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李静Tel:15383611629QQ:64299608Email:worktop@foxmail.com第五章宏观经济中的政府干预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述第二节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第三节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分析过去有一个蜜蜂王国,一度因繁荣昌盛而名震天下。开始,王国的蜜蜂贪图享受,任意挥霍。为了满足一部分蜜蜂无穷无尽的欲望,大批蜜蜂日夜劳作,制造了很多精巧的产品。街上商品琳琅满目,行人摩肩接踵,一片兴旺景象。王国国库充盈,国力强盛,天下无人敢敌。后来,蜜蜂崇尚节俭,鄙弃奢侈。商人们不再去远方追逐利润,工人们因商品无人购买而告别倒闭的工厂。人们赞美节约,赞美家中的储蓄。街道越来越冷落,经济越来越萧条,王国越来越衰弱。最后,外敌入侵,蜜蜂国破家亡、四处逃遁。故事《蜜蜂的寓言》强调了有效需求的重要性。开始,王国推崇挥霍,故总需求旺盛,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经济走向繁荣。后来,王国推崇节俭,故有效需求不足,均衡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走向衰退。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常态,即:“有效需求不足”。对策——需求管理政府调控,涉及三方面问题:1.为何调控-----要同时实现四大目标2.拿何调控-----财政政策两个工具货币政策三大工具3.如何调控-----运用萧条时扩张繁荣时紧缩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1、目标的形成: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减少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2.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既统一又矛盾(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致性较大(3)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4)国际收支平衡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的矛盾那么将如何协调这些目标成为关键?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经济要适度增长,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1.需求管理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1)政策组合2)政策乘数3)自动稳定器2.供给管理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政策3.国际经济政策三、宏观经济政策决策机制宏观经济政策是在政治领域内决定的,参与决策过程的有选民、议会、政府与中央银行。这些决策主体相互制约,相互协商,共同决定宏观政策。经济政策的直接决策者是议会、政府与中央银行。其中议会与政府决定财政政策,中央银行独立决定货币政策。第二节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一、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二)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二、货币政策三、供给政策(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1、财政政策的构成税收公债(2)财政支出(1)财政收入税收根据课税对象,可分为:财产税所得税流转税根据收入中被扣除的比例,可分为:累进税累退税比例税短期债中期债长期债a.军需品政府购买(g)b.机关的用品c.公务员薪金d.公共工程开支转移支付(tr)或者津贴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券和地方政府的债券。1984年美国联邦政府预算(亿美元)收入7040个人所得税3150公司所得税700社会保险税2630其他税收和收入560支出8800购买2960(其中:国防)2220其他购买740转移支付3740给地方政府拨款930债务利息1170赤字:-1760资料来源:《总统经济报告》1985年1984年美国地方政府的综合预算(亿美元)收入5230个人所得税1200公司所得税190销售税和财产税2480工薪税430联邦政府拨款930支出4710购买4520(物品和劳务)转移支付550净利息支付-280补贴减企业利润-80盈余:520资料来源:《总统经济报告》1985年(二)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1)自动稳定器:AutomaticStablizer——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内在稳定器主要通过以下三项制度得以发挥:A:税收的自动变化B:政府的转移支付C:美国政府维持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内在稳定器的机制通货膨胀时期。居民和企业收入增加»»»»»适用累进所得税率提高,政府给予的福利补贴减少»»»»»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相对减少»»»»»消费和投资可以减少»»»»»减轻通货膨胀的程度。经济萧条时期。居民和企业的收入减少»»»»»适用所得税率下降,政府给予的福利补贴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相对增加»»»»»消费和投资也可以增加»»»»»减轻经济萧条的程度。内在稳定器的局限性是自发调节,可缓解经济过热或者过冷;但调节作用有限。关键时期要靠财政、货币政策干预,自动稳定器只能起到配套作用。(2)积极的财政政策——意指政府密切注视经济的变动趋势,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在税收和政府开支方面采取有效的对策,以实现一定的宏观调控的政策目的。(即:政府主动的、有意识的政策)经济特写:“踩油门”与“踩刹车”——扩张与紧缩的矛盾(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平衡预算---------职能财政赤字财政政策经济萧条时期,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财政。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权稳定,债务偿有保证,不会引起信用危机。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借债发展,发展还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赤字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据预测,比利时2009年财政赤字约250亿欧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金融危机导致比利时经济陷入衰退,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为负3.1%,财政收入因此大幅减少。与此同时,政府采取了经济刺激计划,致使财政“窟窿”越来越大。面对困境,比利时政府似乎并不着急,其原因有二:一是经历过更大赤字风险的比利时似乎不太在意目前的赤字状况。1982年,比利时财政赤字曾经达到过占其国内生产总值13%的水平,政府通过使比利时法郎贬值8.5%、冻结工资增长等方式逐渐恢复了平衡。欧元启用后,由于欧元贬值与否不是比利时政府所能决定,货币贬值这一工具已无法继续使用。二是比利时人的储蓄远大于借贷,这就意味着比利时政府完全可以从国民那里借取所需的资金。比利时政府认为,寻求快速平衡是不明智的:既不能增加税收,也不能减少消费;既不能改变比利时的社会保障模式,也不能停止公共投资。因此,财政赤字问题只能随着经济复苏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预计到2015年才能弥补财政亏空。分析:为什么面对财政赤字问题,比利时政府既不增加税收,也不停止公共投资?(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1.所谓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时会有的财政预算盈余或赤字。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ty*-G-TR,实际预算盈余BS=ty-G-TR,二者的差额为BS*-BS=t(y*-y)2.财政政策的方向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和增支减税: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和投资;增加政府支出:直接刺激总需求,使经济走出萧条。通货膨胀时期,紧缩性财政政策=增税和减支增税:减少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减少政府支出:直接使总需求下降。西方财政政策的实践(发展经历)1.1936~1945年:反萧条的,简单的,膨胀性的。2.1945~1961年:推行反经济周期的补偿性财政政策。3.1961~1979年,实施充分就业预算的财政政策。4.1981~1991年,供应学派的财政政策。从次贷危机爆发至今,美国政府通过临时增加预算、增加国债等方式,先后出台一系列稳定金融经济环境的政策。2008年初,时任总统布什签署了第一个以减税为核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总额1680亿美元。一是减免个人所得税约1200亿美元。对年收入在7.5万美元以下个人的应税收入的前6000美元和年收入在15万美元以下夫妻的应税收入的前12000美元的税率降为0;有孩子的家庭,可额外获得每个孩子300美元的退税;依靠社保生活的老年人和退伍军人也可获得相应退税。二是对企业提供约500亿美元的税收刺激措施。联邦政府通过一个暂时的税率调整,使美国购买机器设备、软件和有形资产时可节省50%的投资。2008年10月1日,参议院通过了总额达8500亿美元的救市措施,其中不良资产救助计划规模为7000亿美元,减税计划1500亿美元。2009年2月,奥巴马正式签署了总额达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包括:为个人和企业减税、卫生保健和替代能源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和为各州和地方提供财政支援。其中,5000亿美元用于政府公共支出,其余2870亿美元用于减税。分析:分析美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二、货币政策一个国家根据既定目标,通过中央银行运用其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比较:货币政策的实施者。在西方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三个职能:(1)作为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的货币;(2)作为银行的银行,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还为各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3)作为国家的银行,代理国库,为政府提供资金,代表政府与国外发生金融业务关系,执行货币政策,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等等。(一)货币政策的目标1.一般的目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价格稳定、汇率稳定和保持收支平衡等2.特殊的目标:如,防止大规模的银行倒闭和金融恐慌,稳定利率以防止利率大幅度的波动。(二)货币政策的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2.调整贴现率3.变动法定准备率其他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其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优点:操作灵活;不易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如买进债券,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如卖出债券,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2.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目的:保证存款人及时、足额地提取;规范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活动,防止它们不适当地扩张存款,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调节货币供应量。如降低准备率,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如提高准备率,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存款准备率是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用做准备金的比率,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变更法定准备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特点:简单但不轻易使用公布时间生效日期大型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消息公布次日指数涨跌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上证深成2011年05月12日2011年05月18日20.50%21.00%0.50%17.00%17.50%0.50%0.95%0.70%2011年04月17日2011年04月21日20.00%20.50%0.50%16.50%17.00%0.50%0.22%0.27%2011年03月18日2011年03月25日19.50%20.00%0.50%16.00%16.50%0.50%0.08%-0.62%2011年02月18日2011年02月24日19.00%19.50%0.50%15.50%16.00%0.50%1.12%2.06%2011年01月14日2011年01月20日18.50%19.00%0.50%15.00%15.50%0.50%-3.03%-4.55%2010年12月10日2010年12月20日18.00%18.50%0.50%14.50%15.00%0.50%2.88%3.57%2010年11月19日2010年11月29日17.50%18.00%0.50%14.00%14.50%0.50%-0.15%0.06%2010年11月09日2010年11月16日17.00%17.50%0.50%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