武汉真正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第四增长极。第四部分——案例研究。本部分以最具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案例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该产业在武汉城市圈一体化中的发展现状,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探求其中的原因,寻求了加快武汉城市圈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进程的对策与建议。9.期刊论文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课题组武汉城市圈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比较研究(上)-长江论坛2005,(5)21世纪是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纪.积极探索城市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共同推进城市间深度整合,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趋势,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升区域整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构筑我国经济腾飞所需的世界级大城市的现实选择.武汉是中部的中心城市,是内陆与全球市场的重要结合部.据初步测算,加快武汉及周围地区的一体化,建设武汉城市圈将带动大约1.7亿人的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而且还将有利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城市经济圈的结合,从而进一步促进更大范围内的一体化和全球化发展.10.学位论文郑可武汉城市圈产业竞争力研究2008中部崛起战略已进入实施阶段,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最重要的区域,随着近几年来经济高速稳健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然而要实现武汉城市圈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推动中部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水平和长期竞争优势。产业是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它体现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水平,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核心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强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因此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是一个具有现实挑战意义和深远发展意义的重大课题。本文着眼于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竞争力分析,选择了有关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经典理论作为理论阐述的立论基础,试图找出影响武汉城市圈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探索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途径,从而更好的为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服务。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本文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文献内容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作一个全面的阐述,使读者对本文有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第二章主要介绍产业竞争力的涵义、理论基础以及驱动因素分析。第三章重点总结国内外发达城市圈的成功经验,给予武汉城市圈以启示。第四章从影响武汉城市圈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同产业竞争力的关系展开分析。第五章主要讨论影响武汉城市圈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外源因素。最后一章主要是在前面章节分析的基础上着眼于政府角度,提出提升武汉城市圈产业竞争力的有效建议。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fcb2c695-f3a7-4417-b3f8-9dcd01338057下载时间:2010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