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克服五种心态筑牢思想防线的教育心得体会材料月日召开全体干部党员大会,会上传达学习了党组《关于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宣读了纪委关于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以及的悔过书。观看了纪委拍摄的教育片《》。通过对上述案件的反思及对上级精神的深入学习,自我触动很大,在此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已的体会和感想,主要体现在克服五种心态。一、擅权任性要不得有权任性,放纵妄为,会让人彻底失去对纪律的敬畏。上面案例说明,长期游离在权力的监管之外,致使违规行使权力常态化,加之宗旨观念、理想信念的动摇,必将滋生不正之风,导致腐败,滑入贪腐深渊。最终被权力这一“双刃剑”弄得遍体鳞伤。因此,坚持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真正理解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扎实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提高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自觉性,做到自觉防腐倡廉、拒腐防变。牢记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所以领导干部敬权、畏权、慎权,习惯在监督下依法用权,这既是对权力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爱护。针对上述案件,结合我所分管工作,经认真反思、对照,特别是在土地供应地价的确定、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修编、财务报销制度等方面,严格按照制度办事,认真落实各项制度和规定,把纪律挺在前面,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制度、扎紧权利的笼子,是守住底线、预防腐败、从源头上拒绝“任性”的根本所在。二、侥幸心理要不得虽然大多数违纪者意识到“风声紧”,但在未被查处前,总抱有“查不到我头上”的侥幸心理。这种侥幸,有的出于对自己隐秘手段的盲目自信。除此,有的违纪者还以“地处偏远、监督薄弱”为侥幸心理“壮胆”。但行过必留痕迹,就算藏得再深、遮得再严,面对升级换代的党内监督、无处不在的群众监督、不留情面的舆论监督,总有“露出尾巴”的一天。侥幸,终将导致“不幸”。三、麻痹心理要不得不以为然的麻痹心理要不得。特别是当自己手握“权力”,面对“求”到自己面前的“索求”者,不能坚守“制度”或严格“制度”,及干扰正常的公平程序。或者自己“权限内”的几餐饭公款吃喝、收送些土特产、临时用个公车等等,以为这些只是组织不会管的“小毛病”。上述种种心理误区,在不少踩到纪律“红线”的党员干部中颇有市场。正是把“四风”问题当小事的错误心理,导致、、等受党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身陷囹圄。作风建设无小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拿“钱不多”“事不大”“不要紧”开脱,只能是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最后必然自食苦果。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从细微处约束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踩“红线”,否则就会遭到纪律的“当头棒喝”。四、惯性心理要不得照走老路的惯性心理是非常可怕的。陋习之所以顽固,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其经过长年积淀,已成为陈规陋习,具有强大的惯性。有的党员干部不是按规定办事,而是按惯例办事,结果办了糊涂事。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抓作风建设的决心和力度前所未有,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许多“惯例”早已不再“惯”了。这种形势下,若还照旧思维办事,势必处处碰“壁”乃至触“电”。因此,我们必须要认清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赶紧丢掉“老皇历”,遵守新要求。五、从众心理要不得身不由己的从众心理身要不得。特别是在自己分管的几个部门上,总有一些熟人或者领导打电话、递条子,如果磨不开面子、拉不下脸子,认为亲朋、老乡、战友都是这么干的,如果我不这样就是不“合群”、就是“另类”,就是融入不进去。这些错误的心理必将导致你与党的要求越走越远。再比如:人情厚重,长辈亲朋有求,说什么也不能驳面子。在类似陈规陋习影响下,做为一名党员干部如果忘了自己身份、忘了纪律“红线”,面对“亲情温馨”、亲人朋友的要求,面对社会风俗或亲人的“念叨”。如果纪律意识不强产生动摇,最终尝到的将是违纪的苦果。保持遵章守纪的政治定力,做移风易俗的表率,带头抵制不良风俗,永远是对党员干部的考验。上述五种心理误区,告诫我们要从根本上克服党的观念淡漠、党员意识模糊的错误认识,要紧紧看齐跟上。古人说,风俗之于人心也,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不良心理,并非一日铸成,改变并形成正确观念同样要假以时日。因此,我们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严格落实“两学一做”教育学习,一寸不让、久久为功,破立结合、固本培元,让好作风蔚然成风,让人心返璞归真。我认为,我们应以这次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为契机,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履行监督责任,深入开展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教育和经常性警示教育,强化作风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形成权力制约机制,严查违纪违规问题,防止腐败滋生蔓延;要以案为鉴,认真反思,深入剖析,警钟长鸣,堵塞漏洞,清理危害,树立干事创业、公道正派、执纪为民、忠诚于组织、清正廉洁、敢于担当的良好导向。要做带头践行廉洁自律、遵守党的政治规矩的规范,维护国土部门良好形象、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时刻把党章党规党纪铭记于心,耐得住清贫,顶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