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会计信息质量分析•会计信息质量分析的目的是评价企业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如实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程度。通过企业会计系统对经济业务适应程度、会计政策和估计合理性等方面的评价,大致确定企业会计系统对实际经济业务反映的偏离度。•一、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会计信息最主要的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一句话就是要提供能如实反映企业真实经济状况的信息,为决策者未来决策提供信息依据。•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业务活动实际状况发生偏离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①过于严格苛刻的会计准则的应用;②会计估计的错误;⑧管理者的会计选择和经济业务安排。•一、会计准则的应用•会计准则的制定、颁布和应用本意是希望通过会计准则来使会计处理统一、规范,如实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经济业务千差万别,其具体细节、环境及对企业今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而会计准则往往规定得过于一般,管理者利用自己的地位和知识进行判断的机会。•例如,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应意识到,完全按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并不是真正“正确”的信息。•二、会计估计的错误•使会计信息产生偏离度的另一个原因是纯粹的估计失误,因为虽然管理者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有较深入的理解,但他也不可能对当前经济业务的未来影响进行百分之百精确的预测。•例如,估计应收帐款不能回收的可能比例•三、管理者的会计选择和经济业务安排•管理者对会计选择和经济业务安排所作的决策可能使会计信息质量下降,产生偏离度。管理者存在多种动机促使其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影响会计系统。主要有•(1)融资需要。在企业向外融资时,不论是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财务报表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向银行借款,若申请信用贷款则银行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相关比率均有一定的规定。所有这些均是直接根据会计数据计算得出的。若达不到这些规定,企业则无法完成融资计划或融资成本相对较高。若财务报表非常难看,债权人则可能要求立即还款。当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好或处在这些融资条件的边缘时,管理者为了融资的需要,往往会对会计政策进行适当的选择或调整一些会计估计以防止达不到融资条件。•(2)管理者的报酬和职位。若企业的报告收益不佳,管理者本身的职位亦难以保住。当这种诱惑或威胁较大时,管理者会采用有利于他们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或者平衡报告收益,或者提高报告收益水平。•(3)企业控制权争夺。在企业收购兼并过程中,包括敌意收购或代理权之争,不同管理者为了争夺股东的信任和支持,往往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说明和解释。这样,管理者可能会利用手中的会计操纵权影响股东的意见。•(4)税务考虑。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对纳税情况进行考虑。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期限的估计,存货计价的选择,均会对纳税有较大的影响。•(5)资本市场形象的考虑。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资本市场上对企业形象的判断许多投资者是通过管理者提供的财务报告来进行的。这样,为了使投资者看好企业,股价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管理者会采用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来影响投资者,至少在短期可以做到这一点。•出于上述动机,管理者除了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确定对会计信息进行影响外,对相关经济业务进行有目的地安排和调整也是其使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有:•(1)选择“恰当”的时间确认收入和费用。虽然会计准则要求收入和费用应进行“配比”,但“配比”的应用有时并不十分精确,•例如,当管理者在会计期间未发现有一笔应收帐款无法收回,是在当期作为坏帐冲销,还是等到下一个会计期间进行处理呢?又比如,对过期存货或毁损固定资产在本期进行冲销还是等到以后再进行处理。这均需要管理者进行决策。在收入的确认方面,也可以通过业务的重新安排来进行调控,如期末销售下期确认,期末先确认销售下期再退回等多种手段。此外,在支出的资本化费用化方面也存在调节余地。•(2)酌量性项目的安排。有些支出虽然对企业未来长远发展和长期获利能力至关重要,但是,管理者为了影响自身的业绩可以灵活安排,有时甚至会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这些酌量性项目如大修理支出、广告推销费、研究开发费、资本扩张、设备更新、新建生产线、处置一些经营单位等。管理者通过对这些项目的发生时间和数额的决策和安排来影响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同行业和性质的企业其酌量性项目对经营的影响不一样的。在一些消费品行业,广告支出与销售增长、市场份额的增加是成正比的。对高科技企业来说,研发费往往决定了其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3)非经常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的安排。企业可能发生一些非经常性发生的业务或与主营无关的一些业务活动。二、会计信息质量分析•为了分析会计信息的质量并修正其偏离度,我们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识别关键会计政策•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在该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方面取得竞争优势。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及它所采用的战略决定了什么是企业关键成功因素。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主要是为了对企业未来情况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而企业未来发展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关键成功因素方面的表现。即使企业今天财务状况良好,但若在关键成功因素方面表现不佳,经营状况很快就会恶化,随之而来是“体质”变差,财务状况每况愈下。因此,从动态角度来评价企业在关键成功因素方面的表现及其蕴含的风险。在分析会计信息质量时,会计信息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如实反映程度是会计信息质量非常重要的表现。•例如,银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之一是信贷风险的管理,在会计上表现为它的贷款损失准备是如何计提的,坏帐率如何?在零售业,存货的管理是企业关键成功因素之一,在会计上存货的计价方式、存货周转率是值得关注的内容。某些家用耐用消费品制造业产品质量往往是关键成功因素,在会计上反映的则是质量保修费用的大小及保修准备是否充足。•识别关键成功因素并将其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联系起来进行判断和分析是会计信息分析的切入点和重点。•二、判断会计政策的灵活性•在识别了关键会计政策后,还应判断相关企业在这些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灵活性,以分析管理者对它们的影响程度。•例如,所有企业在折旧方法、在存货计价方法、无形资产摊销期限的估计等方面均可灵活进行选择。这些会计政策的不同选择和会计估计的不同会对企业的报告业绩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为管理者操纵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提供了较多的机会。•三、评价会计策略•当管理者在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时,他们可以通过会计信息传递真实经济状况,也可以利用会计信息隐瞒真实的经营业绩。可以通过对以下一些问题的观察来评价企业会计策略对经营实绩的偏离度,进而判断管理者使用会计选择权的意图。•(1)企业的会计政策与同行业其他企业通行的做法是否相同?如果存在不同,则要分析是因为企业在实际经济状况方面或竞争策略方面确实存在不同,还是管理者人为选择的差异。如企业的折旧年限较同行大多数企业的折旧年限长,一种原因是该企业固定资产是新进的质量较好或机器设备寿命较长;另一种原因很可能管理者为了提高报告业绩而有意高估折旧年限。•(2)企业管理者是否面临着较大压力,促使其使用会计手段影响如实报告业绩?如上市企业是否处于配股条件边缘;企业管理者的报酬与业绩是否挂钩;企业内部职工股是否于近期上市;管理者是否想通过会计手段来降低税务负担或影响竞争对手的态度和印象•(3)企业是否对会计政策或估计有较大改变。这种变化的依据是否合理?变化的影响面和影响程度如何?例如,企业的应收帐款坏帐准备率的比例由5‰降至3‰,这是由于企业的客户信誉良好,收帐率较高,逾期或坏帐很少等原因使管理者改变了会计估计,还是为了调节利润。•(4)是否存在过去的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偏离度?一般来讲,会计上的选择和估计其影响往往是将不同会计期限的经营业绩进行重新安排。若企业过去若干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基本上较为平稳,本期亦变化不大,则会计操纵的可能性较小。再者,一般企业的中期财务报告往往不需要进行审计,因此,企业中期财务报告中可以利用高估收入或低估费用来调节利润。但是在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时,若与中期报告的经营业绩相距甚远,除了季节性因素及其他特别说明外,则应注意中期财务报告中可能存在的操纵。•(5)企业是否存在重组交易结构的现象以满足特定目的?四、评价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管理者可以利用披露的信息来影响评价会计质量和使用会计信息理解企业经济实绩的难易程度。在信息披露规范中,往往对披露的最低要求进行限定,而管理者在最低要求以外是否进行自愿披露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因此,对披露质量进行评价成为判断会计质量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下面一些问题的观察有助于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进行评判。•(1)企业是否对自己的竞争战略及其经济预期予以适当披露?例如,有些企业在年度报告中利用经营业务的回顾或总经理报告对企业所处行业状况、企业的竞争地位及管理者今后的打算进行清楚地说明。有些企业在年报中过分夸大经营业绩而对企业可能会面临的竞争压力则含糊其辞。•(2)是否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关键会计政策及估计进行恰当的解释?如企业收入实现和费用支出的确认标准与同行有较大差异,企业对其选择理由是否在附注中予以说明。再如,当企业的会计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时,附注中对其原因是否予以揭示。•(3)企业对其当期经营业绩是否进行了适当的解释?在年度报告的业务报告中,管理者可以对当期业绩变化的原因进行适当的解释,以帮助分析人员理解和认识。有些企业还将企业业绩与行业状况联系起来进行说明。例如,当企业边际利润下降时,是价格竞争造成的还是制造成本上升引起的。又如,当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大幅上升时,是因为企业采用差别战略而形成的,还是因管理费用控制不力而导致的。•(4)如果会计准则对管理者在关键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估计方面存在较严格的限制,管理者是否进行了适当的披露以帮助分析人员理解这些因素的影响?例如,如果一个企业在产品质量和顾客服务方面进行了投资,即使对企业未来肯定有效果,会计准则也不允许其资本化。这时在业务报告中,管理者可以对这些花费进行解释并说明对未来的影响,比如,披露返修率、退货率及客户满意度等指标,以便认识到企业在这方面的进步及对未来的影响。•(5)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其分部报告披露的质量。目前企业涉及多个行业时,当某行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含10%),要求披露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营业毛利。有些企业披露按行业和地区来解释他们的业绩变化及原因,有些企业则将若干行业和地区模糊地进行汇总,使人难以分析其业绩变化的方向。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及管理者的披露意愿影响着行业资料披露的质量。•(6)管理者对坏消息是否愿意主动披露?管理者在对待坏消息的处理方式上很大程度反映了企业的披露质量。企业是否对不佳业绩进行恰当的解释?企业是否将其战略与业绩问题进行相关的检讨和反思。•(7)在与投资者关系方面企业做得如何?管理者是否能经常和分析人员进行交流?企业对外是否愿意向分析人员提供一些辅助信息?等等五、确认潜在的可疑点•除了以上分析外,通过寻找潜在可疑点以确定分析的切人点也是常用的会计质量分析法。这些可疑点说明需要分析人员进一步深入分析或收集更多的信息进行判断。常见的可疑点有:•(1)未对会计政策的变化进行解释,特别是在业绩不佳时。这说明管理者可能利用会计操纵权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2)对提升经营业绩有重大影响的交易未进行解释。例如,在经营业绩不佳时,企业为了使财务报告的利润数好看一些,可能会做一些所谓“资产负债表交易”,如出售资产、债务重组等以获得资本利得。•(3)应收帐款的增加与销售的增长不成比例。这种情况可能是企业将其赊售政策放宽造成的。过分放宽赊售政策当然可能会刺激销售增加,但是在以后期间也可能会使企业因为客户发生支付困难而产生大量的坏帐冲销。这种情况还有可能是人为虚增销售,当期人为虚增销售的结果是下期的大量销售退回或下期销售下降。•(4)存货的增加与销售的增长不成比例。如果这种存货增加是由于产成品的增加所造成的,则可能预示着企业产品的需求下降,在未来期间企业要么被迫削价(毛利率下降),要么确认存货损失。如果存货的增加主要是由在产品造成的,则往往意味着好消息,可能是管理者预计未来销售将会趋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