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主讲:杜玉珍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经济建设与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在中国特色经济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国特色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展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内容一、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改革二、中国特色经济理论创新三、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1、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面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农村改革先动——在农村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搞企业承包制。改革的理论支撑是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同时,对外开放也启动,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197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默菲率团访华,提出和中方建合资经营企业;1980年12月11日,温州出现全国第一个拿照的个体户)2、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标志着城市为重心的全面改革开始。十三大提出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目标。改革实践是以搞活国企为中心环节全面展开。探索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富有活力和效率的企业体制,下放企业自主权;积极推行厂长负责制、工效挂钩、劳动合同制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对外开放也取得了成就。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以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为标志,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发展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规划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蓝图。这一阶段改革仍以国企为中心环节,制度创新的力度加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选择有代表性的国企试点,建立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许多地方性行业总公司被改组为控股公司,发展了一批以资本为纽带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众多小国企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进行了改革。积极推进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等,推动企业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建成。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使国有资本逐渐集中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我国房地产市场形成的实例: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城市房地产税开征——面向城市私有不动产业主,按其房地产的区位条件、交易价格等,确定标准房价、标准地价、标准房地价,每年定期按固定税率征收。1954年,中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同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复,企业单位、机关、部队、学校经政府批准使用土地时,不必再向政府缴纳租金或使用费。土地的商品属性失去了,也不存在土地市场,基础设施投入虽然带来了土地增值,但它只为土地使用者免费享用。谈不上土地融资与信用的建立,更谈不上开发利益的返还。总之,土地的无偿、无限期使用,造成了利益的失衡,抽空了城市财政,城市化失去动力。1988年,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同年,依据宪法规定原则,《土地管理法》第一次修正。明确提出“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结果:以土地批租为基础的地方土地财政模式(低进高出圈售土地方式),也将中国城市化送入快速增长的轨道。1998年《土地管理法》第二次修改,主要是围绕土地管理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重大变革:保护耕地是目标;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灵魂;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管理职权是重点。即为规避房地产开发热、开发区热等等对农用地的侵占,实行集体土地要先征收为国有土地方可转为建设用地的管理办法。目的是为了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我国按用途土地分为农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水利、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城乡住宅用地、工矿用地、基础设施地、旅游、军事用地等)、未利用土地(前两者以外的都属于)三类。2004年《土地管理法》第三次修改,主要明确土地征用制度以及征用下的利益补偿问题:“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征收或征用农业需实行报批,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具有审批权。征收基本农田、或农田以外一般耕地超过35公顷的、其他类型土地超过70公顷的,直接报国务院审批;基本农田以外一般耕地35公顷以下和其他类型耕地70公顷以下的由省政府审批,国务院备案。此外,市县地方政府可以审批的是农用地专用而不是征用。耕地按被征用前3年的平均年产值的6---10倍补偿;征用其他土地由地方参照耕地补偿标准协商执行。总之,三次修改后的土地市场建立了,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但仍村问题即,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方可进行城市建设,对被征收土地按原用途给予补偿的原则,使城市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覆盖乡村(即征收农地时不给予市场价格补偿,认为土地增值是城市公共服务投入的结果,农村未投入当然不能分享),保障了城市利益,却损害了农村发展,引发诸多矛盾。2011年4月,温在第四次政府廉政会议是上提议第四次修改《土地管理法》,期待确立市场价格补偿原则下的国有、集体土地同价同权。同时,人们也有疑问:城市的公共服务投入而带来的土地增值,就应该由被征收者不劳而获吗?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的改革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围绕这一要求,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到了突出位置,按照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着力推进改革。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项职能,是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全新界定。围绕此,国务院新设立和组建了一批经济调节和监管机构,完善了国有资产等部门的管理体制;省以下行政管理体制上,地方政府加大了县乡机构改革以及扩大县市管理权限的力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国务院分三批取消和调整了近1800项审批项目;全面推行依法行政,颁布《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行政管理法规。同时,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取得了进一步纵深推进。总之,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围绕计划与市场关系、公有制问题、按劳分配制问题、政府与企业关系等方面进行。1982-2008年进行了六次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982年改革着力改变机构臃肿、层次繁多、人浮于事等状况,明确行政、事业、企业的界限,精干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1988年改革,首次提出转变职能问题,裁减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设专业机构,减少专业部门对企业的干预。1993年改革,适应市场要求,改革计划、投资、财政、金融管理体制,撤并了一些专业经济部门和职能交叉的机构,将一部分专业经济部门转化为经济或服务实体,将综合经济部门的工作重点转到宏观调控上来。1998年改革,力度最大,在转变职能方面实行政府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以及直接管理企业的脱钩,同时大幅度裁并国务院组成部门,精简人员编制。2003年机构改革,着重对国有资产管理、宏观调控、金融监管、流通管理、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体制进行了调整。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作出重大部署。2008年改革突出三个重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从政府建设角度看,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政府管理理念发生重大变化。确立了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理念。(二)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职能定位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市场、企业三者关系逐渐理顺——企业独立,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模式逐步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发挥,以间接手段为主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矛盾疏导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等逐步建立;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迈出重要步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三)政府组织机构得到调整优化。建立了宏观调控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社会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为主的机构框架;部门间职责得以划清,协调配合机制正形成(四)政府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政务公开不断推进;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建立;行政监督和问责力度不断加强;公务员制度进一步完善。(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1、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2、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国有经济竞争力不断提高3、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4、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积极进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5、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确立6、经济社会法制化程度明显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7、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格局形成8、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极大解放与发展了生产力,大副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本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和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等理论认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其主要的理论创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四)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制度下长期存在的货币、商品、市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理论问题,一直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建国以来,我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完全肯定计划、否定和排斥市,到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货币并保留有限的商品生产与流通,再到社会主义要有限度地利用市场调节与市场机制,最后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要发展市场经济。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1979年他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选2》P236)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可见,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社会制度范畴的概念,仅仅是资源配制的方式而已。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发达商品经济的要求,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活动,以达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方式。市场经济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生产的手段和方法,可为不同属性的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具有体现其自身内在规定性的一般特征。同时,抽象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一般特性的结合.(1)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资源配置市场化、产权主体多元化、微观决策自主化、经济运行法制化、市场体系完善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社会保障制度化等。这些共性调整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