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进取坚守底线努力推进建筑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在202X年全省建筑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XXX202X年XX月XX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建筑管理工作会议,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2X年全省建管工作,安排部署202X年工作任务。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XXX同志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大家要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落实。一、202X年工作总结回顾202X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全年“三稳四进”的建管工作目标,保持了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建筑业平稳较快发展、行业和谐稳定,在强化质量安全基础、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开拓市场、加强人才支撑上取得了新进展。(一)标本兼治,质量安全形势稳定好转。通过严厉“打非治违”和整体推进“三化”,全面落实市场主体、监督主体责任,针对性开展建筑起重机械和脚手架、支模架坍塌及监理、预拌混凝土专项整治,完善提升季度集中督查、重大项目督查、特护期隐患排查和安全预警提示,进一步强化了现场市场联动执法监管,构建了全省工程建设项目从省到市到县扁平化、网络化的信息监管体系,加强了质量安全监督保证体系。累计有103家企业通过省级安全认证,市级安全认证工作全面铺开,全年创示范工程430个、示范工地1076项(次),企业内控体系逐步健全,项目管控水平明显提升。全省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18起、死亡22人,同比分别下降10%和15%,百亿元产值死亡率0.5,死亡人数仅占省安委下达年度控制指标的68.7%;获鲁班奖6项、省芙蓉奖51项,创省优质工程179项,工程质量一次交验合格率达98%以上。省厅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各市州工作成效明显,亮点纷呈。XX、XX、XX未发生死亡事故;邵阳市标准化工作推进力度大,42家企业通过市级安全认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进步明显;衡阳市将质量监督考核结果与人员绩效评价严格挂钩,促进监督责任落实;XX市积极试点安全生产责任险;XX、XX、XX、XX市和XX项目招标评标使用综合评估法比例较高,调动了企业抓安全、抓管理的积极性;岳阳市、衡阳市加强协调消除监管“盲区”、“特区”,各类园区项目纳入统一监管。针对长沙市轨道交通、过江隧道等重大项目,长沙市强化重点监管,省厅也多次督查督办,继续保持了零死亡事故的良好形势。(二)开拓进取,建筑业平稳较快发展。一是产业规模与效益稳步提高。预计全年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达4460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增加值1350亿元,占全省GDP的6.1%;实现利税总额300亿元,同比增长16%,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约270万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突出,已实实在在成为全省支柱产业、基础产业。二是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企业人才储备得到强化,全年新增注册建造师4245人,比去年多增加1656人,新增项目关键岗位人员26533人;项目管控能力提高,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一些企业改变了不顾自身资源和能力,盲目扩张的方式,争创精品工程、打造企业品牌。如东方红公司通过网络系统对项目进行实时监管,项目管控水平显著提高,获省级安全认证优秀等级;衡洲建设有限公司坚持所有承建项目争创省示范工地,202X年获省示范工地14项,占公司在建项目的50%。三是经营领域拓宽。通过积极引导建筑行业落实“三优先”精神,促进企业加强合作对接。长沙市制定了扶持省内诚信企业承揽国有投资项目的办法,成功打破了央企和省外企业在我省地铁市场的垄断。同时,大型企业加快了资本运营步伐,中建五局积极采取FBT(融资-建设-转让)模式参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省建工集团运用BT模式参与郴州市城市建设综合运营和“两城建设”,被誉为“郴州模式”。四是外拓市场成效明显。全省外拓产值1332亿元,同比增长25%,较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增速高11个百分点;对外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1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5%,有效带动了我省相关设备产品特别是工程机械出口。水电八局全年对外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6.9亿美元,带动建材、设备出口1.71亿美元,其中建筑工程机械2000万美元;省建工集团东非公司近两年带动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出口达1.4亿元人民币。(三)严格执法,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一是招投标活动进一步规范。通过资格审查办法和评标办法的修订,积极推进电子化招投标,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加强招投标全过程监管,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通过开展法规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全省大部分地区贯彻落实了“两规定四办法”,建立了招投标激励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了质量安全和行业发展。株洲市招标局加强电子招投标管理系统建设,严格执行省厅的规定、办法,积极引入社会监督,促进了建筑市场规范。二是严格建筑市场准入。严格标准和要求,继续规范资质审批、外省入湘施工企业监管,建立了外省入湘中介咨询企业备案登记制度。三是严格执法。全省各级对383家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了资质动态核查,撤回资质24家,责令限期整改36家;认真开展资质挂靠和出借资质问题专项清理,查处违规项目95个,企业48家,罚款145.2万元;加大事故处罚力度,暂扣14家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收回11名责任人安全生产考核证书;公布了205家企业及166名责任人员建筑市场不良行为,并在网上曝光。(四)文明创建,行业新风扑面。一是文明行业创建初显成效。各地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积极响应全省文明行业创建工作部署,积极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大部分市州监督机构在监管信息平台上亮明了共产党员示范岗位,极大地增强了一线监督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监督人员素质提高,精神面貌改观。株洲市率先开展模范共产党员监督工程师评选活动,张家界市涌现了亮剑隐患、敢于担当的优秀监督工程师伍其林,郴州市质安站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株洲市质安处、衡阳市质监站、湘西自治州质安监站、怀化市质安监站被评为202X年度市级文明单位,省质安监总站及省造价管理总站获评省直机关文明标兵单位。二是企业和从业人员权益得到维护。通过严格执行分期缴纳制度,进一步完善劳保基金网络监管系统,基本实现劳保基金应收尽收,保障了资金安全。充分发挥基金对行业的保障作用,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和从业人员参保,参保企业1630家,并为解决困难企业缴纳社保资金欠费、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厅“双联帮扶”工作获省“双联办”表彰。针对“两个拖欠”问题,认真落实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年底前部署开展了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专项检查,保障了施工企业和农民工合法权益及行业的和谐稳定。三是工程造价管理服务强化。对工程量清单消耗量标准和人工工资单价进行动态调整,及时发布材料价格信息,加强了计价依据体系建设。颁布了《XX省〈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XX省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执业操作规程》,规范了行业行为,促进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发展壮大。全省各级造价管理机构以国有投资项目为重点,继续加强了施工、监理合同备案和安全文明措施费审核、农民工工资核准工作,服务项目作用进一步显现。湘潭市强化招标控制价、合同价、结算价备案监管,加强了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监管。总结202X年成绩,联系思考近年来建管工作实践,有几条经验值得肯定。一是找准核心问题,理清工作思路。紧扣推动行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主题,针对市场主体责任不落实,监督执法工作不到位、不规范,监管信息不畅,市场与现场监管脱节,非法违法建设屡禁不止等突出问题,形成了整体推进“三化”,强化两场联动的工作思路,并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上下形成高度共识。二是强化措施,形成抓手,狠抓落实。围绕强化项目管控与企业标准化建设,相继推出关键岗位人员配备、安全文明措施费投入,达标验收、标准化示范工程(工地)创建、安全认证等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环环相扣,逐步形成并强化了监督规范化绩效考核、信息平台支撑、招投标政策激励等有效抓手。实践证明,贯彻执行省厅政策文件措施有力、落实到位的地区,成效明显,改观很大,如长沙、张家界、邵阳等市;反之,贯彻执行打折扣、不系统、不全面、不落实的地区,工作难见起色。三是整体联动、持续推进。实现市场现场联动、“三化”整体推进、构建省市县网络化联动监管机制,形成合力,持续推进,强化以项目标准化管控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并通过市场机制逐步营造了支持现场管理到位、质量安全可靠的企业获得更大市场份额的环境,在确保安全发展的前提下,推动了行业科学发展。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所面临的形势。1.体系不完善,坚守底线压力大。一是项目、重要设备的底数不清,重大危险源识别监控不到位,心中无数。二是非法违法建设屡禁不止。三是“三化”工作落实不到位、不平衡。如监督记录弄虚作假、隐患跟踪整改不落实、科室及站(办)联动不到位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充分暴露出我省建筑质量安全监督保证体系仍不健全,更不扎实,坚守底线任务仍然艰巨。2.工作难落实,作风素质考验大。从督查和考核情况看,不同地区执行力差距很大,这既是工作差距,更是思想作风素质的差距。部分地区监督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作风不实,“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问题仍然突出,对质量安全隐患督促整改不力,甚至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这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的状态亟待改变。3.加快发展期待高,转型升级挑战大。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扎实开局之年。省、市、县领导换届调整顺利完成,为新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全省上下抓发展、抓项目动力强劲。我省202X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计划达1.8万亿元,建筑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如何突破传统体制机制障碍,突破科技贡献不足、人才支撑弱、管理松散,劳务作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低、技能差等瓶颈制约,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既倍受期待,又挑战巨大。二、努力推进建筑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202X年全省建筑管理工作总的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实干兴业、实干“保安”的总体要求,继续以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为核心,深入推进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监督规范化和监管信息化,严格“打非治违”,深化专项整治,持续开展行业文明创建,强化企业主体、监督主体责任落实,完善监督保证体系建设,强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联动;推进企业改革改制,拓展经营领域和市场,加快多元化发展,着力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建筑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工作目标是:力争全年建筑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12%以上,其中外拓产值突破1500亿元,同比增长13%,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突破20亿美元,同比增长15%;实现增加值1450亿元,同比增长8%;百亿元产值死亡人数控制在0.7人以内,争创鲁班奖工程3项、芙蓉奖工程50项、省优质工程150项、省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500项,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98%以上。(一)增强底线意识,完善监督保证体系。1.全面摸清监管底数。完善监督保证体系,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一要摸清项目底数,全面掌握辖区内所有在建项目及项目监督情况、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状况,建立台账,并逐步录入项目监管信息平台。二要摸清设备底数,对本地施工现场建筑起重机械(提升设备)要全面排查,逐一复核产权备案、使用登记和检验检测情况,建立设备动态监管台账,录入项目监管信息平台。2.持续开展“打非治违”。无数血的教训证明,非法违法建设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各地要始终把“打非治违”作为当前和今后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措施,紧抓不放,持续推进。各地要按省厅方案要求,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建立非法项目台账,将非法项目录入监管信息平台,全面督促整改,并强化执法,严格做到“四个一律”。特别要注意的是,当前“打非治违”普遍存在政府热、企业冷的现象,有些企业甚至认为与己无关,但施工现场违规操作、违章作业、防护不到位等比比皆是,质量安全隐患触目惊心。各地要深入企业、项目和广大从业人员进行动员和宣传,变被动为主动,督促企业大力整治违章指挥、违规操作和防护不到位等行为。3.全面推进“三化”工作。实践证明,整体推进“三化”对健全完善质量安全监督保证体系意义重大,起着基础性作用。必须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攻坚克难,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