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明确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农村社会生活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分重要的目标和任务,也是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应有之义。“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由此可见,农村社会要建成小康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第一要务。一、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基础设施亟待完善虽然近年来我县加大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村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与城镇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全县大部分行政村夜晚无路灯,形成“一团黑”,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农村客运站和公交候车亭还未建设,居民乘车难问题仍未解决;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仍有盲区,未达到四级公路网络全覆盖且维护不够,路面损坏严重;生活垃圾处理措施相对简单,村收集镇处理的要求还未完全落实到位;农村污水任意排放,黑臭河整治还存在盲区;自然村比较普遍,没有完善的上下水管网系统等等。二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快农村学生就近入学难仍未解决,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较差;农村卫生服务室,规范化建设不高,农村卫技人员缺乏;托老养老机构严重不足,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健全等等。三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缓慢农村新型社区因规划、资金和农民意识等因素制约,导致推进缓慢,人居环境仍未得到明显改善,特色风貌无可彰显。二、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对策思考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实践表明,只有城镇化进入稳定期后,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显著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农村的普及率明显提高,才能逐步向全面的城乡融合发展。结合我县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实际,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特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我县要按照“四好农村路”要求,持续实施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工程,补齐“大交通”文章短板,提升农村公路畅通深度、安全水平和路线环境,确保到2020年,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达100%;全力实施农村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农村客运站和公交候车亭建设,确保到2022年,镇村公交开通率达100%;着力实施城镇和行政村亮化工程,确保到2020年,全县各镇区主干街道和各村居主要道路亮化工程达95%以上;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体制,基本实现自来水通村达户,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确保到2022年,农村区域供水入户率达95%,集中供水率达99%,自来水普及率达98%。二是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我县应着力补齐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服务项目、服务机制、服务手段等短板,高标准规划、高强度推进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改变以往单纯强调加快建设,向“设施建设、功能实现、运营管理”三者齐头并进的方向转变,要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重点镇、中心镇、特色小镇和中心村、新型社区,采取2-3村建立完全村小,每村建一个高标准的幼儿园,解决适龄儿童就地就近入学的问题,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统筹和优化城乡、区域间卫生资源公平培植,大力实施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省级示范村卫生室,壮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任务;要加快实施乡村公共文化建议,建好村级农家书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三是要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和新型社区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县应把重点放在特色小镇和新型社区建设上,充分发挥镇和中心村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战略节点和有效载体的作用,以特色小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推动社会经济、乡村面貌、自然环境等有形要素和文化特色、价值观念等无形要素深度融合、良性互补。要加快推进陈家港红色文化特色小镇、不锈钢产业特色小镇;南河西兰花小镇;X森氧小镇;张集荷花小镇等建设力度,实施城镇化与村镇化双轮驱动,实现差异特色发展。要坚持“科学规划、以拆定建、配套齐全、成本可控”的原则,加快推进一镇一区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让一批体现地方建筑风格、彰显特色风貌的新型社区拔地而起,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