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长城》教学设计【推荐5篇】根据您的要求三一刀客的编辑为您为您分享的“2023年《长城》教学设计【推荐5篇】”,希望本文能让您喜欢。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2023年《长城》教学设计篇【第一篇】【教学要求】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4、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5、激发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教具准备】媒体课件──生字,长城图等。【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出示课件长城图,简介长城;揭示课题简介──对于长城,同学们了解多少?(请学生先说)师简介──要点:知道长城修筑年代的久远,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不易,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让学生了解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是中国人民的骄傲等。揭题,读题。二、学生自学课文1、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自学生字新词,准字音,读通句子。2、同桌一起读:要求互相正音,读通课文。三、检查生字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了解“崇山峻岭”“屯兵”“盘旋”等词的意思。2、课文:指名读,结合正音。3、让学生谈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四、学生再读课文──读通、读熟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及自然段大意;质疑释疑1、读课文,形式由学生自己选定。2、默读,要求:⑴思考: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注意一二自然段作者的观察点。)⑵用笔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等:批注上自己不懂的,想要解决的问题。3、同桌之间或四人小组之间互相交流。4、反馈学生默读思情况及质疑情况,师视情引导、评价。5、让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句段。五、写字再认读生字;简单指导,学生动笔写。六、作业1、熟读课文。2、思考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及课后第二题。第二课时〖设计理念〗教学的过程努力做到“以读为本,以情为线”。做到以读导情,以读悟情,以情****,把读与思考,读与理解,读与想象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到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与智慧,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出示课件长城图,揭示课题、读题。二、让学生自由读一遍课文,为后面的读文学习打下基础,回顾初读感知的课文内容三、学习课文(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分段指导阅读:1、第一自然段:目的:通过引导学生读,让学生感受到长城的“长”及气势雄伟的特点;初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不易,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⑴让学生图文对照读,自个选择读的方式练习读;师巡视指导。⑵指名读,齐读等,适时评价引导。⑶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不易。2、第二自然段:目的: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了解长城的构造特点及作用,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和智慧,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⑴男生和女生交替着读,初步了解内容。⑵学生默读,想一想:每句话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先同桌互说,再指名班级交流(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及构造特点)。⑶质疑。(让学生了解长城此结构特点的作用,从而感受到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⑷通过引读,加深理解。3、第三自然段:目的:通过读与想象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和智慧,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⑴通过想象,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不易。⑵通过引导读,再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不易。⑶通过引导学生体会句子中带点词“多少”“才”,理解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万里长城。”让学生感受到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4、第四自然段:目的:通过读与说(议)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长城的雄伟气势,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⑴齐读。⑵根据课文内容(可引导从一、二、三段找一找)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⑶让学生同桌互说,再在班级交流。四、总结1、出示名人赞扬长城的语句,让学生读,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等资料,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五、作业1、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2、为长城写一个导游词。3、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等资料互相交流,进一步了解长城。2023年《长城》教学设计篇【第二篇】教学目标:1、在反复的欣赏体验中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曲风,初步理解京歌的涵义。2、知道长城是我国著名的名胜,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教学准备:(认知准备)幼儿对京剧和长城已经有一定的认识。(材料准备)课件《爬长城》。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我爱天安门注意乐句的连贯,气息的调节.二、聊聊“长城”看图片,说长城(教师小结长城的特点)三、欣赏“京歌”1、播放歌曲欣赏一遍教师引导幼儿说说歌曲的特别之处(开头,十六分装饰音,有点像京剧)小结:加上了一些京剧元素的歌曲,我们可以称为京歌。2、播放课件,幼儿学着走走台步(歌曲开头部分)小结:开头是京剧中很关键的出场亮相部分,它一般会由演员跟着节奏出场走一段台步,到最后的“仓”处做一个亮相的动作。3、播放歌曲欣赏第一段,图片小结歌词。(解释:像条龙、卧、坚又牢)4、播放歌曲欣赏第二段,图片小结歌词。(解释:创造、祖先、功劳、自豪)四、表演“京歌”1、完整欣赏课件mtv。2、同伴合作动作表演歌曲。2023年《长城》教学设计篇【第三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结合图画和课文内容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比喻句描写的形象和联想句、总结句的作用,《长城》教学设计。智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借助声像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创新能力。重视观察和思维及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有感情朗读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听没听说过一句俗语,不到什么非好汉,谁来说说,什么是哪个地方。生:长城。师:对,是长城!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长城,去领略长城的风采!板书:长城二、介绍长城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视频以及课件中的视频介绍让学生了解长城。教师总结: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了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学生字新词。2、小组互助读文,然后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3、小组汇报生字新词,教师归纳并板书。板书:崇山峻岭拍摄嘉峪关扶智慧气魄4、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生字动画,教师教学生字5、理解字词。(1)教师讲解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2)看图理解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条石:长方形的石块。方砖:正方形的砖块。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了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了望:从高处监视敌人。射口:射击用的口子。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三、观察欣赏,发展思维。1、观察图画。(1)指名学生上台从中国地图上找出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的确切地理位置,并在黑板上写出长城经过我国的哪几个省市。提示: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长城,经过今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八个省市自治区(2)书上的两幅彩图观察点各在什么地方?各画了哪些景物?提示:第一幅图是俯视,观察点在高处,是远看;第二幅图是平视,观察点在近处。景物有蓝天、苍山、红枫、灰龙。(3)长城修筑在什么地方?提示:崇山峻岭之间(4)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提示:长和高大(5)第一幅图上看到的长城是什么景象?让学生发挥想象,形象地叙述长城的样子。例:像一条彩带,在群山中飘舞;像灰色长龙,飞舞在崇山峻岭之间;像条玉练,镶嵌在碧绿的地毯上。(4)第二幅图上可以看到长城的什么?提示: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5)为什么两幅图上长城的景象不同?提示:第一幅是俯视,远看的景象;第二幅是平视,近看的景象。由于角度不同,景象的印象也就不同了。2、欣赏录音。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泛读动画,教师播放课文范读语音,要求学生思考所描写的主要内容。四、作业写生字词,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2023年《长城》教学设计篇【第四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长城被称为世界奇迹的原因,抓住重点的语句进行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过程与方法:在阅读中领悟长城的特点,体会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告诉学生要爱护长城,保护长城文化。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长、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认识保护长城的重要性。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回忆旧知:用小标题的形式说说课文每部分分别讲了什么?(以课文内容为线索的小标题:1一条“龙”2“高大坚固”;(3)结晶;4奇迹。以课文结构为线索的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2、引入新课:长城以它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中外游客赞誉,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它的伟大吧。二、图文结合,感受“奇迹”(一)出示学法:读思: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长城什么特点?读画:用——画出表现长城特点的词句读情:体会长城特点,读出感受(二)自主学习(三)汇报交流特点一:长城“长”读画:句一: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读中品悟:(指名读句子,读懂了什么?)1、品修辞:这是一个比喻句,______比作______,突出了长城______的特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______写作方法)2、品词语:我们先看这个词“崇山峻岭”,让你想到怎样的画面?那“蜿蜒盘旋”又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形态?3、师引:看,这就是崇山峻岭,这就是蜿蜒盘旋,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课件展示长城图)4、齐读这两个词语。师结:所以作者把这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______一条长龙。5、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突出对长城的赞美。指名读——师范读——齐读句二: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就有一万三千多里。1、品词语:一万三千多里①联系地图品悟:“一万三千里”在地图上找一找有哪些省市?师生共找——确定答案:长城穿越的省市(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②计算法品悟:一天走多少里,如果日夜不停地走,走完长城需要走多久?2、谈感受:谈一谈登长城的感受。3、读感情:指导朗读:突出长城的长,读出赞美的语气。指名读——师范读——齐读特点二:长城的“高大坚固、雄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