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是XX区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加快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落实“双城”发展布局,推进“二次创业”,全面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XX城的关键时期。“十四五”时期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实施,体育强国建设深度推进的重要时期。为促进XX区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体育强区建设目标,发挥体育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示新区文化软实力独特作用,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竞技体育实力,全面深化体教融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实“津城”“滨城”新布局,依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XX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和《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区体育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一、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全区人民不懈努力下,以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团结一心,拼搏进取,推动全区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体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达到新的历史高度。全面落实完成《2016-2020年XX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各项任务,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升,体教融合进一步发展,体育产业探索多元发展,全区体育事业实现了预期目标。(一)“十三五”时期主要成就1.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十三五”期间,先后建成了北塘文体中心、中新生态城健身休闲中心和XX区全民健身中心3个健身休闲中心;建成6个街镇全民健身中心;新建了30余个多功能运动场和笼式足球场以及近千个社区健身园;新建成了40余条群众健身步道;对区域内主要大学体育馆给予资金支持;扶持建设体育公园,改造了老旧体育公园;利用旧厂房、老旧商业设施改造体育健身场所40个,其中建设社会足球场11个;全区45所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全区体育场地835.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社区健身园建设覆盖率100%,较好地完成了“五个一工程”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的建设任务。2.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显著提升。XX区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建立起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为主体,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十三五”期间,全区共有体育社团组织66个,注册健身团队457个,市民健身指导站253个,居民(村民)健身会83个,国家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近7000人。“十三五”期间年均举办全民健身活动60项次,同时举办了健身气功、太极拳、广场健身舞等20余个健身项目(方法)培训班,培训健身骨干3000余人;涌现出一批优秀健身项目,受益群众达50万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的要求,设立了国民体质监测点;开展了街镇健身中心、健身队伍预防疾病和伤病康复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广大市民健身意识明显增强。3.承办体育赛事方面再创佳绩。成功承办第十三届全运会多个项目赛事。成功承办全国第七届特奥会、全国第二届青少年智力大会、中国柔力球公开赛总决赛、第26届世界信鸽锦标赛等多项全国体育赛事。4.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竞技体育发展动力强劲,运动员在各级别各项目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国家为XX区赢得了荣誉,做出了突出贡献。参加国际级体育赛事共获得奖牌4枚,其中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1枚。国内比赛共获得奖牌47枚,其中,金牌21枚、银牌17枚、铜牌9枚。竞技训练体系逐步形成,着力培养高精尖体育后备人才,促进竞技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在区域内逐步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年龄衔接紧密的竞技训练体系。5.健身休闲产业培育成效显著。发挥全民健身活动对体育产业的带动作用。大港窦庄子机场和东疆海上运动中心被命名为XX市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我区东疆港海上休闲运动基地入选“2020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积极推动XX区阿尔卑斯滑雪俱乐部、天翼羽毛球俱乐部、伯明顿体育向XX市体育局申报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积极推进体育惠民卡签约和跟踪监管,形成良好的健身运行环境。XX区有28家企业进行了体育惠民卡签约,实现了签约企业、签约市民、销售金额均名列全市前列的好成绩。6.“体教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XX区以学校体育为依托,发挥业余体校和重点项目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设学校体育与体校业余训练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体教合一”大业训体育训练格局;紧紧围绕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全国排球高水平基地和XX市青少年训练基地建设,全面提高青少年人才培养质量和总体办学水平;加强体育联盟校建设,搭建后备人才培养平台,把业余训练与学校体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全区56所足球和22所排球学校联盟;实施“8421工程”建设,目前全区中小学初级训练运动队500余支,经常参加训练的学生10000余人,我区连续五年蝉联XX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金牌、奖牌和团体总分第一名;排球始终处于XX市领先水平,足球处于先进行列。新区成立以来累计向市体校和市体工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430余人。(二)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体育发展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亟须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创新管理服务模式转变。我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场地设施等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体教融合机制尚未完善。体育消费潜力释放不足,体育产业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激活,产业规模还不够大、质量不够高。体育赛事培育有待进一步加强,赛事活动影响力、带动力还不够强。体育治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体育市场主体、社会组织有待进一步培育等。(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体育新定位、做出新部署,从国家战略和发展全局高度明确了体育发展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了体育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XX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了体育强市建设的目标要求、发展方向和工作部署。XX市已经进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建设“一基地三区”和“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的关键阶段,XX区要把握好市委市政府对其高质量发展倾力支持的机遇,积极地响应“滨城”建设,着力提高体育发展质量和效益,合理规划体育项目和培养体育品牌,让XX区成为特色体育强区。“十四五”时期,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体育发展也呈现新特征、面临新挑战。体育现代化是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享受体育乐趣、参与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厚植体育文化等成为现代化、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象征。人民群众需要更加科学、健康、丰富、优质的体育服务,对体育公共服务和体教融合、体旅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发展格局对我区体育发展提出新要求。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进一步激发,要求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与科技融合,加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疫情防控常态化对体育治理能力提出新课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体育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全民健身、体育赛事、体育交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制约。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以习近平总书记对XX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以建设体育强区为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XX区体育事业健康发展、转型发展、升级发展、跨越发展。(二)基本原则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体育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XX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证,为宜居宜业美丽XX城建设和体育强区建设做出贡献。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把体育作为促进人的健康和幸福、社会和谐的民生事业来抓好,让体育成为全区人民的重要生活元素,在共建共享中增加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体育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体育发展新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实现体育事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4.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坚持“闯”字当头、“创”字为要、“干”字当先,保持创新的闯劲、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锐气,坚决破除制约体育发展的瓶颈难题和深层次矛盾,提高体育资源配置效率、持续增强体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传统领域与新兴领域的全面发展。5.坚持系统发展观念。加强体育发展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遵循现代体育发展内在规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推动系统性改革创新,推动开发区、各部门、街镇同频共振,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体育事业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体育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民健身、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领域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基本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市民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完善与“津城”相映成辉竞相发展的“滨城”体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1.体育场地设施形成新格局。加快推进建设XX区体育中心,形成“一核一带、六副多点网络化”的发展格局。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补齐师资、场馆、器材等短板,促进学校体育均衡发展,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全民健身促进工作。加快建设街镇、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健全完善“15分钟健身圈”,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健身活动需求,不断提高XX区体育基础设施保障水平。2.全民健身事业达到新高度。群众体育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区内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保持在92%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8%;每千人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3名;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数达到3.3个;区内主要社区街道体育工作达到“四个有”,即:有体育公园、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有定期举办的街镇(社区)运动会、有体育组织。3.竞技体育发展形成新特色。形成具有XX区特色的竞技体育转型发展模式,调整优化竞技项目布局,全力打造排球强区,充分提高排球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优势体育项目,培育发展特色体育项目,争做体育强市建设标杆,在排球特色城市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4.体教融合发展步入新阶段。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青少年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青少年身体素质明显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优良率达50%,合格率达95%。建设学校间足球、篮球、排球联盟,鼓励举办校级联赛、俱乐部联赛和青少年区级联赛。推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调动社会体育俱乐部等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积极性,基本建成主体多元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5.体育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落实体育产业相关政策,不断提升我区体育产业规模和质量。促进体育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激发市民体育消费需求,扩大体育消费,提升XX区体育产业发展能级。6.“双城”体育发展形成新品牌。落实“双城”发展布局,树立“滨城”体育发展新理念,坚持体育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