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村书记在全市培训班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非常感谢市委给我这次难得机会,与全市村书记们面对面交流,分享我这些年当村支部书记、做群众工作的心得体会,这对我是莫大的鞭策和鼓励。大家和我一样,都在农村这个最基层、最辛苦、事最多、责任最大的大舞台上,风里来、雨里去,既要贯彻党的政策,带班子、强队伍让组织放心,又要推动村级发展、带领群众致富,让群众满意。农村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经验。在十几年的农村支部书记工作岗位中,我的体会是十个字,那就是:肩扛千钧担,手握万般巧。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一谈工作体会,与大家共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明确职责领任务,坚定信心不怕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是希望的田野。我们作为村书记,都是经过组织通盘考虑、反复酝酿选出来的,有的长期在一线摸爬滚打,工作经验丰富;有的年富力强、思维活跃,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增添生机活力,这也是组织上对我们任职的期望。我们在农村工作一定要把职责弄清楚。不弄清楚这一点,我们的工作,就没有方向、没有重点,也不可能见到成效。以我在农村长期担负“村书记”、支部书记的体会和粗浅的学习理解,先说一说个人对村级党组织职责任务的认识吧。这一点可以从《条例》上找到答案。《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了党支部8条基本任务和1条重点任务,同时规定党支部书记主持党支部全面工作,督促党支部其他委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抓好党支部委员会自身建设,向党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村党组织6项主要职责,并用5章分别对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治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明确了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第三章规定了主要任务。我认为党组织职责就是书记的职责,党支部的任务就是书记的任务。目前,农村条件仍然艰苦、任务十分繁重,面临的压力还是非常大还是非常大,“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支部书记这个岗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即艰辛”,想要干好也不容易。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任务不少,人手不多。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污染防治、防汛抗旱、维护稳定、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都是硬任务,上级要求很严、督查很紧,但一个村就三五个人,压力山大。任务重、时间紧要学会弹钢琴、抓主要矛盾;学会群策群力、众人献策出力;学会减压泄洪等实用的办法。村里工作头绪多,轻重缓急有序做,集体班子定方案,分头落实抓工作,工作安排要量化,书记主抓要督促,工作做了留痕迹,考核考评有依据,工作任务完成否,分管人要汇报。二是矛盾不少,办法不多,征地拆迁、土地承包、邻里纠纷、特殊利益群体等矛盾易发多发,实际处理往往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特别是有的群众要求、诉求不合理,也不合法规,他还常常‘理直气壮’、恶语伤人,行为过激;有的历史遗留问题还要按照现行政策来解决;有少数群众的想法是“有田有地我不靠你、有吃有喝我不求你、有事以后就找你、办的不满意我告你。”少数群众错误地认为村干部就是要包揽一切,找到你就得满足和解决使他满意,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和矛盾有一定难度,有的就是无法解决只能是时间换空间,有的先要了解到矛盾、问题的成因、时间、性质,因事、因人而异,做到人对劲方法适宜,再就是情、理、利、法,循序渐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力量、学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会达到事半功倍效果,方法要对、人要找对。三是需求不少,资金不多。修路改水、环境整治、公益事业等现实需求,哪一项都要钱,每一笔都缺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方面尤其是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工作上更需要钱,根据这么多年的做法,建议大家先不要向上级伸手要钱,先做自己能做的事,我认为以下工作可以先做。如:除、村庄杂物;拆、废弃建筑;清、乱堆乱放;整、危旧屋栅;治、小微水体;建、生态公墓;美、庭院环境;植、绿色屏障,如果有条件的村:补、设施短板,兴、致富产业,强、基层组织把这些做好了以后,再根据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申报项目,再向领导申请援助,可能就会得到支持。坚持久久为功、奋发有为工作就会有进展有发展,用我们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这几年,我在村的做工作回想起来主要表现在抓了“七个一”,即:当好一个领头雁;带好一个班子;管好一个队伍;发展好一个产业;建立一个好制度;形成一个好风气;做好一批实事。我们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这是上级党组织对我们的充分信任。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不怕苦、不怕难,衣带渐宽终不悔,只要用心谋事、用情干事、用力成事,要合力调动一切可用资源为发展所用必将大有作为,不辜负上级党组织的希望。二、带着初心下基层,扑下身子为百姓首先,我们是处在最基层、官最小、职责最大、任务最重,因此,要扑下身子做细致工作,要摸村情、访民情、察实情。只有这样,才能履行好党组织赋予的职责使命。在xx,群众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转转”,我天天转,结果转清了民情、转顺了民意、转齐了民心、也转出了xx兴旺发展的新局面。第一,要摸清底数,当明白人。在基层当干部搞工作最忌,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办法多。特别是新上任的干部,很可能工作是两眼一抹黑、遇到矛盾和问题时摸不着头绪、不知如何入手和如何开口,如何开展工作?开展这方面的工作,首要是摸清村情、民情实况,做到心中有数。我到xx村任职做到“三个清楚”:一是基本情况清楚。比如,全村多少人、多少劳动力、在外务工有多少、有多少在外地当老板、哪些是贫困户、低保户、退役军人、五保户;资源禀赋情况如村里多少亩田地,土地流转了多少,山林、堰塘、集体性建设用地情况等等;二是班子情况清楚。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任职时间等静态情况要了如指掌,对工作作风、现实表现、脾气秉性、群众口碑、工作实绩等动态情况,也要实时掌握,对群众中优秀的、有特长的、在校学生、大多数人的秉性等要清楚;三是发展情况清楚。对村级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以及各类矛盾纠纷问题及老上访户等情况,都要脑中有张图、心中有本账。就会遇事心中有数,遇人就会秉性为人清楚,处理起来就会游刃游余得心应手。第二,要摸清方向,走明白路。思路不清晰,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村党组织书记作为“领头雁”,思路怎样、眼界如何,直接决定村级发展的好坏、快慢、群众幸福指数,这几年,为了理清村里发展思路,走遍了村里的山山水水、沟沟洼洼,感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真谛。到群众中去请教群众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正确认清村情、上情、下情,认真思考本村有什么优势,有哪些资源,已经发展了哪些产业,还能发展哪些产业,找准适合的发展路子,科学谋划、做好长短期规划、分步实施走好兴村之路。否则,就找不到方向,抓不到点子上。第三,要学会弹纲琴,抓主要矛盾。我们常讲,“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纷繁复杂。我开始接触农村工作常常是激情满怀热情高,“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工作没少干,结果领导不高兴、班子不给力、群众不满意,工作成效不明显,焦头烂额。问题出在哪?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干部没用好,群众的情况不熟,工作没有抓到点子上。做基层书记,既要埋头拉车实干,更要抬头看路有方向感,搞清楚哪些工作是循序渐进的,哪些工作是马上要办的;哪些工作是长期性的,哪些工作是阶段性的,掂量轻重,分清缓急。村里工作头绪多,轻重缓急有序做,决策行事要民主,科学、依政、按法度,集体班子定方案,分头落实抓工作,工作安排要量化,分管主抓主职督促,工作做了留痕迹,考核考评有依据,工作任务完成否,分管主抓要回报。我在xx工作期间,感觉任务太多了,如果事事都事必躬亲,累死都完不成。我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打赢“扶贫攻坚战”,上级党组织交办的中心工作任务等大事上,放在谋划富民产业、乡村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等事关长远发展的事上,做到抓关键纲举目张、抓重点突破全局。其他事务性工作,安排其他“两委”班子成员按分工去做,从而从琐碎的事务中脱离出来,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两委”班子有职、有权、有责,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大家都比较满意。三、支部掌舵,群众划船一个村,好比一条船。支部负责掌好舵,众人划桨好扬帆。掌舵就要把方向,众人划桨开大船,通过政策惠及群众、服务群众、组织文化活动、干部务实和廉洁等凝聚群众听党话,走富民强村之路。第一,群众需求就是工作追求。习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果连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所做的工作怎么能让群众满意?贯彻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多看老百姓的“身边事”,常听老百姓的“心里话”,算好老百姓的“生活账”,及时了解把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不搞“剃头挑子一头热”,真正把惠民利民的实事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我在xx,最关注的是涉及老百姓道路出行、安全饮水、看病医疗、低保救助、危房改造、子女就学等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盘考虑、统筹推进,能解决的就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真正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共产党是值得信任的、党员干部是值得托付的。第二,群众办法就是工作方法。千计万计,群众路线是第一计;千难万难,问计群众就不难。早在1930年,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给那些“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的人开出药方,“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华西村原支部书记吴仁宝曾说过“两头听”,即“听中央的,不走样;听百姓的,不走偏”。听百姓的不走偏,就是多与百姓商量,充分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我在村工作,最爱听的就是群众的意见、建议,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没有做不好的事,“上问天,下问地,中间问兄弟,最后问自己”。当然,“问计”更须“纳计”,如果表面态度诚恳,实际“心意已决”,再好的意见也“滴水不进”,这种的“问计”,不仅群众不买账,最终工作也很难开展,达不到预想效果。我在村里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到农户去找群众。第三,群众脸色就是工作成色。习总书记指出,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在农村工作,做得好不好,县委伍书记讲的好,他说:就看“两皮”,一是看地皮,环境好不好;二是脸皮,群众笑不笑。大家在村里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事干得怎么样,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所以,我们要把群众脸色作为风向标、群众表情作为晴雨表,对群众不满意的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当然,有些群众性子比较急、说话比较陡,难免言语过激、有失偏颇,作为书记要有情怀、有气量,宰相肚里能撑船,要虚心接受,善于从牢骚话中体会真实意图,从群众质疑中听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从批评意见中反思工作得失,切不可群众讲几句“重话”、“难听的话”就脸红脖子粗、针尖对麦芒,我们决不能忘记我们是人民公仆和初心。四、办实事解难事,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我们走群众路线、干群众工作,就是要牢固树立百姓利益无小事的理念,既让群众口袋里鼓鼓的,又让群众精神上亮亮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第一,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帮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通过这几年精准扶贫、发展产业,绝大多数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基本生活保障都不成问题。但仍有一批需要我们特别关心、关爱的困难群体。比如,家庭没有劳力、靠政策兜底脱贫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残障人口等。我要求xx村的干部要勇当110,勤做钟点工,做到了群众点菜知需求,支部下单履责尽职,“三支”队伍接单做服务,实现亮“三单”规范运行,抓“三办”服务群众,推“三评”接受监督。第二,要从最关注的事情做起。就农村而言,当前从上至下最关注的事情就是精准脱贫、民生工作、乡村振兴,核心是乡村振兴,重要是民生。这就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大方向。那么,具体到工作抓手,我体会主要有三件事:一是人居环境整治。前几年,我们xx村也是“厕所、猪圈房前建,柴草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