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教材安排主讲教材:经济学基础余杰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参考教材:(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森:《经济学》华夏出版社(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概述学习目标:1.理解稀缺性、选择性和资源配置的含义以及这三个概念和经济学的关系;2.解释一个经济体是如何解决如下问题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3.掌握机会成本的理念并能解释经济决策行为;4.区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和劳务,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的学科。——[美]萨缪尔森导读第一节什么是经济学一、经济活动与经济问题二、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三、选择与经济制度一、什么是经济学举例:大炮与黄油的生产组合黄油大炮方式万吨万门A015B114C212D39E45F50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转换线)生产可能性边界PPF: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的最大组合。0369121512345ABCDEF大炮黄油一、经济学的定义大炮与黄油的例子可引出四个问题:1.为什么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2.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该怎么组合?3.有时生产的大炮与黄油只能在G点上?4.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达到H点上?小结什么是经济学?G036912151234ABCDEFH大炮黄油1、为什么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资源稀缺性: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稀缺规律:大部分人所需要的东西只能得到有限的供应因此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必须通过价格或者其他形式进行分配。稀缺性是个相对、也是个绝对的概念。绝对是指在任何社会和时代资源都存在稀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什么是资源?资源是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或者物品。自由资源经济资源除了时间与信息两种资源外,经济学讨论的资源基本上有三种: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时,被成为生产要素,简称要素。生产四要素:人力---劳动L财力---资本K物力---土地N(自然资源):一切自然资源智力---企业家才能E(管理)用来满足人们欲望的物品可以分成自由资源(freegoods)——价格为零供给为无穷大。经济物品(economicgoods)——价格为零供给为零。指人类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通过生产和交换才能获得的物品。如: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请大家想想生活中哪些物品属于此类物品?如阳光、空气和海水。请大家想想生活中哪些物品属于此类物品?无论是自由资源还是经济物品都是有限的为什么?资源为什么是有限的?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人的欲望(需要)是无限的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比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正确理解资源的稀缺性欲望无限资源的稀缺性资源有限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资源的这种相对有限性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是为解决人类经济活动中经常面临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即经济学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而产生的。什么是稀缺性?经济学怎么办???2、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该怎么组合--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稀缺导致选择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必须对现有的资源的使用去向做出选择。选择包括以下三大基本经济问题A.生产什么?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选择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在不同的可供选择的事件中进行挑选的活动。或者说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选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个人无时无处不面临选择:先上学还是先工作?姚明先打球还是先上大学?学习建筑经济管理还是学习环境管理?毕业就工作还是专升本?自己创业还是给人打工?吃馒头还是吃包子?社会面临的选择大炮和黄油的选择?义务教育是9年还是13年?(政协代表提出的议案)多建医院还是多修公路?更加关注平等还是更加关注效率?多建经济实用房还是多建别墅?一个企业是生产汽车还生产洗衣机?Peoplefacetradeoffs.人们面临权衡取舍“Thereisnosuchthingasafreelunch!”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选择引致机会成本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即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把既定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所放弃的其他可能用途中获得的最大收益。注意:机会成本属于隐含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必须放弃的其他可能选择中最好一种的收益。爱情是否有机会成本?让我们重温大家熟悉的一首青海民谣,《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身旁,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小脸,好像红太阳,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光。我愿变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那着细细地皮鞭,不断轻轻地打在我身上。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那粉红的小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这首民谣中的“男主角”,为了追求这位活泼动人的好姑娘,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决定“抛弃了财产”,所得到的是“跟她去放羊”,以及“每天看着那份色的小脸”并且乐意承受那“细细皮鞭的抽打”。这段民谣也使人想起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姚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小巨人”姚明没有上大学而是同美国休斯顿火箭队签了3年2000万美元的工作合同,到NBA打球。姚明为什么不上大学呢?姚明并没有上大学,他为什么不上大学呢?凭姚明的智商,考上国家重点大学一点没有问题。但是,他不上大学是明智的选择,因为他有到NBA打球的机会。加上他做广告的收入,每年的实际收入都在1000万美元之上。可以想象,如果姚明选择上大学,放弃的机会,他一年就少收入至少1000万美元。这就是姚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所以姚明是最聪明的,他没有让机会白白遛走,他抓住了机遇。虽然姚明有时候也感叹:“我现在也就是一个蓝领,天天干的都是力气活!”虽然他也想上大学,但是它可能会说他“上不起大学”。这并不是说他付不起学费,而是指他不原意放弃上大学所能赚到的高额收入。证实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经济学家会这样理解:由于个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达到了足够高的程度,以至于上大学反而得不偿失。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分析?有时生产的大炮与黄油只能在G点?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G036912151234ABCDEFH大炮黄油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达到H点上?经济制度的变革。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两种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G036912151234ABCDEFH大炮黄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原因:要素的增加,技术进步等(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战争、自然灾害等(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A要素增加B技术进步AB资本品资本品消费品消费品00小结:经济学?为什么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资源稀缺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该怎么组合--资源配置有时生产的大炮与黄油只能在G点上?-资源利用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达到H点上?-经济制度(西方)经济学: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欲望的无限性矛盾经济学资源的稀缺性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经济学定义:经济学就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配置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欲望的科学。有限的资源无限的欲望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本二、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1.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resourceallocation):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较作出的选择。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显著提高,经济就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就明显低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选择与经济制度计划经济:由政府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及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市场经济:资源配置和商品交换主要依靠价格机制进行调节。混合经济:政府和市场共同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问题。3.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2.资源利用问题资源利用:是指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包括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如何解决失业、实现充分就业;②经济水平和产量为什么会波动?如何实现经济增长?③货币如何影响经济社会,如何对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第二节经济学的发展及其主要内容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二、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萌芽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宏观经济学1.经济学的萌芽“经济”这一概念的出现,大约在3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历史学家色诺芬(前430—前355)约于前387——前371年间写了《经济论》一书,在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它的原意是“家庭管理”。色诺芬强调,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这门学问研究的是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财富不断增加。我国古代汉语中原有的“经济”一词,具有“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的含义。19世纪后半期,日本学者翻译西方著作,借用古代汉语中“经济”这个词。我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著作时最初是译“富国”“生计”等,后来,逐渐采用了“经济”这一译法.古代经济学只是形成了经济学知识的某些要素,还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2.古典经济学的创立18世纪,英国出现了一个大经济学家,名叫亚当·斯密(1723—1790),人们把他称作“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一本书,名字叫《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就是著名的《国富论》。当亚当·斯密写完这本书的时候,他在书的扉页上这样写道:“献给女王陛下的一本书”!他说:“女王陛下,请您不要干预国家经济,回家去吧!国家做什么呢?就做一个守夜人,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就去敲钟,入夜了看看有没有偷盗行为,这就是国家的任务。只要国家不干预经济,经济自然就会发展起来。亚当·斯密在书中提出这样一个理论,叫做“看不见的手”。他说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每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到为了促进社会利益,他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实现自己的利益,都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去做事的。但是当她真正这样做的时候,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着他,其结果要比它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的效果要好得多得多。什么是“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指的是个人利益,是市场机制,是价格机制。斯密的故事斯密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终生未娶。斯密小的时候,有一天妈妈带他到舅舅家去.把他放到门前.让他自己玩耍,妈妈就进到院子里去和舅舅说话。没想到这时来了一群吉普赛流浪汉,他们抱起孩子就跑,孩子大哭不止。他舅舅听到哭声就追了出来,一直追到二十英里以外的一个大森林时,这群流浪汉发现有人紧迫不舍,就把这孩子放下,逃跑了。舅舅把他抱了回来。当他创造了经济学,成为这样一个伟大经济学家时,传记中这样写道:“他的舅舅幸运地为世界挽救了一个天才,正是这样一个天才创造了经济学;否则这个社会将多了—名算命先生,少了一个经济学家。”斯密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学家,是因为他从小生长在一个小渔村,那里有一个码头。由于贸易的发展,这个小渔村变成了—个中等城市。船员们出海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