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毛概调查报告转眼之间,进大学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大二的我们,对这里的一切已经熟悉了,对周围的一切也失去了新鲜感,周围很少有同学像大一时认认真真的上每一节课了,因此,逃课现象也似乎越来越“普遍”了。一、逃课原因分析现在大学校园“逃课族”出现了这样的学生,他们的逃课是为了考研或者为了准备英语四、六级等其他级别的重要的考试。面对现在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学生们开始意识到,要想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足,自已必须在学校学习到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或外语、或计算机、或考研、或公务员,等等。为了复习这些考试,所以这些学生便选择了逃课。这类“逃课族”对于课程的选择非常讲究,只选择对自己考研有帮助的课程学习。一位三年级学生于某告诉说:“为了保证我考研复习的时间,有的时候我必须逃掉几节课,但是我所逃的课程一般都是选修课,上了和没有上对我来说是没有什么损失的!毕竟考研重要嘛!我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理解。”(一)逃课不需要理由持这样观点的“逃课族”才是名副其实的“逃课族”,他们往往喜欢时尚、前卫的东西,不喜欢拘束的、规律的生活。这些逃课族或者沉迷于网络世界,或者忙于学习以外的应酬。这些逃课族几乎很少上课,课堂上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因此被同学们称为“神秘一族”。“我逃课不需要理由!我喜欢网络游戏,喜欢和我的朋友们一起玩,现在学校的课程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残忍的拘束,我无法适应。”某高校二年级学生张某这样为自己逃课进行辩护。(二)去听我喜欢的课程现在学校逃课族中还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因为不满意学校的课程安排而逃课,利用逃课得来的时间去听自己喜欢的课程,或者到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书。“现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课程真的很不合理,有一些必修课程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你都得学习,对有些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强迫!没有办法,我便会利用这些时间去听我自己喜欢的课程,我已经为自己制定了一处属于自己的课程表。”学文科的何某说出了自己逃课的.理由。“有的课程内容实在很无聊,即使不去上课,期末的时候复习一下,还是能勉强通过,反正我又不要求优秀。”很多同学经常逃公共课,“那些课感觉没什么用,跟本专业关系不大,对以后的就业也没什么帮助。”任毅学的是理工科,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他觉得与其花时间去听那些“没什么用处”的课,还不如去从事一些实践活动,也算是积累经验。“有的老师的讲义一成不变,上课枯燥无味,我才不想听呢!”某重点大学学生曹娜说,她觉得既然课堂吸引不了自己,还不如在图书馆自学。(三)为了体验社会“逃课族”还有一部分属于商品经济中的弄潮儿,他们逃课的目的很明确,为了赚钱,为了体验现代社会。齐某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一直在校外担任品牌商品的营销宣传、礼仪服务等社会兼职,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齐某告诉记者:“我在外工作很忙,几天教室里见不到我是正常的。我们现在念大学不就为了将来能找份好工作吗?。我现在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实践,又能为家里减轻负担,不是很好吗?我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理解。”(四)我的工作太多“很简单,我工作去了。我不否认,现在很多学生的确是因贪玩而逃课,但这类学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就拿我来说,我学的是新闻专业,我认为书本上的东西和自己在新闻单位实践所得完全不一样。而且后者往往更实用,更有价值。”在回答“为什么逃课?”时,王某这样回答。据了解,像王某这样为积累工作经验而逃课的学生在“逃课族”中不占少数,他们对课堂式传统的教育不感兴趣,相信自己的实践,他们逃课以积累工作经验为目的,在学校的学习只以拿文凭为最终目标。当然,逃课族中也有一部分同学因为学校的工作太多而无法上课,这些同学往往是学校或者学院的学生干部,为了做好本职工作,有所舍弃也在所难免。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这句话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面对如此普遍的逃课现象,各种各样的考勤方式应运而生,却也面临尴尬。“考勤永远只是一种手段,如果人来心不来还是没有用。”在南京大学做了多年辅导员工作的李老师表达了他的无奈,“现在的考勤制度都是治标不治本,不仅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还逼得学生们想出了种种应对之招。”为了应对考勤,同学之间互相帮忙代答,甚至雇人帮忙上课的情况屡有发生。至于在课上看与教学无关的书,甚至打瞌睡的大有人在。二、个人建议(一)在招生中,逐步实现“先统后分”的招生模式。由于目前高考是“学生管分数,家长老师填志愿”,家长、高中老师不太了解专业,不顾学生兴趣,追求热门专业。“先统后分”既先统分学科类,进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再分专业,高中学生对学科类肯定了解,从宏观上把握填报志愿也很方便。在大学学科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专业,高校也要给一些对专业毫无兴趣而对其它专业有所成绩的学生提供转专业的便利通道。(二)在学生培养中,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与考试制度改革。高校一是推动分级制教学。由于大学扩招后学生差距的扩大与本来省份存在的教育差距,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应该根据学生意愿与水平分开授课,解决教师面临的“两难困境”,让学生学有所得。二是确定教师的授课目标,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先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范围与程度,但又要确保教师上课的灵活性,防止教师教学偏好对学生的错误导向。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一方面通过“评优”激励方式促进教师授课的充实性与生动性,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授课内容与社会紧密结合,让学生学有所用。改变以点名为主的监督方式,转变到吸引学生上课的兴趣上来,防止学生隐性逃课。以中北大学为例,中北大学的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激励教师促进了授课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课热情,吸引了不少学生听课,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听课兴趣提高了,逃课学生自然就少了。三是考试制度改革,坚持大学考试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大学教育不是考试教育,考试只是一种督促学生学习与巩固的手段。大学考试应该不拘泥于笔试、更不能拘泥于书本,而注重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应对能力,尤其是文史类课程的考试亟待改革,彻底改变学生的考前“突击思想”。(三)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防变能力。大学生经历由高中到大学两个不同环境的转变,表现一定的难适应性是可以理解的。班主任、辅导员与学校心理咨询师应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大学生明白大学“60分万岁”已毫无意义,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大学里,大学生应多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修养与身心健康教育,尤其是对单亲家庭与家庭优越型家庭的思想教育,坚决抵制网吧、录像厅、舞厅等娱乐场所的诱惑。并且加强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压力,克服困难,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社会兼职的关系。(四)加强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就业教育应成为高校的一门课程。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下的逃课行为,高校一是要改变那种毕业班才谈就业的错误观念,从大一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规划人生,树立正确与积极的就业观念,减轻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二是要引导学生获取一些有用的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防止学生盲目追求证书舍本逐末式逃课现象的产生。三是要加强大学生考研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考研,杜绝学生逃课“跟风式”的盲目考研,那样有可能专业知识不扎实而造成考研与就业的“双落空”。三、结语针对大学生逃课原因的多样性,高校应该注重招生、学生培养与就业的系统性,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做,才能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大学课堂效率一定能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