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晋位争先意识剖析材料区委副书记、区长孙钊(2023年6月)按照解放思想专项工作安排,认真学习了《从四川西昌市“蝶变”看县域经济的振兴发展》《吉林省吉林市冰雪经济的逆袭之道》《晋位争先再铸辉煌湖南衡阳市加快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建设》《南昌高新区攀“高”不止步、从“新”再出发》《广东惠州市GDP增速何以领跑全省》《一面“战旗”催奋进晋位争先向振兴》六个典型案例,对标先进,深入查摆自身在“强化晋位争先意识”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并剖析思想根源、明确思路举措,切实把比学赶超精神转为干事创业的动能,推动各项工作在全市争排头、创一流。一、检视当前差距不足及原因分析(一)在目标定位上,少了的比学赶超、唯旗是夺的劲头。作为我省紧邻的吉林市,按照“世界级冰雪度假城市”战略定位,实施“一核两带”战略举措,走出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争先领跑的冰雪经济发展新路,打造了“雾凇之都·滑雪天堂”城市品牌形象。作为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的衡阳市,在市场大潮的洗礼中一度落伍,但十八大以来以赶超者的姿态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入列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开创了新时代衡阳发展的“黄金时代”。让胡路区同样有辉煌的历史,有突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但目前让胡路区的经济总量与全省大区地位、发展目标定位还不够匹配,项目建设与自身区位优势、在全市所占分量还不够匹配,特别是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个别经济指标增长乏力。认真反思,主要是还存在看摊守业思想,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格局没有打开,没有将让胡路区置于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大局找准定位,没有真正保持赶超跨越、跳起摸高的状态争取突破。(二)在破局思路上,少了扬长避短、借势突围的锐气。西昌市作为西部地区原本欠发达的县级市,牢牢把握“成渝双城”融合发展等战略机遇,努力破除“土地碎片、产业升级、交通瓶颈、营商环境、队伍建设”之困,走出“生态立市、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治理优市”的发展新路子,成功晋位全国百强县。衡阳立足产业优势,将“智改数转”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构建起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衡阳制造”迎来二次腾飞。市委提出“三个城市”建设目标,切中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根本要求,让胡路作为主城区,面对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问题,资源依赖定势没有完全破除,建设速度不够快。认真反思,主要是立足国家发展大背景、大格局、大战略谋划推进工作的系统性、前瞻性思维还不够,对让胡路区改革发展缺乏长远的谋势布局,对如何发挥背靠油田这个最大优势、如何破解土地制约这一瓶颈问题思考得不够深,辖区主导产业尚未形成链式集群发展态势,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骨干龙头项目偏少,数字、冰雪、创意设计等新业态进展较慢。(三)在推进举措上,少了大刀阔斧、久久为功的定力。衡阳坚持打好制度机制创新“组合拳”,采取“五制一平台”兴项目、“五单一图谱”强链条、“五赋一聚焦”优环境举措,有力推动各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坚守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惠州,以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把资源要素集中到推动工业发展、狠抓实体经济上,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夯基础、育生态、建集群,实现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GDP增速领跑广东全省。让胡路油化资源富集,但深度开发利用不充分;央企实力虽强,但无法直接作用地方经济;城区面积虽大,但可供利用发展空间不多,对于这些区域发展呈现问题挑战,虽然也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破解,但有时还缺少迎难而上、攻城拔寨的担当精神,没有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改革创新等方面研究行之有效的措施。认真反思,主要是仍然存在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没有充分学习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导致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宽,办法还不够多;敢为人先的气魄和干劲不足,缺乏一盯到底的精神,没有真正抓到底、抓出头,切实转化为推动转型振兴的实际成效。针对问题分析原因,一是在思想上,存在只要不出问题平稳推进,跟住上级要求,与其他区县没有大差距就好的想法,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保安全稳定和推动发展上,没有站在全省、全市的高度抓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对如何系统性、根本性解决存在问题研究较少,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干事劲头有所减弱。二是在工作中,超前统筹不够,在扩投资、促消费、稳工业上措施还没有挖潜攻关,项目用地、规划、政策研究得还不够深,导致在遇到受环保等因素制约的项目土地、规划等症结时,缺少敢于碰硬、破局发展的硬措施,硬招实招还不够多。三是在作风上,一定程度上缺乏“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的担当负责精神,工作跟踪督促不够紧、反馈不够及时、措施不够有力,导致干部担当尽责还有差距。二、下步整改创新举措(一)拓展视野格局,找准目标定位。对标全国百强县区,切实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紧迫感、危机感,深刻理解把握国家大格局、大背景、大战略,立足区情实际找准找实经济发展与政策对接的突破口、切入点,自我加压、比学赶超,全力打造地企合作示范区、产业转型核心区、发展环境最优区、民生保障样板区、社会治理先进区,不断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全力在全市、全省资源型城区稳居第一,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市辖区中站排头,在东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强区中争上游,逐步跟上全国百强县区发展步伐。(二)统筹谋局布势,推动产业振兴。抢抓国家支持东北振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重要机遇,围绕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做好顶层谋划,统筹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要素配置,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实施“二产强区”“三产兴区”发展战略,以高质量的产业规划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善于“无中生有、换道超车”,坚持发挥好“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产业”等经济新引擎的携领带动作用,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动能转换,加快产业转型,不断鼓励和引导更多企业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三)埋头真抓实干,实现晋位争先。聚焦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担当、新作为,向解放思想要思路、要方法、要路径,拿出“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服务油田建设、推进产业升级、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努力突破,打通制约经济发展的堵点痛点。健全落实“四个体系”,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始终保持压茬推进的工作态势,统筹推进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