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罗婧第1章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机制第2章市场经济的演变及其模式第3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第4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第5章市场体系第6章现代企业制度第7章宏观经济调控第8章社会保障制度第9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第10章工业化与城市化第11章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教材:夏永祥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资源配置是任何经济体制都要面对并完成的核心问题,但经济体制不同,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效率会有差异。+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一章从资源配置这一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出发,对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下配置资源的具体体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展开。+一、资源与资源配置+㈠欲望、经济物品和资源+㈡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与经济体制+二、市场和市场经济+㈠市场、分工与交易+㈡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㈠欲望、经济物品和资源+欲望是指想得到又没有得到的心理状态。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经济学家常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物品和经济物品,前者是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胜的物品,其数量是无限的;后者是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资源,在经济学上又被称为禀赋或要素,是指人们可资利用,投入利用后能生产出满足人们欲望的经济物品的各类财货。+①土地+②劳动+③资本+④企业家才能+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既定的、有限的。+但人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且一种欲望满足后又有新的欲望产生;满足欲望的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却是有限的,这就是经济学上的“稀缺性”。+“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分配给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无穷的欲望稀缺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生产过程汽车食物书籍医院衣服等等最终商品和服务返回+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快乐方程式:+快乐=效用/欲望+由公式可见,增进快乐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效用不变时降低的欲望,二是欲望不变时提高物品的效用。+经济学家认为,积极的方法应该是,在已有资源的约束下,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制度,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资源,以向社会提供更多高效用的物品和服务来实现。+资源配置也被称为经济选择问题,包括:+第一,如何利用现有的经济资源;+第二,如何选择满足欲望的方式;+第三,在必要时如何牺牲某种欲望来满足另外一种欲望。+①生产什么物品和服务以及各生产多少;+②如何生产;+③为谁生产;+④现在生产还是将来生产。+举例:+大炮与黄油的生产+组合黄油大炮+方式万吨万门+A015+B114+C212+D39+E45+F500369121512345ABCDEFAF线---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或生产转换线)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的最大组合。大炮黄油+一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属于微观经济问题;+二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这属于宏观经济问题;+三要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率。+按照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不同,经济体制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⑴自然经济。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小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资源配置方式。+⑵计划经济。由中央计划部门依靠行政命令,自上而下地分配利用社会资源的资源配置方式。+⑶市场经济。以自由价格为信号,以分散决策、自由竞争为特点,通过产权清晰的经济个体在趋利动机下的自愿交易来完成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最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目前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在实行市场经济,各国在具体的运行体制上各具特色。+推行市场经济的两大前提:+一是资源和经济物品要有明确的所有者主体;+二是市场机制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市场是人们进行物品和要素交换的场所以及由此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①市场主体,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②市场载体,人们借以进行交易的设施、机构和平台,包括有形与无形;+③市场规则,包括市场法规与人们长期遵循的商业诚信道德等。+专业化和分工能提高效率的原因:+①技术诀窍与发明;+②高度集约化;+③机器的发展与技术进步。+⒈自主的市场主体+⒉完备的市场体系+⒊健全的法律体系+⒋间接的宏观调控+⒌必要的社会保障+一、供求机制:+供给与需求是市场交易的两个方面;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的最基本的关系。+又称为价格形成机制。+㈠单个商品或要素的供求机制+㈡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⒈供给:供给是企业、行业和社会为市场所生产的或者说提供的商品量。影响供给的因子:+⑴市场预期。⑵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⑶企业应变能力。⑷资源稀缺程度。+⑸价格水平。+⒉需求:需求是整个社会对某种商品和劳务的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总量。+⑴购买者的收入水平。⑵社会的总人口。+⑶购买者的偏好。⑷价格水平。+⒊供求机制:供给与需求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和动态平衡机制,并最终使价格趋于均衡的规律性。+⑴数量调节,即供给调节;⑵价格调节,即需求调节。+⒈社会总需求:整个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上对所有产品和劳务的需求量。+⑴总需求的构成:居民家庭的消费需求支出;厂商的投资支出;政府部门的购买支出;国外对本国产品和劳务需求的净支付。+⑵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⒉社会总供给:经济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所提供的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决定总供给的因素:社会的最大生产能力;实际产量。+提升长期总供给能力的方法:增加劳动、资本等要素总量;提高要素的生产率。+价格机制是指由供求决定价格,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配置的结果又反馈到供求的循环。+㈠供求决定价格的机制+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而均衡产量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动。PQPe---------------------QeSDE+价格是价格作为一种市场信号来调节资源配置的机制。+⒈商品价格的变动调节资源配置+⒉要素价格的变动调节收入分配+一、竞争机制+竞争是指各自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和扩大自身经济利益的方式。+㈠竞争的类别+㈡竞争与垄断+㈢竞争机制的作用+㈣市场规则+⒈竞争的领域:+⑴行业内的竞争。⑵行业商的竞争。+⒉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⑴供给者之间的竞争;⑵需求者之间的竞争;+⑶供求之间的竞争。+⒊竞争的方式和内涵:+⑴同质竞争,即价格竞争;⑵异质竞争,非价格竞争:技术、质量、服务、品牌及并购。+⒈完全竞争;理想状态+⒉不完全竞争:+⑴市场侵害,限制竞争;+⑵行政审批,阻碍竞争;+⑶缺少规范,妨碍竞争。+⒊有效竞争:标志+第一,市场上存在多个买者和卖者;+第二,任何买者和卖者集团都不存在“合谋”行为;+第三,能够利用规模经济;+第四,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第五,可以避免销售活动中的资源浪费。+第一,竞争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全社会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产出;+第二,竞争优化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社会资源向高效率的部门和企业集中;+第三,竞争促进了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使经济保持不竭的活力。+⒈市场进入规则+⒉市场竞争规则+⒊市场交易规则+⒋市场仲裁规则+市场经济充满了竞争,有竞争就有风险,个人失业、投资失败、企业破产、银行倒闭的现象每天都在发生,竞争的最终结果不是成功就是失败。+风险一般是指某一行动的结果具有多种可能而不能肯定。+⒈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⑴经营风险:因生产经营方向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⑵财务风险:举债给企业财务链带来的不确定性。+⒉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⑴非系统性风险:即公司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来分散的。+⑵财务风险:即市场风险,无法通过独特措施以规避和消除。+⑴风险回避+⑵风险控制+⑶风险隔离+⑷风险组合+⑸风险固定+风险机制可以定义为经营活动结果的不确定性迫使企业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求平衡,最终使资源流向既敢于冒险,又具有较强风险管理能力的企业的社会选择过程。+⒈风险机制的功能:第一,迫使企业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第二,高风险带来高收益;第三,是企业竞争力的筛选机制。+⒉风险机制的作用条件:⑴企业成为独立自主的法人主体;⑵实行严格的企业破产制度;⑶完善的商业保险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第一节自由市场经济第二节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第三节国外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市场经济首先产生于西欧,以私有制为基础、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市场经济,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运行了几百年。在长期的制度演变过程中,基于历史条件与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欧美发达国家建立了在经济理论、体制结构和管理方式方面各具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①1640-1870年间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古典经济学+②1870-1930年间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新古典经济学+③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20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思潮+㈠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㈡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学说+㈢经济学的三次革命和“自由放任”、“国家干预”思潮的更替+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工业资本推动下,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专业化分工日益发达,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带有封建行会色彩的规章制度已不能适应机器大工业的需要;国有对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已经严重束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重农学派首先提出“自然秩序”和“自由放任”,向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论”提出了挑战。+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萨伊“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与帕累托最优。+马歇尔从局部均衡的角度谁环保市场价格的形成及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⒈“经济人假说”;+⒉自然秩序、看不见的手;+⒊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斯密革命”:用自由放任推翻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论+“边际革命”:边际效用论、一般均衡论、边际生产力+凯恩斯革命:国家干预理论+20世纪70年代“对凯恩斯革命的再革命”+㈠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财产完全私有,市场活动的主体是自主经营的私人业主企业,国有经济比重很小,国家保证交易和契约自由的法律效力;人们具有消费、就业和投资的充分自由和分散独立的决策+⒈自由私人企业制度+⒉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和引导+⒊经济运行中的周期性波动频繁+⒈垄断资本家和股份公司制度+⒉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由市场机制和垄断组织共同调节+⒊国家开始尝试干预经济活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市场不是万能的,古典经济理论失败+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看得见的手+罗斯福新政+2008危机与后危机时代+㈠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⒈“萨伊定律”及其存在条件+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⑴投资等于储蓄;⑵工资具有充分的弹性;⑶货币中性。+⒉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责难+⑴价格粘性与工资刚性;⑵消费函数;⑶货币具有“非中性”。+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具体宏观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以汇率调节为中心的对外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滞胀+⒈货币主义:米尔顿·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通过保持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率相一致。+⒉理性预期:卢卡斯。各经济主体在掌握能够获得的有用信息的基础上,按理性原则处理它们所形成的预期。+⒊供应学派:欧根和拉弗。运用税收杠杆调节总供给来使之与总需求相适应。+哈耶克新自由主义、德国弗莱保学派+20世纪70年代,汉森、萨缪尔斯弥补了凯恩斯体系所缺乏的微观基础,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20世纪80年代,斯蒂格里茨、保罗·克鲁格曼,新凯恩斯主义: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导致经济波动,因而国家干预必要,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克林顿经济学+㈠有国家干预调节的市场经济+⑴侧重市场运行过程的干预调节:英美模式+⑵侧重对市场竞争制度和环境建立和维护:西德模式+⑶侧重对市场分配结果的干预调节:北欧模式+特点:计划的生产有协商性;计划的执行是指导性的;计划的制订具有预测性+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亚太模式+有国家干预调节的市场经济与与有国家计划指导的市场经济的差别:+二次调节与二元调节+二战后西方工业化国家对经济参与的程度加强:+1.国家预算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上升;+2.国家对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施加影

1 / 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