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对技术经济学的作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技术对经济学的作用摘要:本文从技术和经济的概念、内涵出发,分别从技术对经济学规则的影响、技术进步对经济学的促进的作用以及经济学对技术发展战略的指导等方面论述了技术对经济学的作用。关键词:技术;经济学;作用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研究的是经济发展规律,即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经济学主要进行三点考虑: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其首要任务是利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尽可能持续地开发成人类所需求的商品及其合理分配,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分支,经过我国广大技术经济工作者四十余年的不断探索,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和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特别是技术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生产实践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引起各行业各部门的重视。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之—,技术经济学在经济建设和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随着经济学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化,经济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在考虑和研究问题时,要求具有逻辑严谨的理论分析模型和通过计量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需要完全弄清楚一个结论成立需要哪些具体条件、技术手段。单纯依靠以往的技术和理论进行推理分析,不能保证对所研究问题前提的规范性及推理逻辑的一致性、严密性和现实性,也不能保证其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易证实性和理论体系的严密。这样以诸如计算机软件仿真等新兴技术作为基本的分析工具就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说明技术在经济学中的作用。一、技术和经济概述技术(Technology)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生产方式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的总称。技术是改造自然、从事生产斗争的一种手段。也可说是人们运用技术的一种艺术,是科学与生产力的纽带,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起来的技能。其特点为:①技术是无形的知识,技术与实施技术,实现的手段不同,懂技术的人运用之与实施技术密不可分;②技术是整套的系统知识,长期实践积累;③技术具有商品的属性,发明者可自用或转让,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交换价值。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如:①按公开程度:公开技术——论文、报告(杂志、会议);半公开技术——法定批准之专利,要求公开,但核心内容不知;秘密技术——技术诀窍,专有技术,非经法定保护;②按是否属于工业产权:有工业产权——专利技术和注册商标,无工业产权——专有技术;③按表现形态:软技术——智能形态,SOFT等,硬技术——物化形态,软技术起作用的手段;④按发展时期垄断程度:尖端技术——前沿,先进技术,传统技术等。技术经济学中的技术是广义的,是指科学、技术和相应的物质基础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方法系统,而不是科学、技术、物质基础单独作用的结果,也有别于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形成的专门技术。技术的表现形式有机器、设备、基础设施、工作条件等物质技术和工艺、方法、程序、信息、管理等非物质技术。不论是物质技术或者是非物质技术。都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要与相应的物质基础相结合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技术的经济效果正是取决于科学、技术与相应的物质基础结合的方式和程度。同时,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内涵也日渐丰富。技术在早期主要体现为劳动者的技艺,是劳动者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能,现代技术是指根据自然科学所提示的运动规律,对物质、能量、信息进行变换、加工的手段和方法,它与科学、经济有着更加密切的依存关系。经济,一是指社会生产关系(中国经济体制)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及以相应的交换,分配等方面的活动。二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及各个部门。技术经济学中“经济(Economic)”主要指一种节约、节省(save)。三是社会生产过程各环节经济活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技术和经济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时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任何一项技术的实施和采用都必须耗用一定的人、财、物,两者既有统一,又有矛盾,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既考虑技术进步,先进性,又要考虑经济可行、合理性。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需要的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和方向。技术的发展也要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作为生产的手段,其目的性是很重要的,其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是一致的。技术提高过程,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但由于经济条件制约,一些技术的经济效益也受到影响和限制。在一定条件下采用何种技术比较合理、可行,就需要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由此,提出了“适用技术”的概念——技术上相对先进,而工业应用上经济合理。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技术已从各种生产工具、装备和工艺等物质手段,即物化形态的“硬技术”,发展到“广义技术”。广义技术是指把科学知识、技术能力和物质手段等要素结合起来所形成的一个能够改造自然的运动系统,包括硬技术与软技术。经济效果是指实现技术方案时的产出与投入比。所谓产出是指技术方案实施后的一切效果,包括可以用经济指标度量的和不能用经济指标度量的产品和服务。所谓投入是指各种资源的消耗和占用。任何技术的采用,都必须消耗和占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如前所述,技术与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技术创新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技术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二、技术对经济学规则的影响“技术变化了,经济学规律并没有变”这是有关新经济与旧经济争议的一个新的话题。《大趋势》的作者奈斯比特针对Varian认为的“技术会改变,而经济规则不会改变”这一说法明确表示新经济中“周期被软化”,认为技术改变了,经济学规则也一定要改变。因为现象变了,本质最终也一定要发展变化。最近,国内同时翻译了两本谈规则的经济畅销书,一本是哈尔范里安(HalVarian)的《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代表性的观点是“技术会改变,经济规律不会”。另一本是凯文凯利的《新经济的新规则:连线世界的十大革命性策略》,代表性的观点是认为技术革命创造了与传统经济相反的规则。这两本书所谈的新经济,在“现象”这个层面上,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分歧,但对本质的认识,却截然不同。这显得非常有趣——对同一个现象,用来解释它的规则,却可能完全不同,甚至相反。据说,《信息规则》在美国,卖得比《新经济的新规则》火。看来前一种观点还有很大的市场。技术通过制度起作用,技术革命和生产力革命对经济学发展具有很大的重要性,新技术带来新规则,范里安是传统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写的经济学教科书,是传统经济学的经典。由于对传统经典的偏爱和熟知,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将新现象一律纳入传统范式的内核保护带中。类似中国“古已有之”的战法,将其化之。同时借着旧体系技术上积累的精巧,讥笑后来者的“外行”。但是科学体系方法论的常识显示,任何一种体系,包括体系的内核,都不可能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新的体系,一定会借着为各种“反常”的现象提供内核级的根据,通过创新,最终突破传统范式的核心保护带,从僵化的传统中,将思想解放出来。这一趋势的显现,不会因为创新者在匠人技巧方面的欠缺而一直拖着不到来。讨论以新技术为标志的生产力革命会不会带来经济学规则的改变,实质意义在于明确,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应当在体制上应战到什么程度:是需要一场深刻的体制改革,还是仅仅在现有体制框架内进行延续性的小修小补。我认为,小修小补不足以迎战,因为这场挑战来自一种大于我们的存在。因此,变革宁深勿浅,思想能解放就不要保守。克林顿执政时面临过同样的问题:为适应技术变革,要不要改变规则。他当时实际上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听从范里安式的学究派的意见,采用规则上默守成规,实践上走一步摸一步的方式发展新经济。另一种选择,是打破常规,建立新规则的正统地位,高屋建瓴,指导实践。走前一条路,历史将评价他是一个对方向不敏感而对操作敏感的开明庸人;走后一条路,他将作为能正确判断历史方向的一代成功领导者被载入史册。他选择了后一条路。即使在纳斯达克股指大跌时,也没有改变追问规则改变的习惯,当时他召集经济学家提的新问题是,“新经济是否更新了关于商业循环和产出率的规律”——问的又是规则的改变。正是因为认识到规则改变,并身体力行,美国超过了日本。三、技术的进步促进经济学的发展从技术发明到技术开发的过程中,技术的着眼点逐渐转向市场,转向社会。技术推广是一种技术体系向另一种技术体系的发展。一项发明经过技术开发获得应用之后。如果显示出它的功能、价值和效益,则有可能逐渐在同类产业技术系统中推广应用。引起同类产业技术的全面发展和变化。同时,某些重大的技术发明推广到其它产业,会引起这些产业技术系统的发展和变化,重大技术发明经过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将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技术发明是整个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将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技术发明是整个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是技术发展的关键。正确把握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发明、技术开发、技术推广三个阶段的关系。对于利用技术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技术经济学不去研究并阐明这些问题,就不可能有效地促进技术商品化、实现技术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这些都说明技术和经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技术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四、技术经济学指导技术发展战略的选择研究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技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回顾技术发展的历史,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增长。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深度与广度的提高,现代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甚至有些技术当其还未完全发展成熟就被其它更先进的技术所代替。特别是近30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学科领域、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学科、技术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一系列新技术,相应地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如原子能工业、合成工业、半导体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等等。现代新技术与新兴产业的出现,一方面要求我们更新传统思想。尽快适应技术发展的飞跃形式,另一方面,需要正确把握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问,这对于技术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弃。只有在对各种技术有一个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某一技术方案的经济性、替代性、可行性,进行方案比较,作出科学决策,进而精心组织方案的实施。现在世界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工业革命时代,新的工业革命,对我们今后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在这“新的工业革命”时期,一方面要抓紧推广已有的新的科技成果,对现有企业和各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从而迅速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密切注意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动向,并且认真研究在某些领域里,有可能跳过某些传统工业发展阶段,直接开发和利用新一代技术,形成新的生产力,更快缩短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新的工业革命”时期,各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方法和操作方法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将会不断出现。为实现同一个目标,方案会越来越多,如采用同一设备,不同的操作方法效果便不同,相同的操作方法,但材料不同,其加工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某一工程项目时便大大增加了方案的选择性。又如,新技术不断引入,先进设备也不断增加,到底是采用新技术,还是沿用老技术?若替代,哪些技术应替代,哪些技术应保留?设备是否更新,何时更新为佳?新材料、新能源如何利用?这类问题都有待于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才可最后决策。在我国,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去开发高技术,是按美国硅谷的模式,还是采用日本筑波的模式?这也是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决不能生搬硬套,应结合我国的国情,根据我国的基础(特别是最新科学成就的基础),确定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走我们自己的高技术开发的道路。这就需票从事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工作者应协同国家、省市有关领导和机关搞好这方面的研究。另外,在高技术开发中,技术引进是很重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