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心得(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理想国心得(4篇)这是网友为您准备的“理想国心得(4篇)”相关资讯。经历一些家庭的琐事和困扰后,写好1篇优秀的心得体会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心得体会总是常用于我们需要作总结的时候。欢迎大家参考参考下载!理想国心得篇【第一篇】最早知道柏拉图,和大家一样,在初中历史课上,真正接触柏拉图著作,是几年前某日下午在成都市图书馆无意间粗略翻阅理想国一书,当时读起来很是觉得生涩拗口,越看越觉头疼,于是只草草看了开头几章。前几日,在微信上看到1篇文章《不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不会有长进!》。文中这样讲到:读书一般可分为三个区,舒适区内,阅读者阅读毫无难度的读物,虽处于心理舒适的状态,但进步缓慢;伸长区中,阅读者阅读有一定难度的读物,感到某种程度的不适,但跳一跳还是够得着,理解力提升明显;恐惧区里,阅读者阅读难度过大的书,由于超越能力范围太多,感到严重不适,难以卒读。很多人都只愿意待在舒适区和伸长区,不愿意去挑战恐惧区,读完此文,自己深受触动,决定去攻克一些超出自己理解能力的书。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本周选择了《理想国》一书。很遗憾因为时间问题,这周只读了前三章,主要讲时下流行的关于正义的.辩论、城邦的正义和城邦需要什么样的统治者和护卫者等问题。感触最深的是作者讲评判统治者和护卫者的大纲(详见上面摘抄),放在今天也是适用的,任朝代更迭,时光荏苒,真理是永恒不变,亘古通今的。有人说,二十岁读柏拉图和四十岁柏拉图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相信以后的岁月时,还需要不断的从柏拉图的书中寻找“本心”(君子务本),因为柏拉图的智慧实是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葩,是哲学这个皇冠上的明珠。理想国心得篇【第二篇】柏拉图(公元前423―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出生在雅典城邦的一个名门贵族家庭。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柏洛本尼撒同盟之间进行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这场战争被看作是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治与以斯巴达为主的君主专制之间的较量。由于雅典极端过分的民主,在整个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民主政治与偕主政制交替进行。随着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战败,整个希腊城邦制度走向衰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柏拉图认为当时的希腊国家已经失去了它的真正品质,忘记了它们的真正的目的。面对混乱的社会现状,柏拉图表现出对社会秩序强烈的向往。在充分理性思考之后,他大声疾呼:“只有让真正的哲学家,或多人或一人,掌握这个国家的政权。他们把今人认为的一切光荣的事情都看作是下贱的无价值的,他们最重视正义和由正义而得到的荣光,把正义看作是最重要的和最必要的事情,通过促进和推崇正义使自己的城邦走上轨道”(P312)否则,“对国家和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P217)在这种背景下,致力于构建正义秩序的《理想国》诞生了。何为正义?这是柏拉图首先为我们抛掷出来的一个问题。在书中的第1―4卷中,柏拉图对当时传统和流行关于正义的认知进行了反驳与纠正:有人说,“正义就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P6)。柏拉图认为这种正义只是日常生活中某一情形下的行为,而不是正义的定义,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这种定义方式牵涉到还债的时机与对象。为了证明这一点,柏拉图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譬如说,你的朋友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曾经把武器交给你,假如他后来疯了,再跟你要回去……如果竟还给了他,那倒是不正义的。”(P6)也有人说,“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P18)。柏拉图对这个世俗观点进行反驳,他认为对强者有利不一定是正义的。比如牛肉对运动员有利,但是我们不能说身体弱的人吃牛肉就是不正义的。而且正义不一定掌握在当时的强者手中。还有人说,“不正义比正义更有利”(P32),柏拉图认为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正义是智慧和善,不正义是愚昧和恶”(P36)。按照这样的道理,作为智慧的正义,是既聪明又好的,所以父母和老师告诫他们的孩子去追求正义,获得好的品行、荣誉,进而得到好的职位和美满的婚姻。“正义者不要求胜过同类,而要求胜过异类。至于不正义者对同类异类都要求胜过。”(P34)由于不正义者的愚昧,什么方面都想超过他人,所以往往一事无成。不正义的人行为狭隘,与他人合作困难,甚至完全不能合作,自然没有任何战斗力。反之,正义的人依靠智慧,与人为善是能够成功的、是坚强有力的。总之,柏拉图认为目前传统和流行关于“正义”的定义与认知都是具体的,不能代表人类永恒的价值观念与追求。他所追求的正义是超越个人利益、普遍的客观的标准,不仅仅是个人的具体的行为,而是一种事物的本性达到一种“善”的状态。为了说明正义是什么,柏拉图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城邦,或者说是他心中的正义国家。这个理想社会城邦的构建起源于社会分工,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柏拉图认为每个人单靠自己是不可能实现自足的,城邦是一个相互需要的体系,是一种保障人人都过上幸福生活的制度。“一个人分一点东西给别人,或者从别人那里得来一点东西,每个人都觉得这样有进有出对他们自己有好处。”(P58)而且,“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他的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每种东西生产得有多有好”.(P60)柏拉图显然是根据每个人天赋才能的不同来进行社会分工的,他认为人的天赋才能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只从事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才能做得最好,城邦才能有序健康地发展。按照他的观点,“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P15)“按照正义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P54)他将理想中的城邦分为三个阶层,生产者阶层、护卫者阶层和统治者阶层。经过严格的社会分工后,国家便正式形成了。在柏拉图看来,只要城邦的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正义”就是履行自己的义务“,就是”做你自己的事情,不要干涉人的事情“.正义强调的是社会生活的等级秩序、严格的社会分工以及三个等级能够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由此可见柏拉图所主张的国家正义,本质上就是追求一种社会的和谐,即各等级间的和谐。柏拉图设计出国家正义之后,依照由大见小原则,考察了个人正义。他认为,城邦是个人的放大,个人是城邦的缩小,二者是同构的。他认为一个人的灵魂包含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要素。一个有德行的人应该使理性居主导地位,统帅激情,控制欲望,这也是人的灵魂的最佳状态。正如他所说,”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相互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他应该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P172)与此同时,他认为个人与城邦相似,”国家里存在的东西在每一个个人的灵魂里也存在着,且数目相同“(P168)。城邦的正义是三个阶层互不干扰,各做各的事。以此相应,个人的正义就是自身内的三种品质在自身内在各起各的作用,做它本分的事情。当人的灵魂内部的三部分彼此友好和谐,各部分不相互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个人就实现了正义。由此推及城邦,哲学家、军人和生产者分别是理性、激情和欲望的代表。人的理智体现出智慧,类似于城邦的统治者,是为整个城邦的利益而谋划的,所以它在个人灵魂中应该起领导作用。激情类似于城邦中的辅助者,辅助、协助理智的领导。欲望的满足会使人快乐,但欲望太过强会使人变得邪恶,因此,必须由理性和激情结成盟友去领导欲望,使欲望得到节制。通过教养、教育和训练,人们的理智和激情就能够起到领导作用。总之,个人的正义就是合理地安排自己灵魂中的理性、欲望和激情,达到个人灵魂的和谐状态。柏拉图的理想国实质是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和谐统一。从国家角度来看,只要城邦中的三种人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各司其职,而不越轨,城邦就有了正义,社会国家便有了秩序,便能达到长治久安。从个人角度来看,只要每个人都应该建立一个与自己职业角色和社会地位相称的内心秩序,使自己外在的行为符合自身内的和谐状态,这样人的灵魂才会得到安宁,其行为才是正义的行为。人人保持灵魂的和谐,尽其所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家也会实现正义。两千多年前的柏拉图面对雅典城邦的政治危机、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社会秩序的混乱,希望把正义当作治疗社会的良药。与中国同时期孔子所遵循的由小到大,从内到外,从个人做起,孝梯、爱人再及社会和国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路径不同的是,柏拉图遵循知识与权力结合的精英主义政治设计思路。他重视强化城邦范围的理念政治,依靠”哲学王“治国,维护三个等级的体制,推行顺序是由大到小,从外到内,着眼于城邦国家、社会整体再到个人,先宏观后微观,倾向于当时的斯巴达式的奴隶主城邦。他要求社会三个阶层各尽其职,各安其份,这实际上表达了他对社会统一和谐稳定的渴望。柏拉图的正义王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代表了和维护着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限制着平民的自由和权利。但是他的正义王国理论对人类寻求正义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一种价值上的参考,两千多年后实现社会正义依然是我们孜孜追求的目标。柏拉图构建的理想国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对理性的绝对服从。在理性这一权威的支配下,人们”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同维持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柏拉图正义的理想国是建立在不同的等级的基础上的,这些不同的等级的确定又被认为是天生的,带有宿命论的神秘主义色彩,但是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正义的社会应该是建立在有差别的前提下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义,只有相对的公平。在构建和谐正义的社会时,我们应该容许差异的存在,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差异基础上建立的'正义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柏拉图很重视人的内在德性,他认为正义基于人就是一种内在的德性,个人正义是实现国家正义的必要前提。要实现国家的正义、实现国家的和谐有序,必须重视个人德行的培养。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他认为教育是”灵魂的转向“.他认为人的心灵与生俱来就具备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了学习的能力,教育者需要做的就是给心灵的主体――城邦的公民,指引一个方向,()一个通向知识、通向智慧(柏拉图称之为”善“)的通道,帮助他们的心真正转向”善“.正如他所讲的”洞穴比喻“暗示的那样,尽管其中有一个洞穴人走出洞穴看到外面的阳光,但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到洞穴伙伴身边,这说明对知识的寻求、灵魂的转向是一个过程。这也就启示我们要注重教育,实现人的完善与德性的回归。只有实现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正义和谐的社会才会实现。正义是缔造和谐社会的价值尺度,是人类心灵的秩序。柏拉图《理想国》所论述的正义思想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应该是价值理念上的,即让正义成为我们孜孜追求首要的社会目标。柏拉图的社会和谐是以实现社会正义为前提的,在柏拉图构建的理想国中,人与人,人与社会是和谐共存的,各个等级之间不互相僧越,分工合作,和谐有序。这对于今天的中国有什么样的启示呢?长期以来传统的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使得我国公民身份割裂与分化,带来较为严重的社会冲突与矛盾。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我们应该塑造公民的共同理想,更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一个没有身份地域歧视、社会阶层之间流动顺畅的开放社会。理想国心得篇【第三篇】《理想国》一书乃柏拉图壮年时期的力作,也能够说是其巅峰之作。柏拉图的著作多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体的形式以示读者,此书也不例外。自知仅读一遍是无法体会其精髓,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有不解之处便匆匆带过,只期能稍知其意而已。译者在引言中的介绍已经能令我大体了解到本书的博大精深,谈到书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由于我的无知和欲速则不达,实在无法领略到本书的真意,因此仅在此回忆下本书的主体资料和所带给我的一点帮忙和启发。译者在介绍中谈到本书讨论到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婚姻自由问题,专政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民主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这是学者在多次研究此书所总结归纳出来的结论,而对于我这种没有一点学术功底和走马观花似的阅读方式,实在无法得出如此繁多和细致的结论。只能就此简易回忆下本书的大概资料了。第一卷在苏格拉底和几个书中的人物开始对话之后,很快便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