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年度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总结汇报材料县人民政府: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指导及县直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下,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工作得到加强,我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一、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协调配合情况从年开始,我县组织部门出台实施了乡镇、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离任工作交接制度,组织部门邀请审计部门一并参加离任交接会议,并在交接书上签署意见。组织部门交接书文本上有审计报告中的有关事项。例如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的财务收支情况,国有资产总量,结构和保值增值状况等。二、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及发现的主要问题。1、被审单位基本情况。被审计的个单位中财政拨款单位个,自收自支单位个。审计总收入,.万元财政拨款,其中:财政拨款收入,.万元,预算外收入,.万元,自收自支收入,.万元。总支出,.万元,其中:接待费支出,.万元,占总支出.%;车辆支出.万元,占总支出.%。县直单位支出,.万元,其中:接待费支出.万元,占支出.%;车辆支出.万元,占支出.%。乡镇支出,.万元,其中:接待费支出.万元,占支出.%;车辆支出.万元,占支出.%。林场支出,.万元,其中:接待费支出.万元,占支出.%;车辆支出.万元,占支出.%。由于单位主要领导任职时期及审计次数不同,故这次各单位审计的时间范围也不同。2、被审单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乡镇政府执法主体不合法,无证收费.万元;(2)部分收入.万元未列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3)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专款未专用;(4)资产未入账及资产管理混乱,易造成资产流失;(5)违反现金管理条例,大额现金支付;(6)超标准发放津贴;(7)漏交税收;(8)部分单位财务核算不规范,不能全面真实反映本单位财务状况;(9)有的单位接待费用开支较大。三、意见和建议。1、目前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大多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体,较为落后。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任期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而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是一个地区,部门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位高权重。建议制定地区党政领导、直属工作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企业主要负责人、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指标体系框架,以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予以量化,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2、要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逐步推行公告制度,接受社会监督。3、加强对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目前有的单位财会人员不懂业务,不能按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核算,造成账务混乱,不能全面真实反映本单位财务状况。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