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与针对性研究总结汇报材料摘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但纵观我国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教育者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大大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本文将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与针对性的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针对性;实践路径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密切联系。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是关键,让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主动探索和亲近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其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一、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的现状(一)对政治思想理论课没有正确认知。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改善民生的新政策,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这使大学生对国家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大学生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感受过革命和战争,使其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认识不够深刻,对政治思想理论课缺乏正确认知。(二)对政治思想理论课不重视。大多数大学生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拥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且愿意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努力,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但是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了一定变化,学习行为变得物质化。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找一个好的工作。他们认为专业课才是有用的课程,公共课对自己的人生并没有太多作用,导致其对公共课不重视。在参加社会活动方面,大部分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志愿活动的目的是获奖、评优,而不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在入党方面,大多数学生并不是因为政治信仰而入党,而是为了毕业后更好地就业。在入职方面,大多数学生在入职时,会选择待遇好、薪酬高的职业,而不会考虑对社会的贡献,在毕业时会选择去发达地区,而非欠发达地区。(三)思想政治认知与行为脱节。大多数学生的道德理念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认同的,对谦虚礼让、助人为乐、明礼诚信等传统美德是认同的。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常常有先己后人、唯我独尊、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思想。当代大学生在充满活力的环境中成长,大多数思想积极向上,乐于进取,愿意接受新思想。但是随着社会竞争愈加激烈,大学生要面临和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但其心理尚未成熟,耐挫能力较弱。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与针对性的因素(一)教育工作者工作不到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和思想受到较大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且习惯于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而网络上的信息复杂多样,大学生的鉴别能力有限,常常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如果在大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教师没有及时予以干预和引导,师生之间会产生距离,从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性。(二)教育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我国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还沿用从前的教育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为主,通过课堂讲解、学生报告会、师生座谈会、学生阅读书刊等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课堂讲解的内容往往与现实不符,学生的报告常常缺乏新意,师生座谈会由于师生关系的疏远常常使学生过于拘谨,师生之间的交流不通畅。(三)教育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周期也越来越短。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相关知识,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的更新速度过于缓慢,使其与现实生活脱节。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仍然采用以前固有的教案和讲稿,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教学形式过于沉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缺乏思想政治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低下。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与针对性的路径(一)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材的亲和力。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新实践反映出来。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不宜过于抽象化,教材不能仅局限于书本的理论知识,要将实际生活和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使其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解答心中的困惑。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满足学生需求,紧紧围绕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就业前途展开。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专业特点开展相关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学生的切身利益展开,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把握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应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完全照搬教材,拘泥于书本。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让课堂氛围变得充满活力,让学生产生亲和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引入案例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的关注热点,让思想政治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最后,教师还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将实践教学、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建设方法多样、思想先进、评价科学的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加强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参与教学实践。同时,教师还应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可利用互联网,通过微信、QQ等聊天软件与学生加强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与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四)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但是由于其思想还未完全成熟,缺乏生活阅历,在遇到一些负面信息时,不能很好地做出判断。因此,常常会受到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同时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不能够很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容易对社会产生消极心理。针对这样的情况,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及时对大学生的不良心理以及负面情绪予以疏导,帮助他们学会缓解不良情绪,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让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亲和力。(五)优化高校教育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结合国家的教育方针,还要紧紧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应与学生加强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角度出发,不断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案。同时,高校教师要善于将高校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融入实际教学中,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互联网上有很多网络用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网络词汇,例如“厉害了,我的国!”“我们能赢!”等,在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同时,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六)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与针对性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思想和综合素质与其成长环境存在着密切联系,高校文化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重要影响。因此,高校应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组织相关活动,如情景剧、话剧比赛等,设计一个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排练小话剧,通过这样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特点,并设计人物的动作、语言,在真实场景中感受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四、结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与针对性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各高校应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纠正自身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高校教师要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成能让大学生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