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劳动意识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劳动情感是在劳动意识中得分较低的项目,这表明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和获得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劳动有较全面的认知,但其对于劳动情感的培养成效甚微。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一、初中生劳动意识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劳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多指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社会属性。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加快,劳动形态处在不断演变的进程之中。在此背景下,新时期的劳动内涵不再单以体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融合成为社会劳动形态的新趋势。《意见》也指出劳动形态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劳动教育要针对新兴技术和社会服务的新变化,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等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意识指个体处于觉醒时的心理状态,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具体体现在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劳动意识是劳动主体对劳动主体和劳动客体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主观反映。初中生劳动意识指的是初中生形成劳动自觉的观念系统,从其构成来看,劳动意识是由劳动感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核心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二、初中生劳动意识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xx年8月3日由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发布的《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发挥学校文化、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劳动教育功能,倡导学生参与劳动和热爱劳动,提高其劳动素养。近年来初中学校提高了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其开展情况以及实施效果依旧不佳,存在各地方各学校的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差异巨大、劳动教育阵地边界不明、劳动教育主体单一的现象。同时劳动教育还存在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学校劳动教育的弱化、劳动教育的异化和家庭重视度低等问题,致使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偏低,劳动意识普遍不强。(一)初中生劳动意识水平差距较大据问卷调查统计,被调查初中生的劳动意识在劳动感知、劳动情感和劳动意志三个主要构成维度上的平均分在3.45~4.54,可见初中生劳动意识水平差距较大。具体来看,其中劳动情感平均分最低,劳动意志平均分其次,劳动感知平均分最高,可知初中生劳动行为感知、劳动意义与价值感知较好,劳动积极性、劳动获得感较弱。(二)初中生劳动意识现状的具体分析1.劳动感知:劳动价值认知不深刻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初中生在劳动感知这一维度上得分最高。在劳动行为感知层面,72.7%的初中生看到地上有垃圾,会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60.0%的初中生会阻止别人在公共场合不讲卫生的行为,26.8%的初中生不确定自己是否会阻止这种行为,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行为实践较为统一。在劳动意义与价值感知层面,关于是否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去劳动,14.6%的初中生比较同意或完全同意这种看法,17.1%的初中生不确定自己是否同意这种看法;5.8%的初中生认为与“德智体美”相比而言,劳动教育没有那么重要,9.1%的初中生不确定劳动教育是否与“德智体美”相等重要,可见部分初中生对劳动的意义与价值认识不深刻,折射出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真正内涵理解不充分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学校作为劳动教育实施的主要阵地,存在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劳动教育占比偏低和劳动课程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2.劳动情感:劳动积极性偏低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初中生在劳动情感这一维度上得分最低。在劳动积极性层面,27.2%的初中生不会或不确定会经常主动帮父母做家务;23.6%的初中生不会或者不确定会定期打扫自己的房间。在劳动获得感层面,关于参加劳动有助于提高动手能力,17.6%的初中生不同意或者不确定这种看法;关于劳动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12.5%的初中生不同意或者不确定这种看法。可见初中生在劳动积极性与劳动获得感维度上存在差异性,初中生的劳动获得感比劳动积极性强,这反映出学校与家庭都较为忽视劳动的情感体验。一方面,学校已有的劳动课程偏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较为忽视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以及劳动情感的培养;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过于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对学生的家务劳动要求偏低,给予学生的劳动实践机会过少,忽视了劳动过程带给学生的趣味性、创造性等情感体验,致使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较低。3.劳动意志:创造性劳动思维欠缺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初中生在劳动意志维度上得分处于中间水平。在克服劳动困难层面,94.7%的初中生认为所有职业从业者的劳动都值得尊敬;如果班级的卫生状况被批评,67.2%的初中生会感到羞愧。在创造性劳动思维层面,12.2%的初中生认为写作不是一种创造性劳动,28.0%的初中生不确定写作是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可见初中生对创造性劳动思维认知度不高。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效率往往作为劳动的衡量标准,进而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精神成长、创新意识提升等方面,致使初中生的创造性劳动思维较为钝化,对其认知度不高。(三)初中生劳动意识的影响因素从劳动感知、劳动情感、劳动意志三个维度分析可知初中生劳动意识较为薄弱,从个体方面来看,劳动意识主要受到情感与价值观的影响;从社会方面看,传统性别观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劳动意识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从学校方面看,主要受到学业压力、住宿环境及课程设置等因素的影响。1.个体心理差异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与情感是提高学生劳动意识的关键。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家庭结构大致分为两种。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独自承担自己分内的家务劳动,在培养家庭责任感的同时,有利于孩子把从劳动中获得的成就感转化为主动性的劳动意愿,建立起意识到行为的转化机制。非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有可以分担劳动任务的同伴,因此会存在劳动责任不明确、互相推脱任务的情况,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较为薄弱,从而影响劳动的积极性。2.传统性别观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家庭观念是大多数人的性别认知。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使很多父母给孩子传达了一种“女性应该承担绝大部分的家庭劳动,男性只负责赚钱养家”的观念。孩子接受这种认知观念后,“学习和遵守性别规范,以此支配自己的行为,并发展形成影响劳动参与的个体特征、偏好和经历的性别差异”。除了家庭教育外,社会上也呈现出固化的性别分工氛围。例如,在企业招聘中,面对同等能力的男女,很多公司会倾向于选择男性。其次,男性以公共领域的工作发展为主,女性以家务劳动为主,这种传统的性别分工符合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和社会期待。当有人颠覆大众认知,就会遭受社会舆论的压力。在这种关注度下,女性会更重视自己在劳动方面的行为,以期获得他人的认同,故而女性的劳动意识高于男性。3.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现代化生产企业、综合活动实践基地数量众多,教育平台广阔,学校可借助当地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活动。而农村学校受到经济水平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其劳动活动种类较为单一,多依托于田地、果林等场所。学生接触服务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机会较少,致使劳动认知发展不全面。另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思想文化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达地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趋向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期达到新时代劳动人才的标准。在农村地区,家长自身知识水平有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迫切成才的渴望和改变家庭生活水平的愿望都寄托于孩子身上,对学生的社会期望较高。因此农村家长希望孩子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减少了农村孩子的劳动实践机会。4.学业压力升学率是学校的第一生命力。大多数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增加文化课时长,缩减劳动课程课时,学生在校的劳动时间也随之减少。且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各种课外补习占据了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开展劳动锻炼,长此以往,学生的劳动意识也会随之日益淡化。5.学校课程设置学校开设劳动课程是全体学生劳动意识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劳动课程是开展劳动教育的载体,只有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对其进行统筹规划,选取各学龄段适宜的教育内容及方法,增强课程的师资配置,才能有助于践行劳动教育课程的育人价值。6.住宿环境在我国中学生的住宿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走读生,一类是寄宿生。走读生不仅需要在学校里进行班级劳动,回家后还需要承担一部分家务劳动,因此其参与劳动的种类更为丰富。另外,走读生接触劳动信息的方式多样,例如走读生在上下学的过程中能观察到更为真实的社会劳动情况,在家中可以借助电视、手机、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了解到相关劳动信息,对现代社会需要的创造性劳动有更多的了解。而寄宿生在校主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内务劳动,劳动形式单一,相对于走读生来说缺乏家庭与社会的劳动教育,不利于其形成全面的劳动感知。三、初中生劳动意识的培养路径和策略(一)劳动价值观的社会引领应重视新时代劳动观念的宣传,弘扬正向价值观念。政府应营造性别平等的文化氛围,促进性别观念的时代化转变,鼓励各大企业减少性别偏见,提倡男女平等就业、共同发展。社会上的组织机构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共同维护积极的劳动氛围。媒体的新闻报道应切合信息化时代背景,提升科技领域内容比重,普及高精尖产业知识,引导大众关注时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体所弘扬的价值观念也应具有时效性,挖掘时事热点本身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把握劳动精神的宣传风向。比如,在抗疫救灾时期,媒体可立足于百折不挠、敢于担当的先进人物事例,弘扬无私奉献的主旋律,从生命意义的层面阐释劳动创造社会的意蕴价值。(二)劳动意识的学校培育1.办学理念:五育并举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应贴合国家人才需求现状。自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以来,学校教育体系构建的方向有了新的依据。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升学率不再作为学校追求办学水平的单一目标,“五育并举”成为越来越多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办学目标,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劳动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的比重,是学校教育一大新方向。五育并举意味着“德智体美劳”五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劳动教育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教育全属性。2.完善劳动课程设置第一,开设劳动课程,明确课程的基本学时。学校开设劳动课程的学生在劳动感知、情感、意志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由此说明这种系统化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培育有重要影响,因此劳动课程应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意见》指出,中学的劳动课每周应不少于1课时,且每学年应设置劳动周,学校不得因课业安排,挪用劳动实践的时间。劳动课程设置应该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设计相应的劳动课程,发放适宜的劳动工具。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升,教师逐渐丰富劳动课程的内容,增加劳动课程的学习难度。第二,建构劳动课程目标。“新时代劳动教育观就是以劳动理念培育正确价值观,以劳动梦想实干兴邦谋幸福,以劳动奋斗创造活力精于技能,以劳动教育促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应明确劳动教育的具体目标,对于初中生群体,学校应重点培育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根据现状调查可知,创造性思维是多数学生劳动意识的短板。针对此种情况,学校要厘清课程目标与提升劳动素养的关系,将传统劳动与现代化数字劳动相结合,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培养学生具备新时代的劳动意识。第三,注重劳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见》指出新时代的劳动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种。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以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两种形式为主。生产劳动主要指学生通过参与学工学农活动,掌握具体的专业化劳动技能,培育吃苦耐劳、敢于创新的品质。服务性劳动主要指学生可以综合运用知识以及设备为他人提供服务,在公益劳动中强化社会责任,培养奉献精神。学校劳动课程相当于是给学生提供劳动资源的平台,课程资源多样性可以丰富学生的劳动意识。3.劳动习惯日常培养劳动情感是在劳动意识中得分较低的项目,这表明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和获得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劳动有较全面的认知,但其对于劳动情感的培养成效甚微。积极性和获得感是基于行为实践层面上升华出来的情感,这种情感更多的是通过日常劳动积累而成。因此,