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_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高洪森第四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区位概念●区域与经济区域的内涵●区域经济的含义●区域经济学的概念重要问题第一节区位概念第二节区域与经济区域第三节区域经济第四节区域经济学第一节区位概念一、经济区位二、区位单位三、区位因素四、区位决策第一节区位概念一、经济区位1.区位: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2.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工业生产--工业区位场所居住活动--居住区位城市经济活动--城市区位3.由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由于距离某一个或几个特殊地点的不同位置所反映的市场、供求、运输成本等方面的差异问题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差异。1、经济区位•经济主体所占据的场所。•具体表现为空间的位置。•讨论: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经济区位的影响?2、区位单位•布局于区位上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经济单位,是区域经济的主体。•各种经济法人单位,生产单位。二、区位单位1.定义:指布局于某一区位上的某一社会经济统一体内的各个组成部分,它是经济区位的布局主体。2.内涵:因研究层次的不同而不同研究工业区—某一工业整体更微观层次--一个工厂、大楼、公司的业务部门等3.结论:区位单位是经济区位的主体因素,是社会经济活动区位布局的物质实体。第一节区位概念3、区位因素(因子)区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制约因素。区位的优劣取决于四个区位因素:•(1)地区性投入:具有地区性的不易转移的投入物供给。•(2)地区性需求:具有地区性的不易转移的需求状况。•(3)输入的投入:从区位外部输入的投入物供给。•(4)外部需求。从向外部市场销售可转移产出中得到的净收入情况。四、区位决策为追逐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各决策主体将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相应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的区位。第一节区位概念1、区位决策•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过程。•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和分割性,不同区位的区位因素有很大差异:•优势区位将给经济主体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优势区位将吸引大量厂商、居民的聚集,并带动资金、人口、物资的聚集。•但即使区位因素是均质的,聚集本身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仍会产生要素聚集,形成城镇。2、区位选择与生产者、消费者均衡•(1)生产者均衡。•(2)消费者均衡。•由于所处空间位置的不同,居民的就业和消费有很大的差异。3、厂商与居民区位选择的一般趋势•(1)区位优势改善了资源约束和收入约束,货币效率提高:区位优势,对于厂商,同样的投入可以增加产出,或者同样产出可以节约成本;对于消费者,同样支出可以提高效用或者相同的效用满足可以降低支出。•(2)对于区位优势的竞争必然出现:•——提高土地使用价格;厂商之间的竞争使得市场份额缩小,产品价格下降——造成厂商利润的下降,直到集聚规模达到最大。•——居民聚集,相互竞争使得房地产价格上涨,工资水平下降;拥挤成本增加,达到最大人口密度。经济从其他区位继续发展,这样使得各地的区位趋于均衡。4、区位决策偏好•(1)居民的区位决策偏好。不同收入阶层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不同,高收入阶层对于较大的空间更具有偏好,而对于一般商品的偏好相对较低。对于较高的交易费用可以承担或者不太在乎。因此高收入阶层对于区位的依赖程度较低,居住在城镇郊区。•(2)厂商的决策偏好。劳动密集型厂商对于人口聚集地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加工企业对于原料的购进和产品的运出距离较敏感。小厂商必须紧紧依赖中心聚集区域;大型厂商可以远离城区以节约土地成本。三、区位论的精粹在经济活动中寻求:•1、最低运输费用和最低生产成本。•2、最低的购买价格。•3、最大市场区位和最大利润。•4、最优地利用社会经济基础,以求获得最佳的生产、生活条件和适宜环境。四、区位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1、农业生产布局•集约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问题。必须重新思考,以使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更符合国情,更符合中国绝大部分农村的实际状况。2、节约运输•我国运输业的区域差异较大,发达与很不发达交错并存,导致农副产品丰收成灾、资源浪费的例子太多。•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对搞好我国的工业区划、合理安排工业投资布局等都具有直接的指导价值。3、城市的作用•城市应在所在的地域中,发挥中心地的功能。•以城市为中心,形成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城市规模越小,中心地等级越低,它所发挥的功能也越小。第二节区域与经济区域一、区域二、经济区域第二节区域与经济区域一、区域1.定义(1)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因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锁链上的一个环节。(1922)(2)根据一定目的和原则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整体。,是政府计划、政策的实施地区。(魏后凯)第二节区域与经济区域一、区域2.分类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德维尔吸收佩鲁空间方法的框架,吸收地理学区域思想,将区域方法分为三类:①均质区域,即某区域内各变量一致性最大,区际分异最大。以经济、自然条件、政治、文化等为标准。②极化区域,虽然异质,但在功能上关系密切的区域。或者指地理空间中地方化的异质连续地域,其不同部分通过围绕区域增长极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③计划区域,是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它为一定的管理目的而创造,是政府计划、政策的实施地区。二、经济区域1.定义: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或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2.特点(与地理学区域比较):①人的经济活动的产物;②不能无限划分;③不是固定不变的;④开放的,界限是模糊的。第二节区域与经济区域3.非平衡、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非平衡性:子系统及其单元的功能、作用不是均匀的。非线性:各子系统的增长不成比例、系统的整体功能不可加性和与之相关的放大作用。开放性:从外部环境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又向外界耗散物质、能量,并传递信息;且各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封闭的。长三角经济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4个省份及直辖市共计30个城市。这30个城市是: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盐城、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杭州、宁波、舟山、绍兴、湖州、嘉兴、台州、金华、衢州、丽水、温州、合肥、马鞍山、芜湖、滁州、淮南第二节区域与经济区域第三节区域经济一、区域经济的含义二、研究区域经济的现实意义第三节区域经济一、区域经济的含义1.经济发展: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口平均的实际福利增长过程,它不仅是一种财富和经济机体的量的增加和扩张,而且还意味着其质的方面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创新,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2.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①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持续稳定的增长;②居民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人们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感;③生产要素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④经济结构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⑤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⑥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⑦文化发展、观念习俗与经济发展相协调;⑧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二、研究区域经济的现实意义1.二次世界大战后,众多发展中国家除了经济上落后、政治上不稳定以外,区域发展上的不平衡,呈现典型的区域发展的“二元性”。2.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发展经济学想从经济上解决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不对称,平衡二元经济的利益冲突,但在调节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上却没突破。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研究中讨论得最热烈的话题之一。4.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区域发展政策)①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②市场发育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经济体制的转换速度和程度也不同;③存在两个相反有互补的梯度差,即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远远高于中西部,而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又要比东部地区丰富得多;第三节区域经济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妥善地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发展问题,这将直接影响我国迈入世界性经济增长的进程和国家的实力。④经济发展速度不同造成的人均产出和人均生活水平的差距日益扩大,并呈上升趋势。5.弊处:第三节区域经济第四节区域经济学•三大基石:•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资源禀赋差异)•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集聚经济)•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转移成本:时间、运输、信息、心里成本)——(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第四节区域经济学一、研究区域结构变动的理论———地域分工理论二、大国经济的区域化发展规律———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三、经济增长理论第四节区域经济学一、研究区域结构变动的理论———地域分工理论1.定义: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方式,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及要素禀赋理论等。2.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花成本绝对的低,就称之为具有“绝对优势”,只有这种产品才应该被生产,并出口换回自己在生产上不具备绝对优势的产品。按绝对优势理论,一个没有任何绝对优势产品的地区就不能从贸易中获利。然而,现实的地域分工与贸易并非如此。3.比较优势理论渊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他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通过分析两个国家在单一生产要素上的差异,从理论上证明了比较优势的存在和贸易的互利性,奠定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积极意义在于:指出区域贸易的理论基础:只要有相对成本优势,区际贸易就能以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多的使用价值。区域贸易理论基础:只要有相对成本优势,就能以较少的劳动取得较多的使用价值;提出了区域交换特殊规则:相对值的高低。第四节区域经济学4.异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的综合体,其竞争是在区际收支平衡的基础上的,因而受到竞争法则的支配。绝对优势理论:把区域仅仅视为商品生产的区位,忽略了其作为一个综合主体具有整体利益的作用。第四节区域经济学5.要素禀赋论解释了导致产品比较成本区域差异的关键原因在于要素比例的不同。不同的来源各部门技术不同:资本密集型产品各种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较稀缺-相对价格高劳动密集型产品较丰富-相对价格低第四节区域经济学6.要素禀赋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比较相同:都使用相对比较原则来说明比较优势李嘉图:着眼于商品本身的差异不同:不足:要素禀赋论假设生产要素总量既定不变且得到充分利用,采用的是短期静态比较分析,缺乏长期动态的观点且把技术因素视为无差别、相对静止的既定因素,显然有悖事实。要素禀赋理论:引入资本,对导致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作了深刻、科学的研究,完善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第四节区域经济学7.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按赫—俄理论,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应越来越少,而南北国家之间的贸易将扩大。然而事实恰恰不然,这现象暴露了赫—俄理论的局限性,从而也推动了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人力资本论、技术要素论、产品周期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第四节区域经济学二、大国经济的区域化发展规律—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1.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①基本观点:区域差异是均衡机制失灵的表现,而这种失灵主要产生于市场的不完善,妨碍要素流动的制度性瓶颈。②缺点: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视为同质的一元经济,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差异不仅表现为多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表现为多类型的经济形态;假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已经成熟,从而把要素流动和经济均衡增长直接联系起来;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第四节区域经济学2.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1)二元经济结构理论1957年,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概念和“二元空间结构”理论,认为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别性,主要是区际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率都是大致相同的,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