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淀区2010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2011年展望——2010年12月17日在海淀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区政府统计局局长李泉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受海淀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报告海淀区2010年经济形势及2011年展望。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十一五”期间,海淀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新跨越、新海淀”战略构想初步实现。“十一五”前四年,全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96.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6倍;累计实现财政收入506.2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0倍;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7.54%,提前两年完成了下降20.82%的目标任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916.2美元,是“十五”期末的1.9倍;专利授权量达10697件,是“十五”期末的2.4倍。“十一五”期间,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以及区域财政收入等指标相继突破千亿元,全区千亿级指标达到10个,比“十五”期末增加一倍,区域经济整体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10年是我区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重要一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具2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进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一、2010年全区经济社会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目标,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较好。——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11.2亿元,增长10.8%,高出预期目标0.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实现区级财政收入190亿元,增长15.3%,高出预期目标5.3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83.4亿元,增长15.3%,高出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562.9亿元,增长15.0%,实现预期目标;——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284.6元,增长8.5%,高出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7804.3元,增长11.2%,高出预期目标3.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完成全年控制在1.5%以内的预期目标;——预计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高出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从经济社会运行特点来看,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不断走向深化,核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民生更3加和谐。综合判断,2010年全区经济增长水平好于上年。(一)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区加快推进核心区建设,经济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持续壮大。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9.4亿元,同比增长11.7%,比去年同期高5.2个百分点。1-10月,区域财政收入实现949.28亿元,增长6.4%;区级财政收入实现166.61亿元,前十个月的完成量高于去年全年1.81亿元,增长15.3%。今年以来,在房地产、金融领域调控政策及上年同期基数逐渐走高等因素影响下,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更加稳健,发展趋向基本符合调控预期。需求支撑力度增强。消费需求平稳增长。1-10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54.0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汽车是带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贡献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投资稳步恢复。在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401.4亿元,增长4.6%。外贸出口回升步伐加快。实现出口总额76.9亿美元,增长21.5%,增速比一、二季度分别提高23.2和10.7个百分点。需求领域稳步增长,特别是外贸出口的快速回暖,增强了对全区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生产领域高开趋稳。今年以来,工业、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生产经营情况明显好于去年,受同期基数影响,增长呈现高开稳走态势。1-10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023.2亿元,同比增长25.1%,比二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收入达9912.4亿元,增长36.3%,比1-5月回落13.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4总收入实现5406.77亿元,增长23.3%,比二季度回落4.1个百分点。生产领域恢复稳定,为全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奠定基础。(二)结构调整不断走向深化今年以来,海淀区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稳增长、调结构”同步推进,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投资结构更趋优化。今年以来,城镇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1-10月,城镇投资占比达60.5%,高于去年同期2.1个百分点;城镇投资中扣除国有和外商投资的企业自主投资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占城镇投资的比重突破20%,比去年同期提高14.6个百分点。城镇投资中企业自主投资占比的不断提高,增强了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民营经济活力增强。金融危机中,我区民营经济受到较大冲击,三产中非公有制及混合所有制经济收入呈现负增长。今年以来,全区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效益逐渐回升。三产中非公有制及混合所有制单位数达7362家,占三产单位数的82.6%;实现收入6328.5亿元,增长32.6%,占三产收入的63.8%。民营经济不断壮大,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活力。产业轻型高端特点进一步巩固。第三产业持续壮大,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达85.0%,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低于功能拓展区平均水平,更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工业单位能耗为全市的一半5左右。高端产业呈现较快增长,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1560.0亿元,同比增长17.9%,比去年同期提高14.6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总收入8288.4亿元,增长38.6%,比去年同期提高48.1个百分点。轻型高端的产业特点,增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三)核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以来,随着核心区建设的全面启动,我区先后出台各项配套政策,设立支持创新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2亿元,核心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西区功能不断强化。中关村西区是创新要素聚集区,今年以来,该区域业态调整步伐加快。截至目前,共对959家企业开具入驻意见书,其中高技术服务类公司571家,占59.5%;创新要素类公司179家,占18.7%;科技金融类公司135家,占14.1%。创新资源快速聚集。形成以中关村PE大厦和中关村台资企业资本中心为核心的科技金融要素聚集区,聚集40多家国内外知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和31家中外银行;形成以首都科技中介大厦为核心的科技中介服务区,辐射聚集10多家科技中介机构;形成以中国技术交易大厦为核心的创新产业聚集区,聚集100多家创新企业,中国技术交易大厦入驻率达95.6%。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1-10月,园区企业内部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267.40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企业用于自主研发经费支出达210.19亿元,增速为13.6%,高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在总支出中的占比高达78.6%。园区企业实现技术性收入2191.86亿元,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40.5%;技术合同成交额314.15亿元,增长14.1%。核心区346家重点创新6型企业共实现总收入3288.71亿元,增长22.5%,对海淀园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9.1%。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全区各类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达1509家,其中银行机构659家,保险机构180家,证券机构114家;预计全区全年新增上市(含挂牌)企业35家,上市企业总数达169家;预计新入驻股权投资机构74家,机构总数达230家;为12家创投机构落实房租和一次性投资补贴586.7万元;为基础设施建设、三农、生态环境改善以及中小企业等领域融资,与工商银行等9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获得1900亿元的授信额度;为19家中小企业办理剩余191.3万元的融资临时性补贴资金。(四)社会民生更加和谐今年以来,全区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民生持续改善,营造了核心区建设的良好发展环境。城乡统筹建设深入推进。北部新区加大开发建设力度,预计完成投资110亿元左右,同比增加6.1亿元;龙芯产业园、曙光研发楼等24个产业化项目已先后开工,其中7个项目已投产;农民安置房新开工面积达101万平米,竣工面积达8.4万平米;唐家岭等旧村腾退工作稳步推进。投资9500万元,完成了59条道路大修和5.7万平米道路病害处理;安排支农专项资金及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亿元;截至目前,全区有3280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889名失业人员和342名农村劳动力接受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全年有8.5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7民生改善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10月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7800.3元,同比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5756.7元,增长11.4%。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加大,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合计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46.4%,比去年同期提高7.1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收入147.6亿元,支出81.7亿元,分别增长28.6%和22.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0%以内,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64.34%。二、全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十一五”期间,全区经济实现了新跨越,迈上了新台阶,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一)自主创新对区域经济引领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2009年初,国际金融危机对全区经济的影响开始集中显现,科技经费支出及研发投入出现负增长。今年以来,随着园区经济回暖,同时在核心区建设各项政策措施促进下,园区企业研发投入逐渐恢复,自主创新成果及成果转化力度进一步增强。1-10月园区发明专利授权数为2292件,增长4.8%。但具有引领作用和受到国际认可的专利个数较少,在园区2292件发明专利中欧美日专利授权数仅为49件。全区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进一步提升。(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仍较薄弱8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今后一段时期全区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但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模式,从园区企业的技术领域分布来看,总收入近六成集中在电子与信息领域,而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等技术领域的总收入之和占比不过两成。另外,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我区还需要技术上的高端研发和重大突破。从发展环境来看,财税、投融资等政策支持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三)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从投资来看,当前海淀区可开发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很难维持高增长;政府投资项目仍是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力,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从消费来看,全区消费增长点相对单一,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主要靠汽车销售持续拉动,1-10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7%,其中汽车拉动零售额增长7.6个百分点。今后一段时期,随着解决交通拥堵措施的出台及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取消,汽车销售的增长将受到一定的限制,汽车销售对零售额的拉动作用会不断减弱,消费将缺乏持续增长动力。(四)区域间竞争形势益加严峻近年来,海淀区不断受到其他区域的挑战,领先优势逐渐缩小,部分领域落后差距有所扩大。截至目前,海淀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分别高于朝阳区84.7和205.6亿元,差额比去年同期缩小144.6和17.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9品零售额和财政收入分别低于朝阳557.4、457.2和46.70亿元,差距比去年同期扩大48.1、85.9和24.14亿元。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后,新西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财政收入反超海淀,位居全市第二,1-10月高于海淀32.16亿元。从国内其他区域来看,武汉东湖继中关村之后成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庆两江新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