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科技革命与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科技革命与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2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科技革命是推动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本章对促使国际分工深化进而促使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科技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生产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进行阐述和分析。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能够对科技革命的内容及特点、生产力的发展及其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发展的新趋势及信息经济有清晰的认识。3第一节三次科技革命及其影响一、概述二、三次科技革命及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三、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关系4一、概述(一)科学的含义与特征科学是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探索物质运动和社会运动客观规律所形成的基本理论、概念或原理。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科学是知识的积累2.科学是事实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3.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有根据的分析与判断4.科学是一种方法和工具5一、概述(二)技术的含义与特征技术一般是指人类在在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和社会活中,认识自然和社会,以及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知识、技能及体现这种经验、知识和资料的劳动资料,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总称,是物化的科学,是现实的生产力。其呈现以下特征:系统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可积聚性、周期性、商品性。6一、概述(三)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含义及关系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科技革命是指科学理论知识加速转化为技术,进而引起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过程。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出发点;技术革命是科学革命的结果,先进的技术及其应用反过来促进科学研究;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高度概括。7二、三次科技革命及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一)第一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萌芽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度时期。其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科技革命发生于轻工业部门;其次,技术发明领先于理论研究的突破。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用机器力代替了人力,工场手工业过度到机器大工业。机器大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和国际分工巨大进步,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经济开始萌芽。8二、三次科技革命及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二)第二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的形成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发电机为标志,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科技革命从重工业开始2.基础理论的先导作用日益明显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商品交换范围日益扩大,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资本、货币走上国际化道路,世界经济最终形成。9二、三次科技革命及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此次科技革命无论在规模与深度影响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产业结构软化,各国经济更加国际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10三、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关系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呈现出具有规律性的变动。这种周期性变动与产业革命存在内在的一致性。从产业革命的周期看,产业革命是为解决科技问题而产生。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密切相关,是科技革命的细化。11第二节科技革命的规律一、科技革命的成果不断向传统产业渗透二、科技进步加速规律三、科学结构变动规律12一、科技革命的成果不断向传统产业渗透高科技的发展一方面导致一大批新兴产业群的诞生,另一方面也给传统产业带来巨大的变化。一是高技术促使有些传统产业被淘汰,如半导体、集成电路取代了电子管;二是促使有些传统产业的衰落,如高分子材料使西方国家的钢铁工业成为“夕阳工业”;三是新技术使传统技术产业面貌一新,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力。例如日本的汽车、钢铁工业。13二、科技进步加速规律科技进步周期包括两方面:一是指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之间的周期;二是指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经济效益经历的过程。当代科技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这两个周期日益缩短,技术转移和传播并发生效益的时间不断缩短。14三、科学结构变动规律每次技术革命都把科学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产生出相应的科学结构来。科学结构包括科研队伍结构(数量结构、水平结构和年龄结构等)、专业配置结构(基础、应用和开发、文理科、硬件和软件的比例等)、实验仪器技术装备分布结构、情报资料结构、科学教育水平结构等等。总之,在科学社会化的发展过程,科学结构始终处于动态变动之中。15第三节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一、第一次科技革命与英国的强盛二、第二次科技革命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领域的拓展16一、第一次科技革命与英国的强盛工业文明一经产生,立刻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建成纺织、煤炭、钢铁、交通运输及机器制造五大工业体系,每个工人日平均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50-1870年,英国国民生产总值增幅超过78%,工业总产值增幅更是翻了近一番,达98%,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强国。185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为1/5,英国成为向世界各国提供工业品、先进技术与设备的“世界工厂”。17二、第二次科技革命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文明由英国扩展到西欧、北美的这一进程,又同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的发生、发展密切相连。19世纪60-70年代,以电力、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在西欧北美同时兴起,虽然英法两国还是这次科技革命重要角色,但美国和德国明显成为这次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通过第二次科技革命,德国不仅实现了采矿、冶金、机器制造等传统工业部门的重大技术革新,而且迅速建立起电气、化学、汽车等新兴工业。18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领域的拓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它是以原子能的开发利用为先导,微电子技术开创为核心,空间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光纤通信、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这次科技革命涉及领域、规模都超过了以前两次科技革命,是一次全新的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涉及的领域主要有:微电子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光通信技术、海洋技术。19第四节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一、战后科技革命的内容及其特点二、战后生产力的发展和结构的变化三、产业结构的变化四、产业结构发展的新趋势与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20一、战后科技革命的内容及其特点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上的质的飞跃,就自然科学而言共有三次:一是细胞的发现;二是能量转换的发现;三是生物进化的发现。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上的质的飞跃有两次:一次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一次是电、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21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而在改造世界的同时又会进一步认识世界。战后科技革命表现为科学指导下的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基础上的科学发展,因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革命。战后科技革命22战后科技革命的内容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空间技术海洋工程技术23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全面性和世界性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并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革新了机器体系、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科技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24二、战后生产力的发展和结构的变化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生产力实体要素的变革生产力非实体要素的强化25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资本积累改善了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扩大了商品市场26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战后,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往往能够使劳动生产率得到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地提高。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的。表2-1的统计数据表明,战后美国和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的,而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则完全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的。27资料来源:《美国总统经济报告》,1989年,第150页。国别项目1951—1987年平均美国国内生产总值3.2劳动生产率2.0日本国内生产总值7.5劳动生产率6.7联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4.4劳动生产率4.7法国国内生产总值4.0劳动生产率4.1英国国内生产总值2.5劳动生产率2.7表2-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与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率的比(%)28扩大了资本积累战后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职工工资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由于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仍在增大。例如,1955—1973年,日本30人以上的企业职工实际工资提高了将近7倍,而劳动生产率增长了9倍,结果剩余价值率从1955年的134%上升到1960年的443%。29美国物质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率,1948年为236.7%,1960年为249.3%,1970年为289.0%,1977年为325.3%,30年间提高了将近40%。这就为扩大资本积累、扩大投资、加速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条件。战后以来,联邦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的资本积累率一般都在20%以上,日本高达30%以上。1954—1974年间,日本固定资本投资增加了48倍,联邦德国增加了15倍,法国增加了10倍,英国增加了16倍,美国增加了3倍。30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虽然主要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劳动力的增加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靠人口自然增殖劳动力不仅数量有限,而且从婴儿出生到成为劳动力需近20年的时间。战后科技革命中,农业实现了全盘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和良种化,空前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把大批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来源。31扩大了商品市场战前1914—1938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共增加了52%,年平均增长不到1.7%,而战后1946—1970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大约4倍,年平均增长6%左右。据统计,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普遍明显高于战前。美国由于原有基数较大和战后把主要力量用于军备竞赛上等原因,战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也有较大的提高(参见表2-2)。32表2-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情况(%)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1871—19134.12.52.81.71.91.51914—19502.81.81.01.01.31.41951—19873.27.54.44.02.54.3资料来源:《美国总统经济报告》,1989年,第150页。33生产力实体要素的变革劳动者日益智力化劳动工具日趋自动化劳动对象日趋人工化34劳动者日益智力化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首先使劳动简单化,即机器的使用,一方面“补充”和“延长”了四肢,减轻了劳动者的体力;另一方面,把复杂的手工劳动变成了由机器设备所构成的一道道工序,从而使劳动日益简单化。战后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35一方面看管、操纵、控制等劳动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变成了自动控制系统的职能,体力劳动获得了更大程度的解放;另一方面,诞生了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产业,即“知识密集型产业”,它们所需要的劳动者,一般要有足够的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培训。因此,战后科技革命的发展,使劳动者的智力因素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体力因素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地下降,呈现出劳动者智力化的趋势。36劳动工具日益自动化战后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改进和广泛应用,使机器增加了自动控制系统,从而使机器生产实现了由手工操纵向自动化转变,机械化生产转为自动化生产。自动化是机器或装置按照人们事先设计的方式和程序运转,不需要人直接介入。这是机械化之后的又一生产工具的革命。37在一系列自动化及其系统迅速发展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把电子计算机作

1 / 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