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基础会计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基础会计学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概念、职能与会计目标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最初是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的古代会计会计发展的标志性的事件——1494年,LucaPacioli(意大利),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复式记账法。近代,产业革命,股份公司的出现,出现了注册会计师。现代,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离第一节、会计的概念、职能与会计目标二、会计的概念(P48)三、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含义,p49)监督(含义,p49)四、会计的目标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反映企业管理者受托责任履行第二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企业经济活动的内容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分配活动。第二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二、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第二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二、会计要素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同样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第二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二、会计要素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公司、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的余额。所有者权益的特征:不需偿还剩余权益所有者可以参与利润分配所有者权益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留存收益第二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二、会计要素如何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其相互关系?资产是资金占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资金来源,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是一种平衡关系报告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报表即资产负债表。第二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二、会计要素收入: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特征:内容:按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按对企业的重要性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第二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二、会计要素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特征:内容: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期间费用第二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二、会计要素利润:利润是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的构成:一般包括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关于会计要素的表述,下列正确的有()A.资产、负债、利润是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B.收入、费用、利润是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D.收入、费用、所有者权益是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E.收入、费用、利润是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CE第二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三、会计等式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即为资产,对资产的索取权即为“权益”。资产=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债权人对企业的索取权所有者对企业的索取权静态会计等式(基本会计等式)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反映特定日期静态财务状况的等式。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这是反映一定时期动态经营成果的等式。将二者合并起来可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公式,企业发生许许多多的经济业务,归纳起来,不外乎九种类型: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增加数额相等;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加数额相等;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减少数额相等;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减少数额相等;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增减数额相等;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增减数额相等;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增减数额相等;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增减数额相等;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数额相等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称为()A.会计假设B.会计方法C.会计要素D.会计账户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是()A.设置会计科目的理论依据B.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C.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D.进行账户平行登记的理论依据E.财产清查的理论依据BC企业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会引起会计等式两边同增的是()A.预付材料款B.赊购原材料C.偿还银行借款D.收回应收账款B第三节、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会计基础一、会计假设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和环境所作出的合理设定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会计分期——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货币计量——隐含比值不变假设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有()A.会计反映B.会计主体C.会计分期D.会计计量E.会计监督BC第三节、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会计基础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原则要求的是()A.存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B.费用应与当期收入相配比C.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D.收入确认采用权责发生制C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在会计核算上将其视为承租企业的资产,遵循的会计原则是()A.配比原则B.谨慎原则C.权责发生制原则D.实质重于形式原则D第三节、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会计基础三、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的含义与权责发生制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交易或事项发生时确认其影响,这样会计信息不仅反映已收到或支付现金,还反映未来收取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义务。收付实现制是在现金收付时确认其影响。如果从一个“长期”来看,应计制和收付制无区别。本期发生的下列业务中,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确认为本期收入的是()A.销售商品一批,价款100000元尚未收到B.收到出租固定资产押金3500元存入银行C.预收货款80000元存入银行D.收到上月销货款20000元存入银行A第四节、会计核算方法一、会计方法二、会计核算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复式记帐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会计事项(经济业务)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会计资料的分析和应用设置账户和复式记账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循环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核算专门方法的有()A.财产清查B.成本计算C.填制和审核凭证D.登记账簿E.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ABCDE第五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确认是指把一个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正式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包括两个问题:要不要确认以及何时确认。何时确认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对于收入而言,收入的确认要考虑“已实现或可实现”以及“已赚得”,对于费用而言,有些费用是与收入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应“配比”确认,有些费用是逐步消耗转移到产品中的,应予以“系统合理的摊配”。计量指以何金额计入第五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一、会计要素的确认1、资产的确认条件2、负债的确认条件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4、收入的确认条件5、费用的确认条件6、利润的确认条件二、会计要素的计量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会计计量主要包括:资产计价和收益决定。计量有两个构成要素:①必须定量的特性(属性);②定量该属性的尺度。如:X物品重20公斤成本20美元会计计量的尺度是货币(“币值稳定”假定),而计量属性则有以下这些:①历史成本,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优点是由交易双方认可具有可靠性。②重置成本,本期重建或重置持有资产的价格。③可变现净值,预期脱手价值。A在制品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现行售价1000最终售价1500继续加工费用(300)销售费用(10)(20)9901180④现值,继续使用前提下,用专门技术(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估计的继续使用资产带来的价值。⑤公允价值,强调”公平,信息对称,自愿“的交易价格。例如,正常销售中的交易价格,投资者投入企业,没有其他非正常因素的投入各方认定的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在有活跃市场情况下,活跃市场上的正常交易价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但活跃市场有类似资产的,以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为基础确确定;不存在上述两条件的,按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可能是现值技术)。公允价值的优点体现在相关性强;缺点是来自主判断因素多,在新的具体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目标会计要素质量特征确认计量财务报表报告盈利报告现金流量变动报告财务状况目标基础运行呈报确认和计量要在一定的会计假设基础上,在会计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约束下形成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会计原则(会计准则)。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第二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科目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第一节、会计科目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统一性相关性实用性清晰性第一节、会计科目三、会计科目的分类按会计要素分类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第二节、账户一、账户的含义根据会计科目设置,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用来分类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账户与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联系: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两者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一致的。区别:科目仅是分类核算的项目,而账户既有名称,又有结构;会计科目是进行分类核算的依据,而账户则是记载经济业务的载体。第二节、账户二、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一方登记减少。每一种格式的账户应包括的基本内容:名称——会计科目日期及凭证号数摘要增加和减少的金额“T”型账户借方帐户名称贷方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余额?余额?会计账户的结构第二节、账户三、账户的基本数量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第三节、复式记账原理一、记账方法记账方法指将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变动的发生额登记相关账户的方法分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的区别(例子)用银行存款购买机器设备一台,价值10000元银行存款10000银行存款10000固定资产10000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的区别单式记账法1、经济业务发生,只在一个账户中记录2、账户设置不全3、没有账户对应关系,不能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4、不能试算平衡复式记账法1、经济业务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记录2、账户设置完全3、账户之间有对应关系,能够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4、能试算平衡第三节、复式记账原理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同时记录的记账方法。特点:至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对应登记可进行试算平衡第四节、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含义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本身没有涵义第四节、借贷记账法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是:每一个账户分为“借方”和“贷方”,左方为“借”,右方为“贷”。至于借方登记增加还是贷方登记增加取决于账户的经济性质1、资产的账户结构借方贷方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2、负债的账户结构借方贷方期初余额本期减少额

1 / 9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