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toStudy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西方)“经济思想史”教师:陈争平经济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教授E-mail:chenzp@tsinghua.edu.cnczp1116@sina.comTel:62789333课程简介:教学主要目的1、认识西方经济学的本源,了解其发展脉络,以有助于掌握其方法,看清其发展前景;2、使大家认识到:经济学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一门与时代密切相关的学科。希望通过本课程学习,促使大家更多地关注当代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更好地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服务。教学计划(每周一讲,共15讲)1、15~18世纪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早期经济思想概述;2、18世纪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与“斯密革命”3、李嘉图与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完成4、萨伊、马尔萨斯、穆勒: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分化与综合5、李斯特与德国历史学派6、“边际革命”与微观经济学的形成7、马歇尔与西方经济学的再次综合8、战前经济学重要新学科的发展9、“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的建立10、熊彼特、哈耶克:奥地利学派的新发展11、希克斯、萨缪尔森:新综合的尝试12、战后凯恩斯主义的深化13、70年代的“滞胀”及新保守主义对凯恩斯理论的挑战14、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15、经济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考核方式:平时作业——约5次,共占总成绩占50%;期末考试——闭卷,占总成绩占50%教材:胡寄窗主编:《西方经济学说史》,立信会计社出版第一讲:15~18世纪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早期经济思想概述一、溯源二、地理大发现与西欧社会经济的大变化三、重商主义的兴起四、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先驱一、溯源西方经济思想——主要是指“西方国家,从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经院学派作者对于当时某些经济现象的见解,到15世纪后出现的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理论探讨的政治经济学,以及后来各时代的各个人物、学派对于社会经济事物的分析、论断等思想”。(引自陈岱孙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卷所写“外国经济思想史”词条)1、古希腊的主要经济思想家现代西方语言中“经济”(ec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家庭管理。古希腊学者色诺芬早在公元前5-4世纪时曾发表《经济论》一书,这是世界上最早用经济一词作为书名的著作,也是古希腊流传下来专门论述经济问题的一部著作。该书从奴隶主的立场出发,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奴隶主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财富增加的学问(详见书pp.4-5)。附:“economy”的汉译:(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经邦济世”、“经世济民”的缩略语,其含义较广。)上一世纪之交时,严复把“economy”译为“计学”,梁启超则译为“生计学”,也有人译为“理财学”、“平准学”等,日本学者译成汉字为“经济学”。日本人的经济学译著等被中国留日学生转引入中国,在当时商界和学界影响越来越大,这种译法因而流传开来。柏拉图他的经济思想主要发表在《理想国》和《法律论》两书中。他提出所谓跟人类理性相一致的正义原则来组织一个消除贫富对立的国家。他以社会分工学说为基础,把整个社会分为:1、哲学家(执政者)、2、战士(保卫者)、3、农民和工商业者(生活资料供应者)三个阶层。他认为财富使人堕落,主张执政者和保卫者不应拥有私有财产和家庭,实行共妻共子。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人口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应与国土保持相应的比例。柏拉图提出农业应成为理想国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其经济思想主要见于《政治学》和《伦理学》两书中。古希腊经济思想在他的著作中得到最高发展。他力图论证奴隶经济制度是必要的,并且比色诺芬更加确切地论述了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属性。他对商品交换和商品价值形式发表了一系列天才的见解(详见书pp.7-9),马克思曾给予很高的评价。2、古罗马的重要经济思想贡献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散见于法学家、哲学家和农学家的著作中。哲学家和农学家们一般都把农业放在首位,赞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他们都反对奢侈,但他们的伦理色彩较希腊人为淡薄。古罗马对于西方经济思想最重要的贡献,来自它的法理思想。古罗马商品货币关系较发达,当时法学家们已研究了商品买卖、借贷、债务、契约和其他义务等,承认私有财产地位,保障签订契约的自由,确认债权者有役使债务者的权利。罗马法对后世经济思想的巨大影响有:①其适用于外国人的万民法,较少地受地方习惯所制约,从而产生了对后来经济思想有重大影响的自然法则的概念。②对于“财产”和“契约”两个经济范畴的见解,对后世作为一切经济行为基础的个人主义产权,影响很大。③把经济视为一种一切都可以以买卖双方关系为解释的交换科学的思想,从而也就产生了公平价格的概念,产生了货币的性质和借贷取利等问题。3、西欧中世纪经院学派的经济思想西欧中世纪里,包括经济思想在内的各类学科都成了神学的“侍婢”,这严重制约着经济思想的发展。在长达数百年时间内,经院(教会学院)学者们争论最多的问题是:1、“公平价格”。当时由于存在大量不等价交换现象,公平价格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切而教会不得不过问的问题。由市场决定的价格和由价格管制机构规定的价格。究竟何者是“公平价格”,在经院学者中意见并不一致。2、放贷取息。教会早就明令禁止放贷取息。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要完全禁止放贷取息已不可能。在何种情况下允许收取利息,经院学者中争论也很大。(详见书pp.19-25)二、地理大发现与西欧社会经济的大变化15世纪以前,欧洲大多数人生活在主要以封建权力和义务的社会制度为基础的经济中。但是在若干城镇商品经济逐渐发展,诸如依靠地中海—近东贸易而兴盛的意大利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米兰和比萨,法国的巴黎、马赛,德国的科伦,英国的伦敦及尼德兰的佛兰德尔等地,已出现了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15世纪中期,东西方商路被土耳其人切断,地中海东部贸易受到极大打击。此时欧洲国家的金银开采量逐渐减少,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却要求增加金银货币量,在欧洲形成了一股炽热的“黄金渴望”,这成为西欧国家从事海外探险的极大动力。从15世纪末开始,欧洲人海外探险获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迪亚士绕航好望角和达·伽马绕航非洲抵达印度,打通了从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等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这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从实践上证实地圆学说的正确,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这一系列被史家统称之为“地理大发现”的事件,首先使得欧洲人的贸易范围骤然扩大至大西洋沿岸乃至世界各地;进入世界贸易的商品种类和商品总量急剧增加:在欧洲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从前所没有的新商品,如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大米和蔗糖等商品,输入量也连年增加;香料输入量更是成倍增长。这些商品逐渐由奢侈品成为欧洲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同时,美洲金银大量流入欧洲,也大大增强了欧洲商业资本的实力。大西洋贸易的拓展使欧洲商业重心西移:意大利和南德意志的商业地位相对下降,最先进行新航路探险及新殖民地争夺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执掌了欧洲商业霸权。但是不久,大西洋沿岸的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对西、葡的霸权发起挑战。市场扩大后,许多交易已经不再需要通过现货来进行,商品和证券交易所产生和发展起来。西欧各国专制王朝为了使本国取得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地位,积极扶持本国商业资本,垄断海外贸易的大商业公司纷纷建立。这些大公司由本国政府给予种种特权,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史学家将16世纪欧洲商业上的这一系列重大变革统称之为“商业革命”。地理大发现还导致16世纪的“价格革命”。16世纪仅葡萄牙从非洲掠夺的黄金就有27万多公斤,欧洲殖民者从美洲掠夺的金银则更多。这些金银大量流入欧洲后,引起西欧物价成倍上涨,商人、工场主和富裕农民在价格革命中获利丰厚,而收取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贵族和贫苦农民、雇佣工人等受到损害。“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地理大发现所直接引起的残酷的海外殖民掠夺,则更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市场的迅速扩大、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西欧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因素迅速发展。三、重商主义的兴起重商主义是西方经济思想的最早的系统集合体。1、历史条件:A.经济方面——15世纪以后欧洲出现了向市场经济的伟大转变。新经济产生了新制度:习惯于按传统方式思想与行动的人,逐渐让位于市场导向的人。B.政治方面——与此同时,欧洲中央集权制的民族国家逐渐兴起。为了确保市场流通,特别是海上贸易的安全,清除封建割据对市场发展的限制,商业资本成为支持君主反对贵族斗争的盟友。而民族国家的庞大开支,日益需要大量货币,因而运用各种力量支持本国商业资本的发展。C.意识形态方面——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兴起,帮助人们从以往神学观点束缚下解放出来。重商主义者开始提倡用人的观点,即用商人的观点考察社会现象和经济生活。重商主义的社会基础:君主、公共管理者与法官、商人、小地主;目标:统一、发展军事力量,通过国内生产与外贸增加财产,其政策与理论即重商主义。2、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共同点:1、都把金银货币看成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并且都认为财富的源泉除开采金银矿以外是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2、都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主张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本国工商业。不同点——在如何增加货币问题上早期重商主义主张用行政手段严禁货币输出国外以贮藏更多货币。——货币差额论他们“就像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心爱的钱袋,用妒嫉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保证外贸出超,就可以赚取到更多的货币。他们主张发展本国制造业,并采取保护关税政策。——贸易差额论上述不同点反映了商业资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早期重商主义反映资本主义发展最初阶段商业资本追求以贮藏形式来积累货币;晚期重商主义者出现在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时期,已经意识到货币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带来更多的货币。3、代表作早期:(英)w.s:《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1581年出版,具有莎士比亚文笔,曾长期被误认为莎氏所写);(法)AntoynedeMonchretien:《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1615年出版,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晚期:(英)ThomasMun:《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1664年出版,此书“在一百年之内,一直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马克思);另外:(法)J.B.Colbert是法王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是一个重商主义实践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和英国重商主义者相比,他突出了国家与企业关系的思想。(详见书pp.30-33)4、德、奥官方学派的经济思想官方学派浸透了重商主义的思想,但它的内容较为广泛,是经济、行政、管理、农工技术等等各种不同知识的混合物。它一方面更多地承继了古代的思想,尤其是古罗马民法的思想,另一方面它的影响又深入及于近代的德国经济学。(详见书pp.34-38)四、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先驱1、英国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历史条件:a.工场手工业已有广泛发展;b.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c.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已有很大影响。创始人:W.配第(W.Petty,1623~1687)——医学博士,当过牛津大学解剖学教授、音乐教授、爱尔兰土地分配总监等,获得男爵称号,晚年为大地主兼大资本家。配第的经济著作包括《赋税论》(1662)、《献给英明人士》(1691)、《爱尔兰政治剖视》(1691)、《政治算术》(1690)、《货币略论》(1695)。(详见书pp.38-46)配第提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流传很广。他没有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最先提出了粗糙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正是在这两个问题上,他把经济学研究从流通转向生产领域。2、法国重农学派的产生缘起:17世纪下半期,沉重封建剥削和压迫以及重商主义政策,使法国农业凋敝,经济财政濒临破产。因此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激烈地批判重商主义,探讨国民经济的活动规律以及克服国民经济危机的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