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在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省文化旅游大会部署,明确方向和重点,动员全市上下凝聚共识,抢抓机遇,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稍后,国伟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一、充分认识文旅产业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文旅产业发展。201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891.6万人次,较2016年年均增长13.6%;实现旅游总收入364.8亿元,较2016年年均增长16.3%;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2.5%,较2016年提高1.9个百分点,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以来,我们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帮助文旅企业渡过难关,国庆期间接待游客3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4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恢复66.6%和72.7%,分别位居全省第3位和第8位。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把握新形势新要求,以强烈的使命感,以更高标准,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把握文旅产业的重要地位。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文化为旅游注入灵魂,旅游让文化更好表达,文旅融合是“培根铸魂”的重要抓手,事关强国之路、经济循环、民生福祉,意义十分重大。一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去年9月,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指出,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市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要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切实承担起保护传承创新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责任,守住民族文化之根、传承优秀文化之魂。二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据统计,文旅业直接和间接相关的产业达110余个,文旅业每投资1元,带动相关行业投资5元;文旅业每实现1元收入,带动相关产业收入4.3元,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文旅业连接供需两端,不仅比任何行业都先进入到循环体系中,而且对于调结构、促消费、扩就业具有显著拉动作用。此外,推动文旅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群众增收,推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城市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经济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当前,文化优势、文明程度正逐步取代政策让利、区位优势,成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旅游业的竞争也不再是景区之间的竞争,而是城市总体发展水平的竞争,市民素质、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决定了文旅业发展的品质和高度。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旅业是典型的生态亲和型经济,不仅可以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有效降低污染排放,还有助于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五是满足精神享受的重要手段。农业文明时期,人们追求温饱;工业文明时期,人们追求富裕;城市文明时期,人们追求物质和精神双重享受。旅游已经成为衡量生活质量和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充分认识文旅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快推动文旅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把握文旅产业的发展规律。今年文旅业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最深的一次冲击,但从长远看,我国庞大的人口基础及日益高涨的旅游消费需求,为文旅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就文旅产业而言,产业基础高级化就是要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打造有看头、有说头、有玩头、有卖点和引爆点的旅游吸引物,发展沉浸式、参与型、互动型、体验型文旅消费,构筑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产业链现代化就是要以产业链思维抓好文旅产业,在规划完善、景点打造、线路优化、要素供给、资源配置、推介宣传等方面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链式”发展,实现产业链与价值链、创新链、金融链、政策链的深度融合。一是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全域旅游是当前我国文旅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架构。要通过“三生”空间的重构,使城市建筑、传统村落都变成旅游吸引物,推进全景式覆盖、全产业发展、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推动各类要素在更大空间聚合。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据测算,旅游产业链效益约为门票价值的8-12倍。当前文旅业进入成熟期,需要大力挖掘“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收益,关注来了多少人、住了多少天,增加游客滞留时间和消费量,促进景区二次消费,要让旅客花钱物有所值、物超所值,提高游客让渡价值,强化文旅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溢出效应。三是从走马观花向注重体验转型。文旅消费已呈现品质化、个性化、特色化等趋势,从追求“美丽风景”转向享受高品质的“美丽生活”“美丽心情”。要加强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垂直、水平和侧向合作,促进文旅与农业、工业、体育、健康、科技等产业融合,强化参与性、沉浸式、体验型项目建设,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四是从乡村景观向生态文化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转型。生态文化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进行特色化、艺术化的升级迭代,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延伸。田园综合体要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核心、以体验为价值、以文化为灵魂、以游客满意为根本追求,是“三生”空间的艺术重构,是三次产业的有机融合,要学习借鉴浙江安吉等地经验,统筹农业景观功能和体验功能,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提升。(三)把握我市文旅产业发展形势。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占全省近10%,居全省第5位;景区25家,其中5A级1家、4A级8家,规模以上旅游商品生产企业100多家。XX不缺乏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旅游资源,缺乏的是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发现视角和挖掘水准。与先进地市相比,我市文旅产业策划不够、发展不快、质量不优、创新不足,有形无魂、有景无文,与文旅资源大市地位不相匹配。主要表现在:产业形态单一,链条不长。还停留在“圈山占水收门票”的传统模式上,餐饮、娱乐等产业链条不完整,景区一日游比例高,综合带动效应有待提升;文旅融合不够,开发不足。缺少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策划和推介,百泉园林、卫辉古城、陈桥驿等优质资源长期开发不足,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品牌优势不强,竞争能力不足。南太行品牌价值较云台山还有较大差距,今年“十一”假期,我市八里沟景区游客近6万人次,旅游收入不到400万元,而云台山景区游客达到44.5万人次,旅游收入42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质量不高。景区与景区、景区与城市之间的通达性较差,景点之间缺乏有机串联,旅游整体接待能力弱,在全省处于落后地位。为对冲疫情影响,今年以来中央、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扩投资、促消费的政策措施,5月11日召开的全省文化旅游大会提出,要加快文化旅游大省向强省转变,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旅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都为谋划推进文旅产业项目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推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着力增加优质文旅产品供给,优化文化旅游发展环境,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二、明确文旅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全省文化旅游大会精神,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构建“一山两河三城四镇”发展格局,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一)优化发展格局,明确发展载体。建设南太行文旅康养体验带,依托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山水优势,实施八里沟(包括天界山、九莲山)、关山、宝泉、万仙山、齐王寨、白云寺、罗姐寨、轿顶山、秋沟、跑马岭景区等十大重点文旅项目,优化山水景观,挖掘文化资源,将文化融入山水。市发改委要牵头做好南太行文旅康养产业带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年底前完成。建设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精神价值和时代价值,实施原武古镇、陈桥古镇(湿地)、中原植物园、融创文旅城、凤湖景区、青龙湖景区、博浪沙公园、同心湖公园、王家潭公园、“水墨”赵堤等十大重点文旅项目,打造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独特标识的地标体系,让游客在饱览大美黄河的同时,领略博大厚重的黄河文化。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挖掘千年运河积淀的深厚文化资源,实施百泉、比干庙、卫辉古城、XX县合河古镇、平原省委旧址、卫源湖、北关街、牧野湖、卫河公园、生态城诗经公园等十个重大文旅项目,重现运河文化和美丽乡愁,将XX大运河打造成为璀璨的文化带、绿色的生态带、缤纷的旅游带。要学习借鉴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文化遗址公园经验,高标准建设《竹书纪年》文化遗址公园。推进孟庄遗址、李大召遗址和沙门遗址公园建设。建设“三城”旅游区,生态城链接南太行旅游带与黄河、大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带,要加快项目建设,通过旅游全要素的提升,将生态城打造成南太行和黄河旅游的驿站,承担起全市的旅游中心、休闲中心、度假中心功能;依托森林城周边的生态资源,打造具有黄河故道风情的休闲观光体验区;依托比干庙、望京楼等资源,打造以寻根祭祖为主题的卫辉古城文化旅游区。建设特色旅游休闲小镇,突出运河文化与黄河文化融合,以陈桥湿地等生态体系建设为载体,打造自然与人文深度交融的陈桥古镇;改善玲珑塔、城隍庙等国家级文物周边环境,建设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原武古镇;借助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政策优势,推进百泉湖综合开发,恢复再现百泉书院、百泉药交会盛景,建设百泉古镇;唐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体,以吴金印同志先进事迹为题材,打造红色旅游小镇。同时,以“唐庄通用航空机场”为中心,开发空中表演、空中航拍等低空飞行体验产品,发展通航旅游。“一山两河三城四镇”总体布局勾画了我市文旅发展的中长期蓝图,明确了滚动实施的三十个重大项目,各级各部门要以“文痴”的精神,抓好项目建设,切实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辉县市要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平原示范区、宝泉景区等区域要加快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工作。(二)强化策划规划,抓好项目前期。策划创造机遇,规划创造价值。我市缺少优质文旅产品,关键在于没有深入策划规划、没有做好项目前期。要坚持高水平策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加强与策划、规划、融资、建设、管理、运营全产业链服务的专业机构和大型企业合作,把“老天爷”赐予的自然生态资源、“老祖宗”留下的历史文化资源、“老百姓”创造的民俗文化资源、“老前辈”传承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出来,打造一批优质文旅产品。要盘活山水资源,“千里太行、魂在XX”,要深入挖掘“太行之魂”的精神本质,将牧野大战的金戈铁马、亘古忠臣的志虑忠纯、诗经华章的浪漫优雅、竹林七贤的魏晋风骨、太行抗日的铁血丹心、先进群体的时代风采融入山水景观,打造以八里沟为代表的南太行旅游品牌,推动宝泉等8家景区创建5A级景区。需要强调的是,山水资源的开发要注重科学规划、创新业态、提升品质,宁可“留白”,绝不“乱裁”;要严格落实“1542”总体要求,大力推进矿山开采、河道采砂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以生态修复、项目建设为名行开山采石之实等不法行为。要盘活文化资源,提炼总结黄河文化蕴含的精神价值,通过项目策划,将“悲天悯人、天下为公的人文精神;志虑忠纯、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不畏强暴、舍身取义的斗争精神;追求真理、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有形化、活态化,做到可看、可听、可感、可信,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办好黄河文化论坛,使文化资源变成旅游资本,把文化遗存打造成旅游景区。深入挖掘以“陈桥兵变”“大宋之源”等历史事件为核心的“陈桥宋源文化”和原阳“宰相文化”;活化以原阳大米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以长垣烹饪为代表的“美食文化”等,使黄河文化成为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地标和情感纽带。要盘活红色资源,依托陈赓指挥部、八路军后方医院、皮定均司令部、郭兴纪念馆等抗战文化历史遗迹,打造“太行抗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