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蜀道难》教案两课时【推荐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分享的“《蜀道难》教案两课时【推荐4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蜀道难》教案两课时【第一篇】一、了解李白的生平、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二、体会作品本身所表达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三、品味美丽的诗歌语言及其深刻的含义。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蜀道难》是李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其作品内容含量之大、艺术特色之奇妙为历代评论家所称道,然而无论对其创作目的的认识,还是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又使历代评论者仁者见仁,众说不一。对此,我们在教学中也不应该要求学生对作品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拿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切实达到提高独立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的目的。具体的做法可以按照下列思路进行:课前预习(自学:通过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疏通诗歌大意,提出问题)→课上分组讨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课下自学中发现的问题,并提自己新的见解)→课上交流(小组2/21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全班提出,全班学生发言谈看法,最后解决问题)→课下总结归纳,就作品的某一方面写评论或感想。三课时。课前准备。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作品的风格、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以上内容分四个小组准备,每小组只准备一个问题,要全面、准确,每个问题由各小组出一名代表准备课上汇报。)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字词,通读全诗,熟读全诗,以备课上教师叫起朗读。3.弄清全文主要内容及感情脉络的发展,准备复述(全班每个学生都准备)。4.每个人把自己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写在纸上,在课前由课代表统一收齐交给教师,以供教师备课和课上讨论使用。教学要点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2.诵读全诗,了解本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脉络。3.熟悉全诗,提出问题。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蜀道难》是李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作。大凡杰出的作品都具有内容丰富、艺术特色多样的特点。因此,学习这样的作品,我们要解放思3/21想,不受前人成说的束缚和制约,敢于思索、敢于想像,拿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二、检查预习作业。1.根据课前布置,由四个小组的代表分别介绍作者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本诗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在学生介绍的同时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订正和补充。有条件的学校,课前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相关内容制成投影卡片、电脑幻灯片或打印成资料发给学生。(有关内容见“方案一”。)2.让一名学生复述全诗主要内容,并请至少两名学生补充说明。教师明确:本诗描述了蜀道山川的艰险,而以惊人的想像力和奔突在想像之中的浓烈情感见长。全诗分三段:第一段,以开辟之奇写蜀道之难;第二段,以奇峻荒凉的景色之令人悚惧写蜀道之险;第三段,由自然而及人间,表现对蜀中可能出现叛乱割据的隐忧,仍然不离“难”、“险”。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3.朗读。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三个自然段,每个学生朗读以后,请全班学生指出其朗读过程中的字音和音节的错误,教师应及时订正。三、分组讨论、交流。分组讨论、交流有两种形式(内容):一种是,教师把收集4/21上来的学生在预习中的问题,系统整理归纳后,编上号,如果问题特别多就分散到几个小组;如果问题少,就全部发给每个小组。另一种是,教师不把收集上来的问题分给各小组讨论,而只让每个小组讨论本组成员提出的问题。活动方式:学生:首先分成活动小组(小组的多少、大小应视班内人数或其他具体情况而定),每个小组应该有一名负责人,负责召集、组织活动并负责做好记录,待下节课全班交流时发言(或给答案,或提问题),其他同学应对每一个问题(或老师分给的题目,或本组同学提的)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共同提高的目的。讨论的问题,可以涉及作品的任何角落,小到一个字的读音、解释,大到作品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教师:要密切注意每个小组讨论的进程,掌握讨论的时间,巡回辅导,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四、布置作业。1.背诵诗歌第一自然段,熟读第二、三自然段。2.收集各小组讨论后仍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课下思考,准备下节课发言。教学要点一、继续朗读练习。5/21二、重点鉴赏诗的主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和重要写作技巧。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我们经过课下大量地查阅资料和上一节课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对《蜀道难》这首诗一定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和理解,产生了不少新的看法。不过也一定还有不少想不通、弄不明白的问题,那么这节课就来个全班讨论,大家共同提高。二、朗读背诵。1.提问个别学生,检查第一自然段的背诵情况。2.全班学生齐读第二、三自然段。三、全班讨论、交流。根据上节课分组讨论的情况,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要相应变化,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每小组的代表按照老师分给的题号逐一向全班同学汇报(说出答案或提出问题)。二是全班每个学生不必拘于顺序和形式,随便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对问题的看法。活动方式:学生:按顺序或随便提出自己仍然弄不清的问题,或提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后,全班其他学生可以随便地、不拘形式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同意或反对),并认真做好笔记。教师:6/21首先要组织好学生讨论、交流,注意随时调节讨论、交流的气氛,对所有问题要给出较为准确的答案或较为明确的说法。有些问题答案不是惟一的,特别是一些语句含义的理解本来就可以见仁见智,要给学生讲解明白,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应给予肯定,对答案不必要求整齐划一。四、布置作业。1.背诵第二、三自然段,熟悉全文内容。2.就课上讨论、交流的问题中,找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写1研究性报告,不得少于700字,下节课课上交流。参考题:1.《蜀道难》一诗的文体特色。2.探索李白写作《蜀道难》一诗的背景及目的。3.从《蜀道难》一诗看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4.李白诗风与杜甫诗风比较谈。5.诗中有几处用典,作用是什么?6.开头连用三个叹词,其用意何在?7.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8.主旨句在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有何作用?9.全诗的夸张。10.全诗感情的脉络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11.本诗哪些情节体现了诗人奇特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12.李白的政治预见性是如何体现的?教学要点7/21一、充分认识《蜀道难》思想内容的精深、艺术特色的绝妙。二、继续品味《蜀道难》语言的华丽,体会作者胸怀的博大。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李白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用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他有许多优点,但也有许多缺点,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对这一历史人物及其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二、检查全文背诵。(检查方法如前)三、组织交流。交流方法可以先小组交流,选出好的再全班交流;也可以直接全班交流,谁愿发言谁说。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交流。教师:对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交流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四、布置作业。《蜀道难》教案两课时【第二篇】《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袭8/21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一、(一)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2.要参照课文注释,大体读懂诗意。3.把握诗歌情感基调,走进诗歌神奇的艺术世界。4.运用诵读技巧,朗诵诗歌。(二)1.讲授法:帮助学生疏通诗意。2.诵读法:兼顾诵读技巧和诗歌感情基调。3.合作探究:训练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合作能力。4.启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5.借助教材和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三)1.体会诗人所描写的蜀道之难及其载负的情感。2.进一步领略李白诗歌的审美情趣。二、1.诗歌中新奇的意象及意境。2.多种艺术手法的分析,比如夸张、想象、比喻等。3.诗歌主旨的分析。9/21三、新授课。四、1课时。五、《蜀道难》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单元是唐诗单元,《蜀道难》是开,在讲解中要兼顾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同时要涉及诗歌诵读技巧,为接下来几诗歌的讲解作铺垫;《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之作,在描写蜀道之难的过程中,以丰富的想象,卓越的艺术构思,纵横飞扬的辞采,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值得师生鉴赏其魅力。六、(一)1.方法一:展示有关蜀道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视觉观察蜀道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接着共同赏析几描写蜀道难的诗作,看看它们的表现手法,进而引出李白的《蜀道难》。2.方法二:可结合课后练习第四题,借用李白“谪仙人”雅号的由来引出李白的成名之作《蜀道难》。设计意图主要是激发学生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课程导入部分是必须的,好的开端等于成功课堂的一半。(二)10/211.作者生平。注:学生虽然熟知李白,但信息是零碎的,所以教师应梳理作者信息,让学生对李白的认知成系统。2.创作背景。注:可结合唐代文人壮游天下以求功名为大背景,特别要注意理解李白出蜀时的精神世界,然后引入贺知章对《蜀道难》的赏识。(三)1.。“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创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是收罗汉至五代乐府最为完备的一部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用犀利的言辞11/21表现爱恨情感,较为倾向现实主义风格。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2.。亦称“乐府往题”,乐府诗类别名。即“拟古乐府”。汉乐府“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足以观风俗,知薄厚”(《汉书?艺文志》),为汉末魏晋以来诗人所继承。如曹操等模仿其思想和艺术风格,并沿用其旧题写了许多不再入乐的乐府诗。唐诗人更大量借用乐府旧题抒写时事,从而赋予旧题以新生命。设计意图虽然必修二中学习过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乐府古题《短歌行》,但必修三有必要再介绍一下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四)1.。(1)。注:要求学生有目的地听:字词读音、句式停顿、情感基调。(2)。注:在学生齐读之前,教师应结合相关资料,指导学生朗读技巧。12/21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按字句段的顺序进行,类似于文言文的串讲,但不等同于串讲,在把诗句分离之后,要有句段的整体观。结合注释及参考资料让学生了解基本文意,并在描写内容和写作手法及作用上要做适当的点拨,原因是《蜀道难》里的词藻比较新奇丰富,意象和技巧运用较多,学生理解有难度,也是为下文问题探究作铺垫。(1),李白对“蜀道难”一咏三叹,试概括三叹的内容。参考要点:一叹蜀道之高险,二叹蜀道之惊险,三叹蜀道之凶险。注:一咏三叹是本诗的行文特点,也是让学生宏观把握诗歌的线索,结合第一部分的整体感知,通过此小题检查学生的理解力和概括力。(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参考要点:首先明确这是反复(复沓形式)的表现手法,那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应结合具体文本分析,立足于形式结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