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交流发言合集3篇: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长河,追求先进和优秀的品质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质特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不断涌现出那些迎难而上、信念坚定、不畏牺牲的共产党人。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担当呼唤新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肩负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初心如磐、踔厉奋发、勤思实干,立志做有理想、会学习、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合格党员干部。一、争当合格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党的百年岁月中,我们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湘江战役中红军战士视死如归、一往无前,到抗美援朝战争上志愿军舍小家为大家,不畏牺牲。这一切都源于共产党员坚定不移的初心与信心,理想信念不仅仅是革命道路上的“指明灯”,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生命之源。百年来,我们党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习是永葆先进性的重要“法宝”,更是滋养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营养剂”。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刻苦学、持久学,做到把学习科学理论与增强业务本领结合起来,填补“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本领赤字,将学习结果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撑,真正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争当合格党员,要时刻心系百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天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无私奉献的历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为人民谋幸福,这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心中的“国之大者”,也是跨越百年的初心传承。无论是“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禄,还是誓言“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的谷文昌;无论是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的沈浩,还是为带领群众脱贫耗尽最后一份心力的“羊书记”姜仕坤。“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誓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火热实践,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与人民心连心、肩并肩,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奋力交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答卷。三、争当合格党员,要保持清正廉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广大党员干部应当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人心。为政廉洁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民心。党员身份不是谋取私利的资本,反倒意味着吃苦在前、奋斗在先,遇到困难绝不绕行,面对歪风敢于斗争;诱惑面前不为所动,成就面前戒骄戒躁。广大党员干部应当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坚守初心,把廉洁自律,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拒绝每一个细小的诱惑做起,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自觉接受监督,扛起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责任,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廉洁自律、率先垂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要有那么一股韧劲,要牢记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要认识到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真真正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争做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研讨发言:提升文化自信培育家国情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石,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源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大学教育应该服务于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应该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是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同时积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要想完成这一使命,大学教育需要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升格局,培养其担当精神,涵养其家国情怀。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这四个维度开展。第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根。作为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密码和重要的精神力量,“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自古以来,在中国人心中家与国就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国之不存,家将焉附”,家与国休戚与共,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息息相关。家是国之根本,国是家之主干;国是大家,家是小家,只有“大家”富强才有“小家”幸福。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家国情怀早已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是中华民族最稳定的根基。培育新时代的大学生,一方面要让他们放眼全球,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但另一方面不能数典忘祖,要教会他们批判性思考不同文化的异同,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价值,从内心深处认同和热爱我们的文化和国家,进而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现在各门学科都在大力提倡课程思政,其目的之一也正是培养这种积极的人生观,因为它最终会成为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第二,在红色革命文化中铸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被誉为“文明的摇篮”,悠悠岁月铸就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但这并不是我们文化的全部。我们党领导人民经历过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纷繁复杂的斗争过程中孕育了*精神、*精神、*精神等一系列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革命文化,这正是党和人民自身奋斗的真实记录。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当代大学生,不应忘记也绝不能忘记正是革命文化为我们渡过一道道难关取得一个个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在不同课程中,教师应善于结合本学科发展历史,挖掘这些红色文化元素,尽管时代背景不同,但这些不朽的红色文化中孕育着家国情怀之魂,让身处不同时代的青年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大义而贡献毕生精力。当代大学生只有深刻领悟这些文化因子,才能让其在内心生根,不断滋养自己的身心,从而在新时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三,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凝聚力量。家国情怀在现代社会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这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是这些优秀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体现,它是一种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大学生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中心,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文化方向的深层要素。这些价值观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源于我们身边一个个平凡的人,一件件平凡的事。青年学生通过学习身边这些人和事,会渐渐从内心涌起对家国的认同感,只有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才能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从典型人物和事迹中获取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奋发前进。第四,在传播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中培养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应尽之责,也是家国情怀的能力体现。因为热爱这片热土,所以愿意向世界展示它的美好。但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如何提炼和展示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如何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这些都是摆在青年学生面前的一系列课题。要解决好这些课题,不仅需要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同时,跨文化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也必不可少。家国情怀作为一种文化价值取向,是大学生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只具有专业能力的大学生还不是国家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具备了家国情怀,才可以称得上是国家真正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端人才。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时,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文化融为一体,将其中蕴含的丰富家国情怀价值元素传授给学生,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发挥课程思政在不同课程中文化育人的功效。研讨发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精神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它的重要性在于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大地上正在展开的伟大实践,有一系列亟待求解的理论问题需要思考与解答;也在于这一伟大实践是在文化久远、传统深厚、历史跌宕、特色鲜明的当代中国进行的,由此形成的理论视域、理论意向、理论课题及理论资源,具有极富典型性的理论原创意义;又在于伟大实践所面临的难题、所取向的目标、所拓展的路途,具有事关人类生存的普遍意义,即如何在人类生存的现实困境中,建构人类生存发展的理性,步入全新的文明社会。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实践与精神是一对基本的哲学关系,西方二元论的基本倾向是割裂二者的联系,把实践归依到精神中,使之成为精神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否定了这种割裂,匡正了这种颠倒,揭示了实践对于精神的本源意义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由此创构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具有颠覆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与本质的理解,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精神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提到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便是对伟大实践展开过程的特征性把握,即过程特征、发展特征、效应特征,通过这些特征类型揭示见诸特征的内涵,即“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实践的展开是物质性的,具有直观性,即可以听、可以看、可以切身体验;实践的内涵则是精神性的。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精神的思考,就是在实践的直观性中揭示精神的普遍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所阐发的理论体系中,已经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精神进行了严谨且要点突出的概括,由此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理论空间。对比西方现代化的历史状况及现实困境,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精神可以从六个方面予以阐发。第一,自主性。自主性亦即自我主体性,具体说就是自我设定、自我规划、自我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是对自主性的强调。从哲学上来讲,这是马克思主义主体哲学的现实体现——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发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时,无产阶级的历史主体性便被充分地展示出来;毛泽东同志对“自力更生”的号召、习近平总书记对“自立自强”的强调,都是自主性的体现。自主性的心理根基是“四个自信”,这在当下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尤其具有关键性意义。第二,顶层设计性。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证,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基本原则在现代化实践中的战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