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差距比较研究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基于市场化的改革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的一个突出的就是地区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已经形成了十分明显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东部富裕、中部次之、西部贫穷。本文便涉及到了以湖南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以及以沿海地区为主的东部地区的经济比较。本文通过对湖南与沿海诸省的经济数据以及现状的比较,总结出了湖南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并提出了几点与湖南经济提速相关的对策建议。30yearsofreformanduptotheeconomicdevelopmentofChinahasmadelotsofremarkableachievements,however,thereformshasbroughtmanynewproblems,oneofthehighlightsistheregionaldevelopmentgapiswidening.Sincethe20thcentury,late90s,ithasformedverycleareastern,centralandwesterneconomiczones,offtheeastern,centralsecond,westernpoverty.ThiswillinvolvearepresentativetothecentralregionofHunanandtheeasterncoastalregiondominatedeconomically.Inthispaper,thecoastalprovincesofHunanandtheeconomicstatusofthecomparisondataandsummedupinHunanandtheeconomicgapbetweendevelopedcoastalareas,andmadeseveralspeed-relatedandHunaneconomiessuggestions.关键词:湖南;沿海地区;经济差异;比较分析中部地区(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山西、安徽六省)位于我国中原腹地,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和其他许多农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基地和主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而湖南又是近年来中部的领跑者,笔者将湖南与东部沿海地区进行比较,以探寻与分析湖南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以及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一、湖南经济现状:(数据来源:湖南统计信息网)(一)经济增长平稳较快,总体实力再上新台阶。初步测算,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达到15902.12亿元,增长14.5%,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339.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313.5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249.12亿元,分别增长4.3%、20.2%和11.5%。(二)结构调整进入提速阶段,新的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一是工业推动力持续提升。2010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4.7︰46.0︰39.3。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9.5%。二是新兴服务业发展向好。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425.80亿元,增长29.7%。全省限额以上服务业实现收入7176.55亿元,增长23.8%。三是新产品开发不断加快。全省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2489.70亿元,增长41.3%。四是需求拉动趋向协调。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21.06亿元,增长27.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75.26亿元,增长19.1%。五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长株潭地区、一点一线地区、环长株潭城市群和湘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715.91亿元、10757.37亿元、12560.17亿元和3269.27亿元,分别增长15.5%、15.3%、15.2%和15%。(三)投资增长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基础得到新的巩固。一是大批项目建成投产。2010年,全省施工项目达2.27万个,增长19.8%;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564.69亿元,增长27.2%;新增固定资产4455.52亿元,增长24.7%。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省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485.67亿元,增长15.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941.85亿元,增长18.6%;铁路运输业完成投资55.45亿元,增长45.1%。三是制造业得到重点支持。全省制造业投资2877.04亿元,同比增长33.8%。四是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大。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47.35亿元,技术改造投资3056.73亿元,同比提高0.5个和1.2个百分点。(四)经济效益继续向好,运行质量有新的提升。一是财政收入增势较好。201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1862.88亿元,增长23.3%,同比提高8.6个百分点。税收收入729.43亿元,增长28.4%,比非税收入增速高7.9个百分点,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二是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初步统计,全省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104.44亿元,增长40.0%,同比提高21.3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855.49亿元,增长46.1%。全省38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盈利。三是节能降耗目标有望完成。四是内联外引成效明显。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1.84亿美元,增长12.8%;实际到位内资1733.13亿元,增长20.1%,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二、湖南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比较:(数据来源:新华网)表一:湖南省2005—2009年的经济热点数据表二:浙江省2005—2009年的经济热点数据表三:广东省2005—2009年的经济热点数据湖南的经济现状总体来说是很好的,看得出湖南作为一个中部强省在经济增长上活力与潜力。但与浙江、广东之类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们不难发现,湖南仍有许多落后之处:(一)GDP总量与人均GDP上的落后。根据以上三表的数据,湖南与浙江、广东相比,虽然能够保持与之相当的GDP增长率,但换个角度来说,这也意味着湖南难以缩小GDP总量上的差距。事实上也是如此,进几年湖南的GDP总量似乎一直是浙江的1/2,广东的1/3。另外,考虑到人口的因素,人均GDP的差距就更大了。2010年湖南的人均GDP,为19355元,仅为广东的1/2(39978元)与浙江的2/5(44985元)。(二)纯收入与居民消费上的落后。2005—2009年湖南的城乡居民纯收入增长状况几乎和GDP的增长状况一模一样,虽然能够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长幅度,但仍然难以缩小与沿海诸省的差距。另外,考虑到通货膨胀等诸多因素,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就更少了,也就影响了湖南的消费水平,湖南近几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相当于浙江的1/2、广东的1/3。总所周知,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一个地区的消费没有上去,经济增长当然乏力。(三)交通以及基础设施上的落后。在高速公路总里程上,湖南2010年的总里程为2262公里,排名16,远远落后于排名第二的广东省的4853公里以及排名第八的浙江省的3291公里。(数据来源:中国高速网)。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很多人都懂的道理,与浙江和广东等沿海地区相比,在航运上湖南本来就有天生的劣势。如果在陆路交通上仍然远远的落后,经济被甩在其后是必然的。总的来说,以广东浙江为代表的沿海省份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它们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基本上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状况之所以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主要是因为它们有着相对较为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其他一些基于市场化和非农经济的政策导向。当然,有些省份不仅交通基础设施发达,而且还有较为发达的第三产业和较好的投资环境,能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而以湖南的代表的内陆省份的经济增长则相对而言要乏力的多,原因将在下文给出。三、分析:对于以上所述湖南与沿海地区相比,存在的诸多落后之处,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点造成的。(一)湖南人口基数大,经济总量小。湖南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省,但经济总量(GDP)不大,这就导致了人均GDP的偏低,与之相关的经济指标比如:城乡居民纯收入、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水平也会受到影响。人民手里没多少钱,当然用于投资、消费的资金就有限,一个省又怎么能够富得起来。(二)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的确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加强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在航运上本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条件成为促进它们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而西部地区和以湖南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相对于沿海地区较为落后,这一条件成为他们经济落后甚至阻碍经济增长的不利条件。(三)农业与工业的比例不协调,工业相对滞后。湖南难以摆脱农业大省的身份,但农业大而不强,而且农业所占的高比例也会影响工业的发展。湖南的工业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是十分落后的这主要表现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下降、工业总产值人均水平提升相对缓慢、工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下水平等等。其原因大致是:工业发展结构上的缺陷,比如:工业生产结构的缺陷、企业产权结构的缺陷、企业规模的缺陷等等;又如:工业陷入明显的二元结构导致结构升级乏力、利用外资不足引起技术进步乏力、民营经济发展不够致使整体驱动乏力等等。四、对策及建议:以上分析说明了湖南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存在经济增长快而人均增长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大而不强,工业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湖南省重点是做强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湘中经济走廊,发展湘西经济带。同时实行南向战略,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实现与珠三角的交通互连、产业互补、市场互通、资源互享,并参与泛珠三角合作,扩大与港澳地区交流。围绕长株潭城市群推动“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坚持政府预算内基建投资重点向“三农”,坚持以园区为平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突出抓好长株潭“3+5”城市群国家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园区建设。(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质量型、效益型的经济增长之路,并注重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具体可以采取的措施如:促进劳动者收入与政府、企业等收入协调增长方面,调整和完善促进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领域的分配秩序,通过征收资源税、补偿税等措施消除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尽可能消除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按照同股同权原则,规范国有企业特别是行政性垄断国企的利润分配;出台《工资条例》,保障职工工资稳定增长;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指导线、公务员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企业离退休金标准等。(三)加速工业的发展要用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战略基点从梯度推进向反梯度推进的转变,即反过来由低梯度区向高梯度区推移。其实质是在工业发展的秩序上,超越某些传统阶段,大规模开发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的产业,甚至优先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向现代工业的跨越。二是实施战略定位从资源导向型战略向市场导向型战略的转变,即为外向性的市场导向型战略。即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来确立产业发展重点,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企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市场体系吸引和聚积包括人才、技术、管理等高级要素在内的经济发展的要素与资源。三是实施结构升级战略,从片面的结构升级战略向全面的结构升级战略转变。参考文献:[1]崔立瑶,刘忠.区域工业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8993.[2]高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中部地区崛起的必由之路[J].江汉论坛,2004(12):19221.[3]王晓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4]高见,覃成林.基于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中部地区工业发展分析[J].经济经纬,2005(5):45248.[5]高萍.技术进步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6(2):9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