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理论XXXX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7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理论学习要求: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基本内容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掌握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一节国际收支概论一、国际收支(BalanceofPayments)与国际收支表/账户(一)国际收支的概念1、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同其它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等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2、广义的国际收支指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量。▪经济交易包括:货物、服务以及收入交易;金融资产和负债交易;无偿转让(即一方向另一方无偿提供的实物或金融资产)▪居民概念:在本国生活的公民、在该国居住一年以上的外国的特定个人和机构(特定意义的个人、外企、非盈利机构、政府以及地区性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留学生、外交人员、国际经济组织以及在飞机上过境的个人机构不记入居民范畴.(二)国际收支表/账户(BalanceofPaymentAccount)1、定义国际收支表/账户是一个国家对一定时期(如一年、半年或一个季度)内,该国与他国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按复式簿记原理进行系统记录的一种统计表。一些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为贷方,一些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为借方.“钱流进为贷方,钱流出为借方”2.制表的三个原则只有国内与国外居民间交易才记入收支表.采用复式记帐法(每一单笔交易都以两笔等值的记录表示),所有交易按时价(市场价值)记载,而非剔除通货膨胀价格.分贷方借方两类不同的交易借方: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贷方: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3、国际收支表的构成根据IMF规定的方法和内容,国际收支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两大项。▪经常账户对实际经济资源(如商品、服务进出口和净要素收入等)在国际间流动的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四个项目:货物(goods)、服务(services)、收入(income)和经常转移(currenttransfer)。▪资本与金融账户该账户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资本账户、金融账户两部分。资本帐户:包括资本转移(债务减免、固定资产所有权变更)和非生产性、非金融资产的收购或放弃(无形资产转让)。金融帐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直接投资:国外经济体内的股本资本、再投资收益、其他资本等;▪证券投资:资产中的股本证券、债务证券,负债中的股本及债务证券.▪其他投资:资产中的贸易信贷其他贷款银行贷款及负债中的相当项目等.▪储备资产:货币黄金、SDRS、外汇资产、IMF的头寸等.▪国际投资头寸表国际投资头寸表(InternationalInvestmentPosition)不属于国际收支表的标准构成,它和国际收支表共同构成一个经济体的全面的国际账户。国际头寸是一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的资产负债表,其数值等于一个经济体给予或从世界其他地方得到的那部分净值.项目构成与国际收支的金融账户一致。①贸易往来,即各种物质商品的输出入。出口列为贷方金额,进口列为借方金额。②非贸易往来,主要包括劳务收支、投资所得等。收入列为贷方金额,支出列为借方金额。③无偿转让。从外国转入本国列为贷方金额,从本国转向外国列为借方金额。④资本往来,分为长期和短期。从外国流入本国的资本列为贷方金额,从本国流向外国的资本列为借方金额。⑤储备。包括本国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分配得到的特别提款权以及作为国际储备的黄金和外汇等。储备本身是存量,其增减额是流量。本年度储备增加额列为借方金额,其减少额列为贷方金额,二者相抵得出储备净增额或净减额。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doc举例台湾商人从美国购买价值为100万美元的机器设备,付款方式是从台湾银行提出美元存款支付货款;美国居民到欧洲旅游,花费10万美元存款美国公司从中东国家进口1000万美元的石油,用纽约银行的美元支票付款.在美国直接投资的中国石化将30万美元的投资利润汇回中国.美籍华人为中国希望工程捐款20万美元.美国居民购买日本某公司的日元债券,折合美元价值100万美元.英国居民购买200万美元为期10年的美国公司债券.贷方借方1.经常帐户a货物一般商品b服务旅游c收入证券投资d经常转移其他部门:其他转移2.资本和金融帐户e直接投资f证券投资债务证券负债g其他投资其他负债合计+100①+200⑦+10②+1000③+30④+20⑤+100⑥-1000③-10②-30④-20⑤-100⑥-100①-200⑦+1460-14604.国际收支的经济含义◆反映一国经济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从经济总体规模和顺差逆差角度来反映,主要体现在一个经济体对外交流说量大,地位高.◆反映一国经济结构变化.◆国际收支状况决定一国货币软硬及货币走向.顺差:货币→硬币→走强逆差:货币→软币→走弱◆国际收支顺差逆差直接影响融资能力和自信地位.◆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影响一国国内经济增长和发展.二、国际收支的失衡(一)国际收支的失衡1977年版:经常帐户与长期资本帐户的差额(基本差额)出现不平衡,人们便认为国际收支需要进行调整.1993年版中:经常项目、金融与资本项目余额出现问题,靠金融与资产帐户无法平衡掉,不得不动用储备资产进行调整的现象,即对外经济出现了必须进行调整的情况.(二)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1.周期性失衡经济衰退阶段:国民收入减少→总需求下降→物价下跌→促使出口增长→进口减少→顺差经济繁荣阶段: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上升→物价上涨→促使进口增加→出口减少→逆差2.货币性失衡3.结构性失衡4.收入性失衡国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全社会消费水平提高→社会总需求扩大→价格上升或进口增加→逆差.反之亦然5.临时性失衡6.投资环境性国际收支失衡(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对外:造成汇率、资源配置、福利提高的困难.收支逆差→本币汇率走软→本币贬值的压力收支顺差→本币汇率走强→本币升值→出口压力对内: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困难,即对外失衡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需要进行调整.(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弹性调节法吸收法货币法三、中国国际收支统计的发展与现状(一)中国国际收支的发展历程第1阶段:1980年以前,中国仅有外汇收支统计,其中主要项目是进出口贸易以及非贸易。由于当时实行的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方针,外汇收支和外汇储备的规模都很小.第2阶段:1980年-1984年,国际收支统计制度的初步建立.A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地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关条款规定,其成员国有义务向基金报送数据B.1979年以后,大量引进技术设备造成外汇收支逆差,给宏观经济平衡带来了困难.第3阶段:1984-1995年,国际收支统计制度不断改进第4阶段:1996年-至今,1995年8月正式颁布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并于1996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原则进行编制公布。1998年开始按照季度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供内部参考和与基金组织磋商使用。(二)中国国际收支统计的数据收集框架金融机构汇兑统计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直接投资企业的直接申报统计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逐笔间接申报证券投资统计境外帐户统计第二节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一、弹性法二、吸收法三、货币法一、弹性法(theelasticityapproach)1、前提假设■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假定贸易商品的供给几乎有完全弹性■最初国际收支是平衡的2、内容弹性调节法由英国老太罗宾逊夫人提出.是一种局部均衡分析,往往是在对外贸易发生较大赤字时使用。其核心是进出口的价格需求条件,利用本币对外汇率的变化,调整出口货物的外币价格和进口货物的本币价格,达到奖出限入从而完成调整国际收支的目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利用本币贬值,使出口货物的外币价格下降,促进出口上升,进口货物本币价格上升,进口下降,调节收支。该法主要研究本币贬值对相对价格的影响,为应付国际收支中短期失衡而提出.3、国际收支调整的作用机制及其条件机制:贸易逆差(顺差)→本币对外贬值(升值)→本国出口的外币价格下降(上升),本国进口的本币价格上升(下降)→出口量上升(下降),进口量下降(上升)→国际收支改善逆差→本币对外贬值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出口增长进口商品价格上升→抑制进口国际收支改善(BOP0)顺差→本币对外升值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出口下降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进口增加国际收支改善(BOP0)条件:(1)贸易国对货币贬值国不进行报复(2)如果放宽假设中价格不变,那么必须满足对外贬值的速度快于对内贬值的速度,即国内通货膨胀率要低于本币对外贬值的速度(3)Marshall-Lerner条件4、Marshall-Lerner条件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即|EM+EX|1进口需求弹性:EM=-(△M/M)/(△P/P)出口需求弹性:EX=-(△X/X)/(△P/P)|EM+EX|1,国际收支趋于好转|EM+EX|=1,调整汇率对国际收支的状况不产生影响|EM+EX|1,国际收支趋于恶化Marshall-Lerner条件图解PQPP'0XX1EE'EDSS'SD'5、J曲线效应J曲线效应本币贬值先造成收支的继续恶化,然后才会好转。在大多数情况下,本币的贬值会使一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只有在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才会改善。原因:本币贬值后出口额和进口额的短期反应较慢。①出口增长需投资增加,具时滞②进口本身有惯性,在认识决策上甚至找到替代品都需要时间(6-12个月的滞后时间)J曲线效应图示T1T2:货币合同阶段在B点宣布货币贬值,逆差增大在C点达最大值T2T3:传导阶段T3T4:数量调整阶段BOP0BOP0JTOT1T2T3T4BCDAEBOP0BOP0JTT1T2T3T4BCDAE二、吸收法(theabsorptionapproach)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经济学家西德尼•亚历山大(SidneyAlexander),他在1952年根据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在《贬值的贸易差额效应》中提出该理论,当时他任职于IMF。Sidney认为只有当一国商品、劳务产出的增加超过其吸收能力的增加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才能得以改善。“吸收”指国内居民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从西方经济学需求角度封闭条件下:Y=C+I+G开放经济条件下:Y=C+I+G+(X—M)X—M=Y—(C+I+G)设B=X—M=BOPA=C+I+G(总吸收/总支出)所以BOP=Y—A当YA时BOP0国际收支改善Y=A时BOP=0国际收支平衡YA时BOP0国际收支恶化经济含义:国民收入大于总支出,国际收支处于顺差状态国民收入等于总支出,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况国民收入小于总支出,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态当处于逆差时,财政调节:1.增加Y2.减少A(采用吸收政策)支出转换政策指通过支出方向的变动来调节社会需求的内部结构,主要调节总需求内部外国商品和劳务与本国商品和劳务的结构比例。主要包括:汇率政策和关税、出口补贴、进口配额限制等直接管制措施。狭义的支出转换政策指汇率政策。支出调整政策主要通过支出水平的变动来调节社会需求的总水平。包括财政和货币政策。逆差时,采取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总吸收下降。政府总支出减少或税率提高、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卖出证券,以压缩居民和企业的消费需求以及投资需求,进而压缩进口需求,从而改善国际收支。评价:调整Y:是改善国际收支较好的办法,但这隐含着资源的重新配置或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改进生产结构.减少A:紧缩开支,实行紧缩性财政和货币政策,A中有进口成分,削减A,可以削减进口,出现闲置资源,必须转向出口部门和进口替代部门,最终改善国际收支。调整Y,减少A,都具时滞效应,很难马上见效国民收入本身受资源总量和资源重新配置难度的调节,若资源接近充分就业,Y无法提高,极可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