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_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0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_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网友分享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_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0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一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一些立体图形的特征,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我们已经复习了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从今天开始,复习立体图形的知识.这节课,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板书课题)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谁来拿出不同的立体形体,告诉大家各是什么名称.出示立体图形2/23请你分别说一说每个立体图形的名称及各部分的名称.(圆锥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长方体)它们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先来复习长方体的特征.(一)复习长方体的特征.演示课件立体图形的认识出示长方体:1.同学以组为单位一起回忆.a.长方体的特征.b.想一想你是从那几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篇】1,先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复习题中各题的运算顺序,并直接口算出得数.2.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1.教学例教师:刚才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口算出得数.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从现在开始,我们学习两步式题的脱式运算.接着教师出示例l,说明脱式的书写格式.教师:两步计算的式题,脱式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的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35,还没进行运算的部分+5要照抄写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行写=,在=的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3/23然后,让学生做做一做的习题.教师巡视,看学生的书写格式是否合乎规范,对书写不规范的要帮助改正。然后共同订正。2、教学例2.教师出示例2.教师:这两个算式各含有哪些运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运算?(有加、减和乘法运算;它们都有乘法运算,)教师:在没有话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三篇】化简比。(教材第50~51页例1)1、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2、理解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3、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类比思想。重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难点:理解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把下面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课件出示题目)4/86/3012/1814/56点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分数。2、六二班共有学生50人,今天出勤人数为46,总人数与出勤人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点名学生回答)4/233、师: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4、引出新课。师:为了使数量间的关系更明确,我们经常要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二、学习新课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师: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最简单的整数比?引导学生联系最简分数的概念,讨论什么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指名学生举出几个最简单的整数比。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四篇】综合应用“合理存款”是在完成了第六单元“百分数”的教学之后安排的,旨在让学生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以及国债利率的有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了解教育储蓄、国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5/23“合理存款”活动共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1.明确问题。本活动主要围绕:“妈妈要存款一万元,供儿子六年后上大学用,怎样存款收益?”这一问题展开的。该问题中蕴含着几个很关键的信息:本金、可存款年限以及资金用途。2.收集信息。明确问题后,需要收集与该问题相关的信息。教材中呈现了通过去银行咨询以及查阅相关规定的方式获得的信息:(1)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包括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活期利率等。(2)教育储蓄存款免征存款利息所得税,它可存的期限以及相应利率。(3)国债也是免征利息所得税,有三年期和五年期的……3.设计方案。根据上述收集到的信息,让学生设计具体的储蓄存款方案。定期储蓄存款的方案可填在第111页第一张表格中。其他存款方案,如教育储蓄存款方案以及买国债的方案可填在第二张表格中。每一个具体方案都要求明确填出存期、到期利息、利息税以及到期收入等信息。4.选择方案。从上述各种可行的方案中选取收益,即化的方案进行合理存款,并计算出到期后总共的收入。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2.本活动涉及的调查与收集信息工作,老师可要求学生在6/23课前完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话以及银行咨询等多种渠道获得人民币储蓄、教育储蓄以及国债的利率和相关规定。3.课堂教学时,老师可结合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活动中存款的本金、可存期限以及这笔存款的用途。这可以促使学生整理信息时更有针对性,特别是为设计教育储蓄存款方案提供合理的理由。4.在明确学生已经收集到必需的信息之后,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设计方案。教材第一张表格中给定期储蓄存款方案预留了三行,实际上学生在具体设计时可能不仅仅只有三种,如一年期存6次,二年期存3次,三年期存2次,先存五年期再存一年期……多种方案。老师对学生设计的不同方案要恰当的给予鼓励,不能不加指导让学生盲目地停留在对定期储蓄存款方案的罗列中。5.在对教育储蓄和国债方案的设计之前,建议老师先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和明确收集来的关于教育储蓄和国债的相关信息与规定。例如:(1)2006年发行的凭证式一期国债,三年期利率为3.14%,五年期利率为3.49%。(2)一年期、三年期教育储蓄按开户日同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六年期按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教育储蓄储户凭存折和学校提供的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以下简称“证明”)一次支取本金和利息,每份“证明”只享受一次优惠。6.教师启发学生通过讨论逐步认识到,由于教育储蓄和国7/23债都免征利息税,所以相对同期的定期存款,它们的收益会相对较高。但由于国债和教育储蓄对存期和提取具有一定地限制,所以为了实现本笔存款收益化,可能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教育储蓄存六年。(2)先买三年期国债,到期后再买三年期国债。(3)先买三年期国债,到期后再存三年期教育储蓄。(4)先买五年期国债,到期后再存一年期教育储蓄。在连续存款的方案中,连续存款时仍然只存本金一万元,不包括已经获得的利息(具体见下表)。1.教师请各组同学选派代表,交流本小组选择的收益的方案,并具体算出到期的收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活动在设计方案时国债利率均以2006年发行的凭证式一期国债的年限和利率为准,教育储蓄也以当前的规定和利率为准。实际上,国债以及教育储蓄的利率在不同时期可能会有所调整,但无论利率如何变化,方案设计的思路是一致的。教学时老师可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2.教师在与全班同学共同反馈结果后,还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如果自己有钱,想怎样投资,理由是什么,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五篇】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8/23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反思、总结。小黑板男女职工人数比是5∶4根据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一)一个乡共有拖拉机180台,其中大型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台数的比是2∶7.这两种拖拉机各有多少台?(二)建筑工人用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配置一种混凝土.配置6000千克这种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三)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按照1∶100的比例配成的.要配成这种药水404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四)用8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三角形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1.还是按比例分配问题吗?2.如果是四个数的连比你还会解答吗?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7∶3,求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7+3=1020=14(厘米)20=6(厘米)错,要分的不是20厘米平均分是不是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按照几比几分配的《伴你成长》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六篇】9/2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80页~第81页。1、同学们要经历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2、我们还要理解观察点、遮挡点、可视区域等词语的意思。3、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运用“观察的范围”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一、古诗引入,导入课题。1.我们在小学学了五年的古诗,那么你们积累了那些古诗呢?谁能说一说。谁还记得王之涣写的诗《登鹳鹊楼》?齐读。这首诗中哪一句描述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感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者为什么要说:欲穷千里目,须“更上一层楼”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2.引入课题: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1、秋天到了,桃树下落了一地桃子,小猴闻到香味,在墙外向里张望。可是前面一堵墙,小猴子能看到墙内的桃子吗?10/232、看,小猴子爬到了这个位置,能看见地上全部的桃子吗?你猜想小猴看见多少个桃子?看来,光靠眼睛看是不准确的,你们能不能想出办法,准确找到猴子看到多少桃子呢?说说你的想法。3、在a点时,我们把猴子的眼睛看作“观察点”,(板书:眼睛观察点)。4、阻碍小猴子观察视线的是什么?(墙)它的最高处在哪里?(墙的右上角)5、我们把阻碍视线的这个最高点叫“阻碍点“(板书:阻碍点)。6、观察点和阻碍点进行连线,这条连线和地面的交点,就是离墙最近的点。连接观察点、墙的右上角、到地面的交点的线是一条什么线?(虚线)这条虚线就是观察的视线。为什么要把视线画成虚线?(视线是看不见的,所以要画虚线)7、这条线能往上画一点吗?往上画会怎么样?(观察范围变小)这条线能往下画吗?往上画会怎么样?看来,这条线必须穿过围墙的右上角。8、小猴子想看得更多桃子,该怎么办?(再往上爬)9、如果小猴子继续往上爬,爬到b处、c处,你能找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吗?(打开课本第80页,画一画)10、汇报11/2311、观察点的变化,直接影响观察范围的变化。那么,怎样确定观察范围呢?先看(观察点),再找(阻碍点),连接这两点,延长到(地面的交点)确定观察范围(齐读一遍)。12、我们把三次观察的结果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的高度有关,还与什么有关?(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的高度、观察的角度有关)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说明小猴看到的范围就越大。可见,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板书: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13、联系古诗:现在你明白王之涣为什么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吗?你能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其中的道理吗?说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下面,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1.完成课本80页试一试第1题。2.课本80页试一试第2题。变化的楼房。(1)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b楼的部分是如何变化呢?生:逐渐缩小(2)客车行驶到位置2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12/233.小猫捉老鼠。一天小花猫出来散步,迎面遇到了一堵残墙,有一只聪明的小老鼠就躲在这堵残墙的后面。(1)请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