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一体化的经驻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启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欧洲一体化的经验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带来了许多启示。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应以民间交往与文化交流为主要途径逐步培养东亚意识、以能源合作为突破口、以制度建设和经济领域的合作为重点、以中日合作为关键,还要坚持地区开放主义,争取美国的支持。一、欧洲一体化的成功经验欧洲曾饱受战乱之祸,然而,二战后,通过一体化的成功实践,欧洲实现了持久和平和长期繁荣。1.煤钢联营,为一体化选择了正确的突破口。二战后,法、英、西德等国的政治家们多次呼吁欧洲各国走联合的道路。然而,欧洲联合从何处入手成了当时最大的难题。围绕煤钢资源,德、法曾展开过百年争夺。要消除战争隐患,必须从西欧各国共同关心的煤钢工业入手。1951年4月18日,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巴黎签署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正式建立了以共同市场、共同目标和共同机制为基础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在运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煤钢共同体的建立,实现了煤钢资源在成员国间的最优配置,解决了德、法长期争夺的煤钢资源的归属问题,使德、法从“对手”变成了“合作者”,为欧洲联合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法、德“化干戈为玉帛”,成为推动一体化的核心力量。18701945年,法、德问进行了三次战争,巴黎曾两度被德国占领。实现法、德和解是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关键。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指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法德间的冲突。”1963年1月22日法、德两国签订友好合作条约,确立了法、德联盟的思想,把联盟关系用条约形式固定下来,使法、德联盟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核心。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法、德两国相互谅解、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为欧洲一体化的顺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坚持制度创新,为一体化提供持续动力。一体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道路,是全新而没有先例可循的。欧洲一体化的每一项实践都可以说是创造,而最大的创造就是它的制度。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其实就是“制度化的一体化”,欧洲层面的制度建设确定了一体化的走向,为一体化的深入和扩大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可以说,没有一系列的制度,也就没有欧洲一体化的辉煌成就。“概括起来,欧盟制度大体由基础条约、条例指令、裁决判例、议事提案、表决规则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条约在欧盟制度建设中最为重要,欧共体/欧盟的机构严格按照基础条约的规定而设置。此外,从欧共体到欧盟,在机构设置、机构运作、政策制定与执行、决策程序等各个方面都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这个意义上,欧盟也是个法治的共同体。4.成员国主权部分让渡,欧盟超国家机构不断强化。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成员国主权部分让渡、欧盟超国家机构不断强化的过程。通过签订一系列重要的条约和文件,欧共体/欧盟建立了一整套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在内的超国家机构和决策机制,成员国主权被部分让渡给了共同体超国家机构。这种让渡是逐步的、相互的,也是自愿的、平等的。在欧盟内部,成员国国家主权不是最高的。在处理欧洲联盟法同成员国国内法关系的问题上,原则上坚持欧洲联盟法优先地位的原则。欧洲法院在若干个著名的案例中都是坚持这个原则。成员国进行部分主权让渡,既维护了成员国各自的国家利益,又保证了共同体超国家机构的高速运转。5.推行共同结构政策,帮助落后地区,实现“多赢”和“共赢”。随着一体化的逐渐扩大,成员国的数目越来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突出。为解决地区差距问题,欧共体/欧盟推行了共同的结构政策,设立结构基金和凝聚基金,帮助落后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扩大生产性投资等。欧盟的扶持对象不是按国别来确定,而是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分类,德、法等发达国家的落后地区也能得到基金的扶持,各成员国普遍受益,从而也调动了发达国家的积极性。结构政策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欧盟国别之间人均收入差距明显缩小,欧盟最不发达的成员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明显上升,欧盟内部的凝聚力增强,外部吸引力扩大。二、东亚经济一体化面临的困难与挑战1.东亚各国存在巨大差异。东亚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在政治上,既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各国发展水平不一、参差不齐。在文化上,东方固有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在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存在,并且影响着不同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东亚国家的民族构成相当复杂,跨界民族众多。民族与宗教问题相互交织严重影响了东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2.历史问题与现实争端并存。欧共体/欧盟各成员国对于历史问题,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早已达成共识。而在东亚,日本与中、韩等国对待历史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修改和平宪法、日本国会议员甚至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引起中、韩等国的强烈不满。与此同时,东亚各国还存在领土争端以及对能源和市场的激烈争夺。此外,东亚国家普遍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上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工业制成品上,相互间竞争性较大,不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3.中日矛盾重重。毫无疑问,中日两国是东亚地区的两大力量。如果中日两国能够加强合作,将对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中日两国在历史问题、台湾问题、能源问题、钓鱼岛归属等问题上存在多种矛盾,在地区合作上缺少互信与协调精神,阻碍了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4.合作制度欠缺。目前,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中,已形成了“10+3”、“10+l”机制及中、日、韩三国协商机制,并具体落实了一些配套机制和框架协议。但是,这些机制仅限于为协商和讨论问题提供平台,统一的、稳固的、有约束力的制度远未形成。其原因有:第一,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亚洲经济”与“不干涉内部事务”之争;第二,东亚国家在面对共同问题时,对刚性的制度疑虑较深,更倾向于通过双边协议达成共识。5.外部影响因素。美国是东亚经济一体化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在东亚地区有重要的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的美国,对东亚经济一体化不会无动于衷,美国不希望东亚地区形成排他性的内部市场,它会千方百计地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手段对东亚经济~体化建设施加影响。三、欧洲一体化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启示1.以民间交往与文化交流为主要途径逐步培育东亚意识。建立在共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基础上的欧洲意识是欧洲一体化的精神纽带,也是欧洲一体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也要高度重视培养地区意识。现阶段,应以民间交往与文化交流为主要途径,培养与强化民众对东亚地区的认同感,增加向心力与凝聚力。应积极举办有企业家和学者共同参与的经济论坛,以此带动民间企业的广泛合作;应尽量多地组织文化年、文化周、艺术节活动,促进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应加强新闻媒体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增进民众之间的理解与互信:应充分利用东亚各国人口流动成本低的优势,扩大地区内的人员交流,提高各国间人员交流的自由度;应在积极吸取西方文化有益成果的同时,大力弘扬东方文化,并将东方文化推向世界。2.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制度创新是欧洲一体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目前,东亚地区存在的“10+1”、“10+3”及中、日、韩合作机制缺乏制度性安排,仅仅依靠协商、平等、自愿的原则无法保障合作和交流的顺畅开展,更不能对违背者施以惩罚,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应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第一,东亚国家应签订有约束力的国家间条约,稳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巩固经济一体化的成果;第二,成员国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由共同机构统一行使,实现跨越国界的资源配置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第三,将“10+1”、“10+3”及中、日、韩合作机制有机整合,形成统一的东亚经济共同体合作机制。3.进一步加强经济领域合作,争取“共赢”。欧洲一体化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因为这一领域的合作不涉及主权、领土等敏感问题,最容易开展,见效也最快。东亚一体化建设也应该把重点放在经济领域。欧洲经济一体化主要是通过建立关税联盟、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经济和货币同盟而逐步实现的,这些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东亚各国应逐步削减或取消关税,以促进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制定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农产品的统一市场,建立农业基金给予贫困地区农民直接生产性补贴;还应该认真吸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强在金融、货币领域的合作,逐步建立经济和货币同盟,稳定汇率机制,抵御金融风险。4.以能源合作为突破口。欧洲联合以建立“煤钢共同体”为突破口,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目前,东亚地区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中、日等亚洲国家能够在能源这个关系到各国经济命脉的战略性问题上加强合作,将会有力地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在东亚地区,任何国家都不应以能源问题作为牵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因为在东亚各国经济形成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情况下,利用能源问题牵制他国,等于是牵制了整个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强能源合作,应考虑以下三点:第一,在国际能源开发方面建立适当的开发和协调机制,避免恶性竞争,并在石油储备领域加强合作;第二,东亚各国共同维护中东到印度洋、经马六甲海峡到东北亚的海上通道,确保东亚地区的经济命脉:第三,在东亚各国逐步普及先进的节能技术,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率,还要在新能源开发领域加强合作。5.中、日合作是关键。从战后欧洲的现实看,法、德两国的和解、合作是欧洲联合和欧共体形成、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推动力量。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也需要区域大国的引领和推动。如果中、日两国能充分发挥“双引擎”的作用,那么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深度和速度都将超出人们的预期。现阶段,实现中、日合作,需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双方应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理性态度处理相互关系,不能忘记历史、歪曲历史,也不能把历史问题变成阻碍双方关系前进的包袱。双方需要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实现“历史性和解”,建立起真正的互信关系。第二,进一步加强民间交往和文化交流。以民间互信带动政府互信,继续推动两国间的经贸往来,实现贸易互补;进一步扩大双方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特别是加强媒体的合作,通过媒体使两国人民消除误会,增进了解。第三,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中、日两国应放弃“主导权”之争,变竞争关系为伙伴关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6.坚持地区开放主义,争取美国的支持。美国是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对国际事务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应该争取美国的支持,尽量避免美国的干扰。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曾指出:“美国在东亚有重要的利益和影响,这是历史形成的,也是客观现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要按区域合作的一般规律办事,加强域内各国的合作,同时也要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不排斥美国和其他域外国家,注重与它们加强对话与协调,相互尊重彼此的利益,不断寻求和扩大新的利益汇合点。”因此,东亚经济合作应坚持开放性,向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一切感兴趣的国家开放,还要适当考虑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采取一定措施,减少贸易转移对美国造成的不利影响。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